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有线电报时代

  原本以为这个冬天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北海那边确发生了紧急事件,北海西南方向发现了煤矿,大明组织人员开采。
  结果沙俄人又不乐意了,在沙皇看来之所以北疆城大明能站稳脚跟正是因为那里发现了煤矿。
  如果北海城也开采煤矿那想要在把大明赶走那就难了。
  所以沙俄人趁着冬天发动了以破坏矿场为目标的战争。
  参战的人员到是不多,只有两万多人,大明十五师这边留下一万五千人防守北海城西防线,应对这一波进攻。
  为什么没有集中更多的兵力,是因为师参谋部认为,不排除这次进攻对方是想调动十五师的兵力给他们的冒险团渗透争取机会。
  朱慈烺得到消息的时候,对于这种一两万人的局部战斗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大明战略上的龟缩绝对不会因为沙俄区区两万人的挑衅而改变。
  至于下面百姓分析的北疆大规模军事行动那根本不存在,当然明年粮食危机过去之后,北疆军队继续前置那是必然。
  相比于北疆的战事朱慈烺更关系自己那些藩国在西亚北非区域的搞事。
  这些地方现在都不咋重要,但是将来那都是石油产出区域,在奥斯曼手里大明倒是不担心,但是要是落在藩国手里,大明想要要回来就麻烦的多了。
  再说了,这些家伙在奥斯曼身边搞事情,朱慈烺生怕这些人刺激了奥斯曼的神经,导致奥斯曼反应过激。
  之所以大明纵容他们搞事情,是因为这些藩国最近飘的厉害,一副大明老大他们老二的做派。
  朱慈烺打算让他们感受一下社会的险恶,知道知道没有大明爸爸带着,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是!
  这一仗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奥斯曼赢要么这些藩国赢。
  奥斯曼赢了,能助长奥斯曼的信心,消除这一段时间大明快速扩张引起的紧张情绪。顺便给这些藩国一个教训,不要以为打赢了莫卧儿他们就世界无敌了。
  奥斯曼军队现阶段可是和欧罗巴一流陆军在作战的军队,并且一路打到维也纳是占有优势的。
  当然万一出现另一种情况奥斯曼不堪一击,被几个藩国教训了,那这个所谓的奥斯曼和欧罗巴的战争就是菜鸡互啄。
  大明就把这些藩国往欧洲引,你们玩去吧,大明要好好发展一波!
  今年下半年颁布的限制莫卧儿地区金属货币流通法令让朱慈烺好好的回了一口血。
  以前担心的纸币过度发行的问题几乎一下子变的不是问题了。
  去年大明国库存金银只有十五亿左右,发行了二十亿两的纸币。现在大明国库存银达到三十一亿两白银发行了三十六亿两的纸币。
  依旧是多出那么四亿两的纸币,不过十五亿的基础上多四亿跟三十一亿多四亿,一下子通胀率就降低了一倍。
  而这两个月随着奥斯曼一些外贸产业的陆续拍卖,朱慈烺又回笼了数千万两的资金。
  这一笔钱朱慈烺正好用在铁路的筹备工作。
  从钢铁厂扩大生产到轧钢车间进行蒸汽化改造加装轧钢设备,再到机床厂加快零部件生产。
  还有枕木的收集运输碳化处理,石子的开采,路基取土,三合土搅拌站,石灰采取点。
  道路选址,车站选址建设,沿途的铁道保护等等,这是一连串的产业。
  十月份送来了一个好消息,从军部到皇宫的第一条实验有线电报正式开通,朱慈烺传出了大明第一封军令电报‘召李通进宫’。
  一开始朱慈烺打算建立的是从京城到天津的商业电报体系,参谋部听说之后认为这么好的东西应该给军队先用上。
  就算现在不能普及到大明全境最起码要给京城周围的军队用上。
  朱慈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过跟军部想的不一样,军部是想从参谋部接一条线直接通往京城附近的驻军。
  朱慈烺想的是,从皇宫接一条线从皇宫通往京城各驻军,军部想要给驻军发消息也行,只需要先发给皇宫,然后皇宫在发给相应的部队。
  这样一来,朱慈烺就可以坐在皇宫指挥整个京城的附近的二十多万驻军了,自身的安全又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所以这第一条线路就是军部到皇宫的线路。
  李通接到电报慌忙进攻,递上电报,核对之后准确无误,大明的一封军用电报传递完成。
  从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电报中继站的建设。
  一开始朱慈烺觉得,从京城到广州的电报,就是拉一条线连接京城到广州,但是通过这次实验发现,这样的长距离传输如果没有中继信号站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材料。
  例如你从京城到广州是专线,那么从京城到徐州是不是有要拉一根,从京城到济南是不是又是一根?
  而有了信号中继站就不一样了,发一封到广州的电报,先从京城到徐州,再从徐州到芜湖,再从芜湖到广州。
  这样就可以从徐州在接一条线路到济南,济南也可以在接线路到省内的其他城市,芜湖也可以在延长到武汉或者松江府。
  只需要拍发电报的时候在前缀上面先拍发区号,这样就不怕消息送不到了。
  虽然这样的拍发效率会慢那么一点,但是总比用人送快吧,总比用信鸽送更快吧。
  这不仅节省了材料,也节省了维修的成本,设置备用线路之后几乎不会耽误正常的电报交流。
  电报线路一旦出现问题怎么修理?被剪短反而是最好办的,在接通就是了。
  就是那种隐藏的断点反而更难发现,以现在的技术,这就只能不断的短接排查,缩短了线路的距离就等于减少了排查的距离。
  朱慈烺不禁怀疑,以前老式电话的那个人工接线员是不是也是这么干的?把所有的电话线路都接入基站,等谁和谁需要通化了,把两者接通成通路,然后两边就可以通话了?
  如果电话真的是那么简单,朱慈烺感觉自己又掌握了一门全新的技术!
  成不成先实验一下就是了,区域内的电话转接可以这样搞,那跨省跨国的怎么搞,那一个接线员该面对多少个不同插孔?怪不得早期电话都那么贵,光这人工费都便宜不了啊!
  那交换机又是什么东西?工作原理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