574.死灰复燃的组织
17号车是一辆搬家公司的厢式货车,要是单独看这没什么,但它与小野田秀义有关,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之前东京扫毒案中,就曾出现过类似的厢式货车,贩毒组织的成员将箱式货车伪装成清洁公司的车辆,从而便捷的在全市境内穿行,是一个移动的贩毒据点。
这种贩毒方式因为行踪不定,所以很难对付。
直到卧底细田善彦被叛徒井野弥三出卖,在一辆相似的厢式货车中被杀害。
但在他生命的最后,用尽全力给警方传递了最后一条信息,最终让警方锁定了犯案的厢式货车,从而顺藤摸瓜,最终一路捣毁了这个贩毒集团。
是他的牺牲,换来了胜利。
为英雄敬礼!!
小野田秀义负责的是毒品对策室,他所经手的案件也自然是与毒品相关的案件联系之前的种种,他来看这辆编号17的厢式货车,就说明它应该与贩毒活动有关。
因为上杉信之前对车辆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厢式货车内有隐藏暗格,是用来藏匿某些东西,而这东西大概率就是毒品,那么这是一辆移动贩毒车。
之前那个贩毒组织,就是使用这种移动贩毒车贩毒的。
现在,相似的厢式货车出现。
不就意味着相似的贩毒活动还在继续。
但根据之前的情况,这个贩毒组织不是已经被重创,虽有几条漏网之鱼,他们应该成不了气候才是。
但是,出现了如此相似的贩毒模式,恐怕不会是巧合。
很可能就是的那个组织的漏网之鱼,重新开始运作的结果,那个贩毒组织死灰复燃了。
这绝不是一个好消息,但也说不上太坏
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会有阴影。
有需求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供给。
只要在东京这个大都市中,还存在着吸毒人员,那么贩毒活动就不会停止。
毕竟贩毒,意味着暴利。
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当利润达到300%的时候,他们敢于冒绞刑的危险。
贩毒的利润十分恐怖,会有无数的人愿意为之铤而走险。
就像当今墨西哥,贩毒组织竟然可以压着政府打,因为贩毒组织的暴力赚取巨额的利润,可以招募比政府更强力的人员,更先进的装备。
也曾有大毒枭,成为过世界十大富豪
纵使世人都明白毒品的危害,和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但在它的巨额利润诱惑下,就一定会有人为此铤而走险。
警方拔掉了一个贩毒组织,导致的市场空白,不会就此消失。
巨大利益诱惑下,一定会有别的组织补上这片空白。
所以,与其和一个陌生的,不知底细的贩毒组织较量。
显然和一个交过手,了解其运作模式的贩毒组织较量,胜算更大
根据这辆的厢式货车来看,当初那差点被消灭的贩毒组织恐怕是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了。
并且小野田秀义所率领的毒品对策室,正在继续与它的对抗。
为了验证这个设想,上杉信将厢式货车车体上所印刷的搬家公司,发给了神代真雪,让她查一下这家公司的情况。
很快,神代真雪给了回复。
这家搬家公司在前几天已经被查封了,但查封的理由,目前还查不到。
这样就对了,这家公司被查封,恰恰说明了这家公司的问题。
如果这家公司只是卷入一些不太严重的案件,绝不会如此快捷的被查封,并且查封的原因还被保密。
这在侧面说明这家搬家公司,确实是因为贩毒这种严重的案件中,才会有如此下场
之前的贩毒组织,也是有一个类似的空壳公司作为贩毒的掩护,和现在的情况一模一样。
这就有意思了,差点被消灭的贩毒组织,不到一年的时间竟然卷土重来了。
如果不是从事的贩毒这种犯罪行为,而是一些合法经营的话,这可是一碗激励人永不言败的鸡汤啊
先不想这个贩毒组织的事,因为上杉信的本意也不是要查贩毒组织,而是要查让小野田秀义进入停车场的案件,有没有可疑,会不会是小野田秀义人为安排的,从而判定他是不是内鬼。
从目前得到的情况来看,客观地进行分析的话,似乎应该排除小野田秀义的嫌疑。
毕竟让小野田秀义进入停车场的案件,可是牵扯了贩毒组织。
如果说这件事是小野田秀义人为安排的,那么小野田秀义不就与那个贩毒组织有联系,甚至说他可以控制这个贩毒组织,才可以及时的用贩毒组织的车辆,去达到他进入停车场的目的
负责调查贩毒的高级警官,和他所负责的贩毒组织,二者是极致对立的存在。
要说二者之间有勾连,多少有些骇人听闻。
虽然不排除警匪勾结的小概率行为存在。
但是从事实情况上看,是不太可能的。
毕竟这个贩毒组织,可是被小野田秀义给重创的,大量骨干成员或被抓或被杀,大量毒品被缴获,这对这个组织的打击,近乎致命。
假设小野田秀义真与这个贩毒组织有勾结,甚至组织就是他的。
那他为什么要把这个与自己相关的组织,打击到近乎毁灭的地步呢?
当然,不排除是为了捞政绩而故意做这些事,但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而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获利只有小野田秀义一人。
这样就算小野田秀义同意,组织的其他人也不会同意这么做。
从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以上,按照常规思维,基本可以排除小野田秀义的嫌疑,但上杉信却并没有。
因为还有一个隐晦的原因,让他无法放下对小野田秀义的怀疑。
而怀疑的起因在于,那起导致警察一死一伤的“白石公园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