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大明好皇帝
管事的一下子汗就下来了:“弹簧……复进……复进机还在设计……设计阶段。”
朱慈烺嗯了一声,他也没有指望短期内这个会出成果,弹簧复进机是后装炮的进阶技术,但是并不是必备技术。
大炮发射之后,后坐力会把大炮向后推,即使炮位固定,也会出现弹跳现象,这导致每发炮弹发射之后,都需要从新校准。
尤其是在海上,巨舰大炮,说着好听,但是火炮威力增大,其后坐力也增大,对船身的伤害也更大。
而且反复把火炮复位的会增加炮兵的额外负担。
而复进机分为液压复进和弹簧复进两种,液压这个东西,老实说触及到朱慈烺的知识盲区。
但是弹簧复进机,这弹簧不是有了么,所以朱慈烺让他们研制这个。
当然要是能提前研究出来,对于提高前膛炮射速也是有帮助的,但是研究不出来,也就那样吧。
管事的见太子并没有因此而怪罪,心里松了一口气,弹簧复进机,太子只给了一个理念,其他的让大家自由发挥。
一大帮子工匠,研究了几个月,才勉勉强强提出几个方案,现在还在模型阶段,具体哪一个更好,这还要出实物之后在看。
看了一圈,管事的讲解到:“今年预计全年能产生铁二十五万吨,钢产量能达到十二万吨,比起去年有所增加,同时淘汰了一批小高炉和土法炼钢,降低了制造成本。”
朱慈烺眉头一挑:“这是永平钢厂自己的产量么?”
管事的点点头:“是的,邯郸、莱芜那边也开始试生产,不过产量还不高。预计年底能生产钢铁三万到五万吨的样子、
马鞍山那边还在矿石开采阶段,煤矿也没有开始生产,目前还在调试阶段。不知道年底能生产多少。”
朱慈烺点点头,三五万吨也不少了,只要开始生产,明年就能迅速扩大产能。
朱慈烺突然问道:“如果五年的时间,这些矿加在一起能不能做到年产生铁两百万吨,钢产量一百万吨?”
管事的自然知道五年计划的事情,立即自信的说道:“只要不出现意外,几处矿加在一起肯定能超过这个产量。”
要知道就算是永平矿,也不过是三年的时间建成现在的规模,而五年之后不说多,至少能在扩大两三倍。
也就是说紧紧永平矿一个就能做到产生铁五六十万甚至更多,钢材也能生产三十万吨。
其余几处矿,用五年的时间肯定也会发展超过现在永平矿的规模。
朱慈烺继续问道:“鞍山那边的探矿队派出去了么?”
管事的开心的说道:“已经安排人前去了,那边有建奴铁作坊,很容易就能早到铁矿,如果那边也开始开采,五年计划十拿九稳!”
辽东鞍山、本溪和铁岭,那些铁矿可是华夏重工业的一个时代标志。初中高中地理书上,辽中南重工业区的赫赫威名,朱慈烺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当然也得意于读书学习,使得这些著名大矿,朱慈烺还能记得地点。
记得当初上课的时候这些地方可是没少费事死记硬背,什么江西大余的钨,鞍山本溪的铁,招远的金,滦县峰峰的煤啥玩意的。
谁也没有想到,这些知识竟然能用在这里。
不过这才哪到哪啊!按照地理书的说法,大明境内的铁矿都是贫铁矿,含铁量都不到百分之五十。
仅有海南石碌一个富铁矿而已。
现在朱慈烺出现在这个时代,那么以后大明境内肯定会不缺富铁矿,像大堡礁区域,还有什么亚马逊铁四角,以后都将会在大明境内。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得意的时候。
想到这些,朱慈烺又问道:“安南那边的铁矿勘探怎么样了?”
管事的无奈的说道:“安南地区地处偏远,派去的人来回消息少则三月,长则半年,从上次穿回来的消息看,那些人已经在理藩院的协助下开始探矿工作。
目前还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安南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从法理上来说,安南并不属于属国,而是大明的国土。
当年为了下西洋战略考虑,朱棣出兵安南将那里纳入大明统治版图。复安南为交趾布政司。
对安南的征伐,使得西洋诸国被震慑,纷纷纳贡请降,大明确立在西洋诸国心目中的霸权地位。
之后宣德二年,朱瞻基采用全面收缩战略,弃置交趾布政司,导致大明对西洋诸国再也没有那种威慑力,大明失去了交趾布政司,也就失去了西洋。
嗯……废弃奴儿干都司也是他干的,废弃奴儿干,坐看女真做大。
还有撤军蒙古使得鞑靼人趁机做大,导致后来的土木堡之变。
废弃交趾布政司导致大明对西南威慑力下降,从宣德以后,大明西南少有太平之年。而册封黎朝之后,从此安南扰边不绝!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听大臣的话,听话的皇上当然就是好皇上。
明朝大臣纷纷称其为可比肩‘文景’的大明贤明皇帝。朱慈烺只能攒一句:文臣牛批!
朱瞻基虽然废弃了交趾布政司,但是到了嘉靖时,到明年也就是大明崇祯十二年正好100年时间。
明世宗任命仇鸾为都督,毛伯温参赞军务,屯兵镇南关,准备入越攻莫。大兵压境,3月,莫登庸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
次年十一月初三,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
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世袭,三年一贡。名义上越南再入大明版图。
所以直到现在,安南国名义上还是大明版图的一部分,但是名义毕竟只是名义,安南那些人也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