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授机宜
谢迁听闻李冬阳如此说,赶紧说道:“皇上,老臣认为李阁老此法有可取之处,但改用卫所兵,如此大的动作,也有可能打草惊蛇。不如授予巡盐御史临机调动卫所兵丁之权,平时仍使用盐院衙役,遇有关键行动之时,可以调动卫所少量兵丁,配合行动,更为稳妥。”
弘治皇帝听闻他们两人之言,心中想道,如果授于调兵之权,御史的权利那就大多了。是以,他的目光投向首辅刘健,询问道:“刘公以为如何?”
其实刘健与皇帝所想差不多,他心中想到,此举虽说稳妥,但难免有为自己的学生争取权力之嫌。
刘健沉吟片刻,对皇上说道:“皇上,老臣认为,授予其临机调兵之权也未不可,但要有所限制,所调兵丁不能高于五百,此案过后即刻收回,如此以来更为适合。”
弘治皇帝点头同意,说道:“就按此议拟旨吧。”
此事议定,弘治皇帝站起身来,长长的舒了一个懒腰,对诸位阁老说道:“诸位阁老,可还有事奏?”
其言处之意,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事情,就到此为止,朕要送客了。
谢迁赶紧说道:“皇上,老臣这里还有一个奏折,请皇上御览。”
弘治皇帝闻言,问道:“谢公,此奏何时?”
谢迁回道:“此奏折乃陕西朝邑知县苏盘所上,其奏折内说,一个多月前,朝邑开始有地震传言,传方说在新年交替之际朝邑会发生地震。此谣言传播甚快,十几天时间传得整个朝邑人人皆知。朝邑县无论城内乡下,人心惶惶,百姓无心生产,有大户人家纷纷想法外出躲避,普通百姓在空旷之地结庐而居,如今天寒地冻,百姓有家不敢回,有屋不敢住。县衙多次张贴告僻谣,但收效甚微,苏知县请示朝廷该如何应对。”
弘治皇帝闻听此言,不禁悲声说道:“今年北京地震,南京地震,难道陕西也要地震?自朕登基以来,几乎年年都地震,难道朕对万民还不够好,对政务还不够勤勉?”
众位阁老听言此言,纷纷再次跪倒,谢迁赶忙安慰道:“陛下乃勤政爱民的尧舜之君,上对百官宽厚平和,下对百姓关心体恤。政务上励精图治,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君臣上下一心,十几年来,我朝大有中兴之象。生活上勤俭节约,不纵情声色,更是少有之贤君,地震乃天灾,与陛下没有任何关系,所以陛下不必自责。”
刘健与李冬阳也同时劝解。是以,弘治皇帝才情绪稳定下来。
之后,弘治皇帝问他们:“诸位阁老对此事可有良策?”
众人沉思一会,刘阁老开始缓缓说道:“近年来全国各地地震频繁,民间人心惶惶,时有此类谣言传播。但像朝邑这样如此严重,百姓都结庐而居,有家不敢回,有屋不敢住的程度,却是没有。根据以往经验,地震之前都是有预兆的,此奏折中没有提到当地有异像发生,也可能上天有预警,当地百姓没有发现而已。所以仅凭此折不能断定此传闻是否真实,但也不能不防。老臣建议,派去锦衣卫去朝邑查访一下,是否天降异像,如有异像发生,还是宁可信其有,做些预防当为上策。”
李冬阳也附和道:“老臣附议,皇上,此乃关于朝邑万民之性命的大事,当尽快派锦衣卫前去探查。”
谢迁也说道:“老臣同意两位阁老的意见。”
弘治皇帝点头同意,随即派宦官传牟斌再次觐见。
三位阁老随即告辞离去。
*****
午朝后,谢迁下值时,婉拒了诸众同僚去酒楼涮火锅的邀请,匆匆赶回府中。
夫人看到老爷今天提前回府,赶紧吩咐下人送上茶水,拔旺书房中的炉火,然后伺候老爷更衣。
谢迁喝了两杯热茶暖过身体后,吩咐下人:“去户部的周拂来的府上,请他过府一叙。”
下人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后,周拂来便来到了谢迁的府上,进入书房。周拂来脱掉外衣,大礼参拜之后,周拂来问:“老师,今日唤学生前来,可有事情吩咐?”
谢迁呵呵一笑,说道:“文希(周拂来表字)啊,不急着说事,先喝口茶水暖暖身子。”
周拂来说道:“学生不冷,有什么事情,老师吩咐吧。”
谢迁坐在太师椅上,看着面前这位年轻的学生。心中想到,年轻就是好啊,这些天越来越冷,他每次下朝回家,都要先喝上两杯热茶才能暖过身子,年轻时可从来都不觉得冷。周拂来是他众多学生中,最为让他满意的学生之一,也是他最为年轻的学生。周拂来二十一岁得中进士,谢迁觉得他太过年轻,于是就给了一个七品的官阶,把他放在吏部观政,一晃四年过去了,经过这四年的历练,周拂来已经成熟,该出来做些事情了。于是今天谢迁保举他去江南担任两淮巡盐御史。虽说都是七品官阶,但权力却大了许多,责任也大了许多。
尽管周拂来聪明、思维缜密,但毕竟还是太年轻,从没有出单独出京任职,所以有些事情,他还是要嘱咐一番。
看着周拂来喝过茶后,谢迁才开始说道:“文希,为师今天在皇上面前为你争取一个差使,估计吏部的任命,不日即到。今天叫你来是有些事情要交待一番。”
周拂来恭声说道:“谢老师的恩德,不知老师给学生争取了一个什么差使?”
谢迁答道:“两淮巡盐御史,虽说只是一个七品官阶,但这是一个非常锻炼人的差使。现任的苏御史即将任满,你要做好准备,估计今年你不能在北京过年了。”
周拂来听说是两淮巡盐御史,心中想到,这个官职虽说不高,但权力很大,是一个很多人都盯着的官职。老师能把这个官职给自己,那证明是对自己的信任。
是以,他赶忙起身再次行礼道:“谢谢老师对学生的栽培!”
“你我师徒之间,无需多礼。”谢迁说道:“这次皇上同意让你去扬州盐院任职,是带着任务去的。你在户部可曾听说两淮盐司淮安分司最近的一个粮船走私食盐案?”
“略有耳闻,不曾详细了解。前几日家中小妹来信提过此事,好像此案还牵扯到扬州大盐商陆杰。”此事他从周拂柳的来信中了解过一些情况。但无凭无据,他不敢冒然胡说。
“今天为师给你讲讲此事的来龙去脉。”谢迁说道。
接下来,谢迁将此事给周拂来细细的讲了一遍。之后又说道:“其实此事只是一个引子,皇上真正要做你做的,是秘密调查扬州的盐商与两淮盐司之间许多龌龊事,尤其是扬州陆家。近两年来,两淮盐税越来越少,走私食盐的行为越来越猖獗。要是没有各大商家与盐司的官员相互勾结,私盐决不可能泛滥到如此态势。”
“这么说,学生去扬州盐院的主要任务就是查私盐?”周拂来问道。他在户部这几年当然知道盐税越来越少的现状。
“主要是查各大商家走私食盐的情况,为了不打草惊蛇,这次不是大张旗鼓的公开查禁,而是要秘密进行。为了你便宜行事,为师给你争取一部分兵权,你可以调动附近的卫所兵,但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圣上的猜忌。”
周拂来恭声说道:“学生明白。”
谢迁接着说道:“还有两点你一定要注意。第一,两淮盐司、盐商、地方官吏、朝廷官员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纠葛非常多,在秘密调查期间,一些重要行动不要使用盐院的衙役兵丁。”
“第二,八年前盐城知县余升走私食盐案,是皇上钦定的大案,近来锦衣卫调查发现此案另有隐情,知县余升可能被冤杀。背后的主使者很可能是陆家与淮安分司同知岳炳谦,到时你可以秘密调阅刑部相关案卷。”
“皇上决心重新调查此案,还余知县等十几人以清白。但此案非常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他们的警觉,所以你一定要慎之又慎。此案涉及到皇上的脸面,你一定莫要从此案入手调查,只需拿到他们的其他犯罪证据即可,到时由刑部审讯取证,你不宜深入此案太多。明白为师的深意吗?”
周拂来旋即明白了谢迁的好意,感激地说道:“学生明白,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保护。”
接着周拂来问:“老师,如果当地的卫所官兵也不可信,那又该如何?”
谢迁狡黠地说道:“皇上给你便宜调兵之权,虽说有所制衡限制,但没有限制你从哪个卫后调兵。到时你凭圣旨,调动你信得过的卫所官兵即可。”
听闻此言,周拂来马上想到了妹妹来信所说的马亓山千户所,是以感激地对老师行礼说道:“谢老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