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章 奏对

  才一盏茶的功夫,方才领头的魁梧汉子便跟在以为四五十岁左右的老者身后走到徐章面前。
  “老朽曾广文,见过徐大人!”老者显然是读过些书的,不论是说话还是仪态,都和周遭的流民们有极大不同。
  “长者有礼!”
  徐章拱手回应。
  如今徐章是官,曾广文只是寻常百姓,二者阶层已然不同,而且如今双方仍在胶着,徐章的态度必须得强硬些才行。
  “大人说自己是朝廷派来的赈灾使者,不知可有凭证?吾等虽只是寻常百姓,却也不是那些可以随意欺凌的无知之辈。”
  老者站在徐章面前,面黄身瘦,可却颇具风骨,不卑不亢,叫人看了忍不住叹服。
  难怪这群人会把他的推出来,看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徐章翻身下马,以示诚意,腰间悬着一柄长剑,左手按着剑柄,走到曾广文身前,王破敌也翻身下马,跟在徐章身侧,孙平寇则留在马背之上警戒四周。
  徐章冲着曾广文拱手礼道:“长者气度不凡,敢问可是有功名在身?”
  曾广文拱手回到:“回大人,老朽年轻时读过写书,于庆历四年时侥幸过了乡试,只是身居末位,之后也陆续参加过几次会试,皆名落孙山,自此便回了淮阴老家,绝了科举的心思,以教书育人为生。”
  徐章凛然,竟然会是一个举人,于是便取出此次淮南安抚使杨侍郎亲笔签发的文书,递了过去:
  “此次淮南水灾,官家收到淮南递到东京的折子之后,立时便命户部筹措粮草,任命户部右侍郎杨大人为安抚使,巡查淮南水患,救助受灾百姓,这便是杨侍郎亲自签发的文书,命沿途州府全力襄助救灾事宜。”
  曾广文看过文书之后,立时便恭敬的躬身将文书退回,朗声说道:“草民见过大人!”
  曾广文一动,身后的一众流民齐刷刷便跪了一地,手里五花八门的武器也纷纷丢到了地上,齐声高呼:“见过大人!”
  “求青天大老爷救命!”
  “青天大老爷救命!”
  ······
  ······
  数百流民直接跪了一地,有些已经向徐章磕起了头。
  徐章被吵的头大,直接面色一变,厉声高喝道:“肃静!”
  吼声一出,七嘴八舌纷乱驳杂的声音便戛然而止。
  徐章朗声道:“都给本官起来!”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情愿的陆续起身。
  徐章对着曾广文拱手道:“曾先生组织人手,将这些百姓登记造册,按人头发放粮食,不知拢共有多少百姓?”
  曾广文道:“这些百姓之中,只有少数是来自淮阴,其余大多数都是由临淮,泗县,虹县,灵璧各县汇聚而来,大家伙都受了灾,便聚在一块儿,互相帮衬,报团取暖,也好过独自飘零。”
  “大家逃出来的时候,身上都只带了零星的东西,这些时日以来,每日都有人死去,如今怕是拢共只剩下五六百人了。”
  “五六百人?也不少了!”
  徐章目光扫过官道两侧流民,对着曾广文道:“本官带来的人,就负分发粮食和维持秩序,一事不烦二主,本官瞧着先生在百姓之中颇具名望,不如就劳烦先生暂代文书一职,带些人将百姓们归置起来,协助维持秩序,列队挨个登记造册如何?”
  “大人当真要发粮?”曾广文有些惊讶的问。
  徐章看着曾广文,心中一动,虚心请教:“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曾广文道:“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先生!”徐章这边还没说话,曾广文身后的魁梧汉子就先急了,脸上写满了担心。
  曾广文抬手制止他道:“大郎放心,徐大人确实是官家派来赈灾的官员,此处人多口杂,不方便说话,我与大人移步商议具体安置这些百姓的事宜。”
  徐章点头道:“壮士若是不放心,可带上几个兄弟,护卫在曾先生左右。”
  “这·····”曾广文愈发惊讶,又有些犹豫,正欲说些什么。
  却被徐章抬手打断:“先生不必多言,若是不叫这位壮士带人跟着,只怕他们也不放心。”
  曾广文看向徐章的目光已经变了,拱手施礼道:“大人胸怀宽广,是磊落君子,倒是我们枉作小人了,也罢!那就听大人的!”
  众人往边上走了一段,距离官军和流民都隔了一段距离,却又处于两边人马的视线之中,随时都能救援。
  “先生有什么话,可以直说了吧!”徐章看着曾广文,眼中满是好奇,隐隐还有几分期待。
  曾广文冲着徐章拱手一礼,说道:“若是大人真心相救这些灾民,老朽斗胆,敢请大人不要将粮食分发下去。”
  徐章立时反应过来:“曾先生的意思是咱们不发粮食,而是改成将这些米粮悉数熬煮成粥饭,每日按时按量发放给这些灾民,免得使百姓之间因为粮食诱发矛盾?”
  曾广文笑道:“大人果真厉害,老朽不过才说了一句,大人便想通了个中关节。”
  若是将粮食发放下去,到每个灾民手中,自然会有那种精打细算,留着一顿一顿慢慢吃的。
  但也不会缺少那种饿极了贪吃的,原本足够支撑六七日的口粮,为了贪图一时饱腹,一顿或者几顿就给煮了。
  到时候自己的粮食吃完了,眼看着别人手里头还有,利益驱使之下,就算有着军士们在一旁看管,怕是也会耐不住饥饿的驱使,闹出乱子来。
  徐章眼睛顿时就亮了,他和贺老太医此行是为了防治疫病在灾民之间扩散而来,若是能够借助发放粮食之名,将所有的灾民都集中安置起来,着重加强灾民安置区内外的环境整治,督促灾民们将生活方式改变的更加卫生洁净,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个思路一打开,徐章脑海之中便有千百条思绪一股脑全涌了出来,如何如何安置灾民,如何划分区域,以及需要制定让灾民们遵守的种种生活条例······
  徐章立时便定了下来,让曾广文带着那个叫做牛大力的魁梧汉子和一众灾民之中德高望重之辈,将灾民统一安置起来。
  在灾民们的带领下,徐章等人到了他们临时的聚集地,一处山脚天然的崖壁之下。
  崖壁内凹中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洞穴,洞穴周围还有不少简陋的草棚,罗列的颇为整齐,看似凌乱之中,竟循着某种顺序。
  一问才得知,这是牛大力等人依着曾广文的指点,带着流民们建造而成,平日里他们就靠着打些猎物,在山间挖些野菜什么的充饥。
  至于这么多人聚集在此,是因为水患那几日,大家都被冲散了,家园被毁,不知有多少人葬身在洪水之中。
  因着水势太大,官府便是想要救灾也束手无策,只能眼看着无数百姓葬身于滔天洪水之中。
  这些百姓都是慌乱间从家乡逃窜出来的,前些时日,日日大雨如瓢泼,水势越来越大,众人只能继续往外逃,慌乱之下,不知不觉便进入了宿州的地界。
  可宿州也受了灾,虽不严重,但也有些自顾不暇,哪里有空来搭理这些一路逃难而来的灾民,便发给他们几日的口粮,让他们自己往回赶路,说当地官府自会组织救灾,就这么打发他们走了。
  那些时日,天色阴沉,时不时便会落下一场大雨,洪水滔天,骇的众人胆战心惊不已,哪里还敢回去。
  便聚在一块,就近在宿州四近的山里找了个所在暂时安置了下来,打算等洪水退了之后再做打算。
  不想如今洪水退了,但众人口粮却早已消耗殆尽。
  好在灾民里头能人不少,打猎的,捕鱼的,还有些经验极为丰富的长者,带着大家在山林里头采摘能食的野果野草,草根树皮,将就着挺了下来。
  可这些灾民也一个个都成了如今的模样。
  他们出去打劫,也是为了凑些粮食出来,用来做路资支撑自己回到家乡去,否则就这么出发的话,只怕不知什么时候就给饿死在半道上了。
  看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灾民们,徐章接连叹了好几口气,心里头百味杂陈。
  当即便让民夫们埋锅造饭,煮起了粥和热水。
  又让人牛大力带着身子骨还算强健的一些灾民去四近的山林里头伐了好些大竹回来。
  挨个做成竹筒,用来装烧开的热水,用以平时的饮用。
  又让人去宿州城里头才买了不少大锅陶翁,再度采买了一批粮食,还有驴马板车,让那些老弱病残乘坐。
  将一众登记在册的灾民按各自的籍贯划分成五队,多的百多人,少的几十人,从中挑选出德高望重之士,协助徐章手下的军士对灾民进行统一管理。
  和贺老太医商量之后,确认了诸多条列,再由这些德高望重之士传达到每一个灾民的耳中,将他们统一规划了起来。
  每日定时定量,早晚两顿米粥,一稀一稠,规定若是喝水只能喝烧开后的凉水,饭前便后必须洗后,大小便也必须要到指定的地方,不得随意解决。
  大家相互监督,可以举报,若是发现有违背其中任何一条的,直接扣除当日的口粮,揭发检举者多奖励半碗米粥。
  不过短短两日功夫,五百七十二个灾民就被安排的井井有条,生活习惯和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灾民们的营地里头,竟然比寻常百姓的家里头还要干净。
  徐章还让贺老太医带着几个太医院的太医还有一些从民间征调而来的郎中,给灾民们一一号脉检查身体,将情况记录在册,有病就治病,扎针用药。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疫病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