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修路 一

  “大人,这空心砖是青砖坊的工匠马德玉带领工匠制作的。”何志远回答,心里想道,这正是推广空心砖,转变对工匠看法的好时机。
  是以,他又进一步解释说:“空心砖用料省,烧制时间短,所以成本比实心青砖低了一半多,缺点就是强度稍差一些,如果用在非承重墙体上是可以的,这样建房的成本就会降低很多,但房屋质量不会受多大影响。”
  “何为非承重墙?何为承重墙?”梁文盛反问道?对于这样的现代名词,梁文盛有些懵。
  何志远想了一会,说道:“比如说,房屋都会用柱子支撑,两根柱子之间放一根木梁,那么这两根柱子和一根横梁就是承重墙,柱子之间横梁之下的墙体就是非承重墙。”
  这么一解释,梁文盛就明白了。随即说:“这么说非承重墙只是起到分隔,阻挡的作用,并不承担压力。所以就可以用这种空心砖建造。果真如此,那就节省很多成本。这个工匠能有如此想法,值得褒奖。”
  接下来,他们又来到青砖坊视察,梁文盛亲自观看了空心砖的制造过程,对马德玉及众位工匠赞誉有加。
  马德玉及众位工匠听到知州大人的称赞跪在地上,激动的泣不成声,连声道谢。对于这些工匠来说,知州是他们这辈子能见到的最大官,现在竟然在众人面前夸赞他们,那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够他们夸几辈子的了。
  参观完青砖作坊,周绪海等人邀请他们到肥皂坊参观。梁文盛婉言谢绝:“听说肥皂坊的配方是保密的,以前还有盗贼前来窃取过,今天就不去参观视察了。周老板、何里长,我今天来视察参观看到是一片蒸蒸日上的盛世景象。一个五六百人的小村子,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汇聚了五千多人,且百姓安居乐业,灾民妥善安置。现在这村子完全是一个镇的规模,以后这百姓、作坊的安全就是大问题。现在可有丁壮保护百姓?”
  庄吏目瞅了一眼何绍云会心一笑,轻轻点头,暗示他现在可以说了。何绍云会意,他正为丁壮的事情烦心,如此正中下怀。于是整整衣衫正色说道:“谢梁大人关心,我们村离马亓山匪巢仅有十几里路,村民们时刻担心响马来袭。前段时间已经呈文申请组织丁壮,现在还没有批复。目前只有让我们两家的百名家丁权且行使保护村民之责。”
  听完,梁文盛心里想,一定是下面的人敷衍,没当正事办。或者是没得到好处,故意拖着不办。看来回去以后要借机好好整顿一下了,是以,转身问随行的庄吏目:“兵房可有何家村的申请呈文送上?”
  “未曾见过。”庄吏目正色回答。
  梁文盛听后,脸色微怒。
  绕过肥皂坊,众人直接来到了正在建设的新学馆。现在学馆的围墙已经垒起,南北长八十余丈,东西宽五十余丈,几乎和州学差不多大小。众位官吏都奇怪,一个村子里为何要建这么大的学馆?难道真的让村里孩子都去学馆读书?
  何绍云出来解释说:“加上安置的灾民,还有附近村子搬迁来的村民。我们村有六千多人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这几个作坊里劳作。我们打算只要是在作坊里劳作的,他们的孩子都可以进学馆免费读书。”
  “女孩子也可以吗?”梁文盛问?
  “只要愿意也是可以的。”
  梁文盛又问何志远:“上次你说不但教儒家经书,还教他们科学?”
  “是的,科学是实用之学,与儒学相辅相成,并不冲突。”何志远解释道。
  “你送我的那本数学我看过了,这种记数方式浅显易懂、快捷方便,确有可取之处,不过学馆还是要以儒家经书为主。”
  “是,学生们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学习数学。”何志远答道。
  何绍云这时说道:“梁大人,已经正午了。家里酒宴已经准备好了,请各位大人回家入席吧。”
  这一次梁文盛欣然应邀,带领众人来到何家新宅。
  席间,梁大人问何志远:“志远,用水泥确实是修路的好材料,水泥用量也必然很大。你算一下修一条宽三丈的水泥路,每里需要多少银子?”
  何志远心想,这个时代的道路不像后世那样有大型卡车碾压,最重就是拉几千斤货的马车。所以路面不用铺得很厚,按照后世乡村级公路的标准,最薄也要18厘米。标准水泥路的主要原料是水泥、石子、砂子、钢筋,现在没有钢筋,完全可以用竹子代替。石子的破碎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个年代,人力是最不值钱的。甚至可以使用遥役,官府一两银子也不需要付,还要老百姓带饭干活。而沙子也不需要花钱,只需要花费人力去挖就可以。这样算下来就只是水泥和竹子的费用了。
  于是何志远简单算了一下,说道:“如果不算人工费用的话,就只有水泥和竹子需要花钱购买。竹子需要从南方运来,不知需要花费多少,但水泥的用量能算得清楚,大约需要六十多万斤。折银一百二十两。”
  众人都是一惊,显然对于这个造价还是太高了。梁文盛说道:“这么算起来,还是修不起啊。虽说现在咱们州的财政没那么紧张,但也拿不出多余的银两修路。”
  何志远想到了后世公路上的各种收费站,于是说道:“大人,修路确是花费颇大,但后来可以慢慢赚回来的。”
  “修路还可以赚钱?如何赚钱?”梁文盛反问。
  “是的,等宴会过后,我再慢慢向大人细说。”何志远心想,在宴会上,人多嘴杂,如果我说拦路收费的办法,无论是否施行,肯定会落下骂名。
  宴会散后,众人离去。
  待众官员重新在客厅落坐,仆人上茶以后。周家及何家女眷来给众人大问安。
  何绍云着重介绍周拂柳:“这位就是周老板的爱女周拂柳小姐,她自幼熟读诗书,帮周老板料理生意。在肥皂作坊当帐房,还暂代先生在学馆教书,上次肥皂配给粮食的主意就是她想到的。”
  梁文盛听后,不禁夸赞道:“周小姐如此多才,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既如此,不妨留下来,一起商量修路的事情吧。”
  “谢大人抬爱。”
  是以,周拂柳便在客厅坐了下来。
  梁大人开始问:“何公子,现在客厅内都不是外人,说说你的想法吧,修路如何赚钱?”
  “梁大人,我的办法就是等路修好以后,在路上设卡收费。行人不收费,只对过往的客商收钱。”
  “收钱?不可以!这与土匪拦路抢劫何异?”梁文盛断然否决:“过往的客商已经课税,再收费他们肯定不愿意。如果让御史知道这事以后上本参奏,定然会招来非议。”
  “大人,其实只要收费合理,客商们未必会反对。毕竟水泥路平坦坚固,且无论刮风下雨,道路都不会泥泞,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我大明也是有收费的路卡的,比如漕运各关卡不都在收费吗?为什么我们耗费那么多的银两而不能收费呢?”何志远劝说道。
  “漕运关卡收费是有皇上的圣旨,但旱路收费大明还未曾有过。”梁文盛还是不同意收费。他并不是不想收费,他是怕御史弹劾,影响自己的官声。
  周拂柳坐在椅子上,听何志远与梁大人的对话,心说老公,对于经商你还是差点火候啊。你没有摸透梁大人的心理,就贸然劝说,他岂能答应?还是我帮你一把吧。
  想到此,她就说道:“梁大人,民女倒是有一个两全的办法。”
  “哦?你有何办法?”梁文盛问。
  “梁大人,现在我们村西这条官道从莒州最南端的十字路到莒州城内共有一百多里路,这条路是青州府到南直隶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客商很多。但路宽不过两丈,现在看来显得拥挤,大人刚才说要修一条宽三丈的道路是否就是要修此官道?”
  “周小姐果然聪慧,这正是本官所想。”
  “既然如此,大人何不将这条官道加宽到五丈。由官府出面协调,我们两家买下沿路土地,然后由官府出面征用民夫,我们两家出资修路,不过我们只修加宽的部分。到时我们在新修的路上设卡收费,来往客商走哪条路完全自愿,愿意走新修道路的就交费,不愿意的就走原来的土路。我们两家收费十年,十年后路归官府,是否再继续收费由官府来定夺。这样岂不是两全的办法吗?”
  何志远听周拂柳说完后,暗自赞叹,看来这个小姐姐在经商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就凭这敏锐的眼光,我就自愧不如了。根据后世的经验,一旦水泥路修好,只要行人免费通行,用不了多久,老路就会废弃,到时候客商就是想走,也走不成。这样自然就只走水泥路了。
  是以,梁文盛还没有答应,他就抢先说道:“这个办法好,我也同意这么办,既然是私人买下土地出资修路,御史自然也不好弹劾,十年以后这条官道又归官府所有,这政绩自然归大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