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蒸汽抽水机
“年代久远的大多数没主,近些年的有主,不过没主的废窑的地皮归官府管辖。这样的废窑不值钱,有主的窑也就十多两银子,没主的那就更便宜了,只要和沂州官府交涉一下,几两银子就能买下一个窑,不过这些废窑没什么用,就是填土种地也不长庄稼。”孙老板说完后,突然觉得面前这位准东家好像对这些废窑很感兴趣,他狐疑地问:“何公子,您不会是要买这些废窑吧?”
何志远呵呵一笑:“有这个想法,这么便宜当然是要买下来了。”
“可”孙老板这一次彻底懵逼了,心情又从山顶跌落到了谷底。原来面前的这位准东家是要买这些废窑还玩的,根本不是要挖煤。哎!有钱人的世界搞不懂啊。
看着孙老板无可奈何的懵逼样,何志远又对他说道:“孙老板不要着急,废窑要买,能挖煤的好窑也是要买的。买下这几百座废窑,以后我就是沂州最大的煤老板,你就是沂州最大的煤掌柜。”
听了这话,孙老板没有丝毫的喜悦,心中暗想,东家还是太年轻啊。隔行如隔山,他根本就不懂煤炭这一行,等他去了煤矿上看过之后可能就后悔了。
接着何志远又说道:“孙老板,你继续介绍沂州煤矿吧。你还了解哪一些?”
孙老板这时已经没有多少兴趣了,但准东家也是东家,既然人家让介绍,还是继续介绍吧。于是他又接着说道:“沂州煤炭品质不是很好,品质好的煤窑都成了废窑。现在开采的煤炭中,煤矸石比较多,所以运上来的煤都要先选煤,然后才能对外销售。”
“现在开采一百斤煤的成本是多少呢?”何志远终于问到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孙老板笑道:“在煤矿上,成本不是按斤来计算的。在煤矿上分为采煤工、背煤工和选煤工,在窑底的采煤工每采一石煤能挣五文钱。从窑底背上来一石煤根据矿进的深度一般是十到十五文,选煤工选一石煤是八文钱。再加上官府的税银,这样算下来每采一石煤的最大成本不到四十文,一石煤大约是一百五十斤。煤老板卖给我们一般是每百斤八十文到九十文不等,这样算下来,煤老板至少是一半的利润。”
“那不多啊,才一半的利润。”何志远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他自己也后悔了,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做的每个桩生意十倍利润都算是少的。现在已经习惯了高利润,有些膨胀了。
孙老板反驳道:“不少了,在沂州谁家要是有个小煤窑,一年有二三千两银子的收入,都顶上好几个小地主了。”
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肯定也不相同。
听了此话,何志远没有再反驳他,呵呵一笑,接着又问:“孙老板,整个沂州的这些小煤窑一年能挖多少煤?”
“这个没有人算过,我估计总有几千万斤吧。”孙老板含糊答道。
“太少了。”
孙老板心道,这位何公子好大的口气。几千万斤还嫌少,就这还压在煤场一半卖不出去呢,产量大了有什么用。不过这一次孙老板没有再反驳,而且呵呵一笑没有再说话。
其实,在这个时代,除了何志远以外,没有人知道,这种极其廉价的化石能源中,蕴藏着改变整个世界的力量!
接着,何志远又问:“我听说兖州的煤矿比沂州多很多。那边你熟悉吗?”
在后世,兖州煤矿是山东省最大的煤炭产地,这里煤炭储量与沂州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兖州那边我也有认识的煤老板,那边的煤要比沂州好得得多,但路途太遥远,运输不方便。”孙老板答道。
“那边是不是也很很多透水的煤窑?”
“是,都一样。这种透水的煤窑到处都是,不止沂州有。”
“好,那你帮我打听一下,要是可能的话,我准备也买下一批这样的煤窑。”
这话一说出来,孙老板再次震惊。难道这位准东家浪费银子上瘾吗?兖州遍地都是小煤窑,不说上万,几千座总是有的。就按一座十两银子,那也是几万两银子啊。
但是谁让这位准东家有钱呢,银子在人家手里,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所以孙老板震惊归震惊,还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之后,何志远和孙老板定好后天去沂州煤矿的一些事宜,付了煤炭银子,孙老板便告辞离去。
回到何家镇的家里,留守在这里的下人早已做好饭等少爷来吃。
在家里吃过午饭后,何志远与严纪海便马上去了城东的莒州科学院中的物理研究所。何志远一个多月没来,科学院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这里面的房屋多了很多,机构也增加许多,有负责物资采买的,有负责打扫卫生的,还有一个公共食堂和负责银两的帐户。看起来蛮像那么回事了。
还没有进入物理研究所的大门,便听见里面传来刺耳的车床切削铁器的声音。
严纪海听到这声音,皱了皱眉头接着问道:“师傅,这物理研究所在研究什么,怎么里有这么难听的声音?”
何志远认真地说:“这里面研究的东西和粮食同样重要,这东西叫蒸汽机,有了它人力就会得到彻底解放,它会让这个世界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
“蒸汽机?那研究它的人一定是非常博学的人吧?”
“他是你的大师兄,叫王之学。听说过蒸汽大炮吗?就是他研究出来的。”
“听说过,在衙门里时,听兵房的书办们说过。说它的威力不亚于大将定炮,在剿匪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原来它就是我的大师兄研究出来的啊。”严纪海羡慕的说道。
说话间,师徒两个便来到了院内。院内的十几个都在忙碌着,由于噪音巨大,没有一个发现有人进来。何志远心道,这样可不行,虽说这个地方偏僻,但保密意识还是要有的。这地方可是整个大明朝的高新技术研发的地方,要是被人窃取了技术,损失不可估量。回头让徐堂义派一个小旗的丁壮来保护这里。
何志远站在院内,重重的咳嗽一声,大家才发现了何志远他们师徒俩。
王之学看到师傅过来,赶忙停下手中的伙计。说道:“师傅,您怎么来了?”
废话,我怎么就不能来了,这个纯理科直男说话就是不中听,不过何志远已经习惯了,早就不和他计较这里了。
是以,他笑笑答道:“今天过来看看你们的研究进程。”然后又对身边的严纪海说:“这就是你的大师兄王之学,赶快拜见你的大师兄。”
师兄弟两人见过礼之后,王之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师傅,恐怕这次要让您失望了,这一个月来,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进展。我们加工了十几个缸体,都失败了。”
何志远安慰道:“没关系,这是正常的。我早就说过蒸汽机是一个系统的复杂机械,不是三五个月就会有成果的。你要是五年能研制出合格的蒸汽机那也是很正常的,要是你说一年完成,我反而不相信了。”
王之学惭愧的说道:“五年?要是五年还没有研制出来,那岂不让人笑话死吗?”
何志远开导他们说:“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你们还是有很多成果的,首先发明了螺栓螺母,接着又发明了车床,这就是进步。为什么加工缸体总是失败?找到原因了吗?”
“找到了,缸体与活塞之间的精度不够,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王之学回答道。
何志远当初只给他画了一张简单的草图,当时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缸体与活塞之间的精度与配合问题。在草图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真正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加工起来有多大的难度。如果活塞比缸体大了,根本就无法装配,如果太小,就会漏汽,严重的时候根本就不能推动活塞运动。所以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其实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活塞上加一个圆形的橡胶环。但橡胶树还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这个时候还没有传到东南亚,要想在大明朝找橡胶是根本不可能的。
何志远努力因脑中搜索着橡胶的替代品,一时间他找到了牛筋、桐油、杜肿胶、软金属如铜、铅等都可以代替橡胶。
于是何志远对王之学启发道:“其实,你现在是当局者迷啊。为何非要用一种材料加工活塞呢?不妨换一种思路试试。比如说在活塞的外部套上一层弹性高、耐磨、耐高温的软性材料。这样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软性材料?师傅可否再说得详细一些?”王之学听到师傅的建议,立即来了精神,每次在他碰到难题的时候,师傅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何志远进一步解释说:“比如说,在活塞的外面包一层黄铜,或是铅、锡等易于加工的金属。再比如在活塞外面包一层牛筋,这些办法你都试一试,总能解决这个难题的。”
何志远一语点醒梦中人,王之学和刘氏&父子顿时晃然大悟。
看他们兴奋的样子,何志远又沷了一瓢冷水:“蒸汽机的研制以后还有很多难题,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要奢望马上就能研究出来。今天我要求你们赶快研制出一种简单的蒸汽机,只要解决缸体与活塞的密封问题,这种简单的蒸汽机就可以研制出来。”
“简单的蒸汽机?”王之学惊奇地问。
“对,这种蒸汽机是专门用来抽水用的,叫他蒸汽抽水机更为准确。我画一张草图,你们按照这个草地研制就可以。”
何志远从严纪海随身带的包里拿出纸笔,伏在一个平台上边画边讲解起来。他画的就是欧洲早期的纽门可蒸汽机,这是一种专门用于矿山抽水的蒸汽机。瓦特就是它的基础上研制了大名鼎鼎的瓦特蒸汽机,也叫万能蒸汽机。而不是像高中课本上说的那样瓦特小时候看到水壶冒出蒸汽,受到启发最终研制出蒸汽机。这完全是一种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