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荆南乱起
他又不是万能的,所有人都能记下来。
就算以他如今的记忆力,能看一遍就记住书籍,但记住是记住,想要找出来那些一带而过的名人,力有不逮。
王连,字文仪,汉末避乱入蜀,刘璋拜梓潼县令,后随刘备,累官至蜀郡太守,刘禅时期任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固节不移,敢阻止丞相南征汉中。
陈震,字孝起,刘备任荆州牧时征辟的从事,后转任多地太守,刘禅时期官至尚书令、卫尉,孙权称帝时出使祝贺,与孙权开坛歃盟,封城阳亭侯。
傅肜,刘备麾下将领,刘备在夷陵战败后,傅肜率部断后,誓死不降,最终战死。
韩暨,字公至,举为孝廉,屡辞辟命,袁术在南阳时,他为拒绝出仕而逃至山都县的山中,若无意外的话,不久后刘表会强行征辟他出仕。后来更是成为曹魏升任太常,封南乡亭侯。
……
这些都是奇计有点印象的南阳名人,当然更著名的还有、李严、邓芝、魏延、邓艾等南阳人,现在大概都还未成年,邓艾甚至还未出生,需要过个几年再说。
但现有这几个,就足以充实一下他的班底了。
直到次年天子刘协加元服,改元兴平,奇计都还在宛城。
刘表同意了他对南阳的处置,开始简拔官吏。
而奇计在南阳,除了征辟以上这些人,还另有一批优秀人才来投,让他很是满意。
这代表着他在荆州的名望提高了。
比如韩暨,也没有拒绝奇计的征辟。
所以,有些人不愿做官是真的不愿,比如庞德公,而有的人,只是待价而沽,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真的不看好征辟他们的人。
历史上韩暨拒绝了袁术又拒绝刘表,最终是刘表以性命威胁,这才出来做官。
但在这个世界,在奇计的影响下,荆州实力大增,刘表也没那么薄情寡义,看不惯就杀,而且大兴文教,荆州或者说襄阳、南郡、江夏包括长沙,在他的治理下发展的不错,韩暨对刘表的未来也没有那么悲观,所以愉快的选择了接受。
三月,武陵太守张羡起兵叛乱,直逼长沙的消息传来,奇计和刘表委任的南阳太守交接之后,立即率大军南下。
……
时间回到数月前,奇计带着大军离开南阳后,武陵太守张羡就得到了消息,临湘只有三千守军了。
其子张怿立时就劝张羡起兵,夺取长沙,以抗刘表。
不怪张怿要这么做,而是荆南除却长沙,这几年太惨了。
奇计治理长沙,那是霸道至极。
苏代之乱中,长沙有一部分豪族被波及,有一部分或是为了自保与苏代有勾连,平定长沙之后,桓胜为保长沙稳定,没有追究。
但到奇计之时,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所有与苏代有联系的大族,无不被一一清理,收缴了数十家豪族的积累,奇计才有余力招募那么多兵马。
剩余的那些大族,也被不断打压。
为防止反弹,则是扶植小家族上位,而这些小家族为了保持地位,只能向奇计靠拢。
治理地方,无非就是钱粮之事。
为了粮食,奇计把从大家族手里收缴的土地分给无地的流民,只要肯下力气,耕作两年,土地就能归自己所有。消息传开,周边郡县很多人都往长沙进发,尤其以荆南其他三郡为甚。
这年头,人口就是财富,尤其对大家族来说,流民都走了,谁给他们免费耕作?于是开始强行掳掠流民,造成民怨沸腾。
为了钱财,奇计在长沙鼓励商业,物品只有流通开来,才能物尽其用,有了交易,才会有商税,他仿造无数先行者的经验,取消城门税,改收交易税,花了两年时间,让长沙的商业氛围浓厚起来。
至于说商队出行的安全问题,也无需担心,自有长沙军免费提供保护,一旦发生劫掠商队事件,无一例外,长沙大军出动,不把匪徒全部剿灭誓不罢休。几次大规模的出动剿匪,终于让盗匪胆寒,长沙境内再无匪患。
而奇计任命的各县令长,基本都是荆北人氏,他们与荆南的利益不同,对奇计打压当地大族的策略坚决贯彻执行。
换了别人这么做,估计早就搞得大乱了,但奇计是刘表的儿子,上面有人支持,手里又握着军队,长沙刚经历过苏代之乱,元气大伤,根本不足以对抗奇计。
而两年后,得到长沙底层郡民支持的奇计,就再不用看大家族的脸色。
当然,奇计敢于如此做,也是荆南大族势力远无法和荆北相比,换成在襄阳、南阳,早就被刘表按下去了。
长沙再度兴盛,相较之下,其他三郡就显得黯然。
张羡其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年纪也不小,这些年一直在荆南各县任职,甚得民心。
嗯,得荆南大族之心,受到他们的拥戴。
苏代之乱时,刘表经过武陵,张羡武陵官吏推荐到刘表面前,刘表于是以其为太守。
但这绝不是刘表愿意的,第一次见面,刘表就对张羡没有好感。
或许是文人相轻,张羡也看不上刘表。
但张羡的权力不如刘表,这两年随着长沙的发展,三郡衰败,张羡屡次遭到刘表的斥责,心里很是恼怒。
在他看来,荆南的事都是刘表的儿子鼓捣出来的,刘表是故意针对他。
随着刘表公文中越来越不耐烦的语气,他知道,若是不想办法,他这个位置是坐不了多久了。
于是他派自己的儿子张怿,悄悄联系其他两郡。
难兄难弟,关键时候就该抱团取暖。
奇计率兵北上,张羡初时不知缘由,张怿未能劝动。
等到刘表领兵出征南阳,张怿再次劝说父亲起兵,但张羡还是在犹豫。
这要真的反了,除了胜利,天下就无处容身了。
还未等他想好,消息再次传出,刘表已经夺取了南阳,这让他火热的心一下子冷下去。
不成想,如今荆州军已这般强大,自己若是起兵,又能撑多久?
但渐渐的,随着刘表返回襄阳,而长沙军驻守南阳不动,又有流言传开,州牧欲以其长子为南阳太守。
张羡本不相信,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奇计丝毫没有南下的迹象,他的心思又活络开来。
恰在此时,张羡收到桓阶从临湘送来一封信,“无意间”透露了长沙郡丞、都尉不合,互相争权,太守迟迟不归,人心涣散,军队久不操练,战斗力大减。
张羡和桓阶早就认识,由于前两年孙坚战死,桓阶更是经常在与张羡的书信中抱怨刘氏父子,所以对桓阶的话,张羡没有怀疑。
“父亲,就算你不起兵,待刘琨归来后,他们父子会放过您吗?”张怿再次劝父亲起兵。
张羡自然是不甘放弃权力的,这话让他深受触动,坚定了他起兵的决心。于是他派人联络零陵、桂阳两郡太守,打着“消除暴政”的旗号,约定共同起兵。
三郡集结数万人,仅武陵就出动两万人,张羡带着军队,避过其余各县,直奔临湘,想要一举拿下长沙郡治,与荆北形成划江而治的局面。
然后在临湘城,张羡撞了满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