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一次听朝会

  大明有给小孩剃光头的习惯,朱慈烺也不例外,六岁之前都是顶着一个光头蛋子,六岁以后因为出阁读书,所以按照礼制可以开始蓄发,以待合适的时候行加冠礼。
  今天朱慈烺特意起了大早,穿上冕服这衣服平时也就祀天地、宗庙,正旦、冬至、圣节、朝会以及从祭社稷、受册、加元服、纳妃时穿冕服,用衮冕九章。平时朱慈烺只需要穿常服就行了。
  打扮好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威仪感,那也是贵气逼人,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慈烺超爱这种感觉。要是能穿着这身衣服检阅三军,出征那就爽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凌晨五点左右皇宫门会开,百官在掖门前按照次序排队,等到鸣钟之后再开门入内,文官左武官右,所以为了不让自己饿肚子,收拾好之后朱慈烺就喊:“小魏子快传膳。”
  小魏子从外边探出头:“殿下,您不用再这吃了,皇上差人来请你到他那边用早膳呢?”
  朱慈烺暗暗感动,都说崇祯是一个薄情寡恩之人,但是对待子女他确实还是很好的,他一定是怕朱慈烺忘记吃早饭所以特意叫他过去。
  朱慈烺吆喝道:“那还等什么?上步辇!”
  小魏子无奈的说道:“殿下,皇上特意交代了,早上天凉,让太子做马车去,不许乘步辇。”
  朱慈烺尴尬的收回腿,这老子都知道他好坐步辇,看着外面候着的人正是王承恩的一个干儿子叫王忠明的,朱慈烺嗯了一声踩着凳子登上马车。
  到了乾清宫前,崇祯正在那里站着:“来啦,快吃点东西吧。朕特意让御膳房给你做了你爱吃的鸡蛋羹,来吧。”
  两人简单的吃了点饭,看看天色崇祯点点头:“皇儿是第二次参加朝会吧,不要紧张,多听少说,用心记下阁老们是怎么处理政务的。”
  朱慈烺点点头:“嗯,父皇,孩儿知道了。”
  在太监宣皇上太子上殿之声中,崇祯走上御座,考虑到朱慈烺年龄小不能久站,崇祯还特意在御座右下角放了一把椅子,朱慈烺也坐定之后,再次鸣鞭,鸿胪寺“唱”入班。
  左右文武两班齐头并进步入御道,此时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公侯、驸马、伯自成一班(勋戚班),居武官班前而稍离。
  等礼毕站定之后,鸿胪寺官员先出班:“皇上今日入京谢恩者8人、离京请辞的官员7人。”
  崇祯没有想见的想法,直接挥挥手,鸿胪寺官员喊道:“殿外谢恩。”
  第一项结束之后,朝会进入第二项,边关奏报军事行动,现在大明内忧重于外患,所以鸿胪寺送上十几本奏报:“游击郑芝龙合广东兵击海盗刘香。刘香势蹙自焚死。众悉降。四川兵变于樊城,总兵邓玘惧,登楼越墙,误入火巷焚死。流贼大部如陕西洪承畴正在追击。”
  朱慈烺愣了一下,自己这第一次上朝会就遇到郑芝龙干败刘香的奏报?这以后整个大明海疆再也没有谁是郑芝龙的敌手了吧?
  还有这四川兵变,总兵也是绝了,越强跳楼误入火巷?挂了?还有这种骚操作?至于最后一件大事流贼入陕西,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崇祯命太监接过奏报,翻看了三件事内阁的票你结果,点点头:“准!”
  进行完这两个环节之后,就到了传说中的有本早奏五本退朝的阶段了。
  一声轻咳之后,队列里走出一个老头:“副都御史王志道送来河南巡按御史刘令誉弹劾总兵官曹文诏纵兵劫掠地方,冒领战功,虚报战功,杀良冒功等十几项罪名。”
  说完老头把奏章递给鸿胪寺官员,鸿胪寺官员看看崇祯的脸色开始朗读奏章:“臣河南巡按御史刘令誉奏……”
  朱慈烺听到曹文诏突然想起这位猛人,这家伙好像快挂了吧,要是就这么没了,当真是一大损失啊,不过朱慈烺记得这人是战死的,不是弹劾死的,所以很显然这次弹劾肯定是不了了之。
  果然奏章读完之后,崇祯并没有大怒,面无表情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态度,这时又一个官员咳嗽一声出班:“臣弹劾洪承畴剿贼不利致使贼寇流窜……”
  说完就要读自己的奏本,崇祯挥挥手:“呈上来,朕会看的。”
  接着又有三个人陆续站出来递上弹劾的奏章,崇祯都收了回来,剩下的就是些什么水旱灾害啦、各种请辞高老啦、知府以上的人员变动啦、朱慈烺无聊的听着,不时看一看崇祯是怎么处理朝堂上的争议。
  原本朱慈烺以为朝会要开好久,谁知道只是大半上午,太监就上前宣布:“呈送奏本,退朝!”
  朱慈烺记得电视上不是这么演的呀,不是应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么?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怎么可能所有事情都当场解决,大部分还都是要内阁票拟,然后呈送给崇祯在批红,这个才是正常操作吧。
  回到后边朱慈烺还在奇怪,崇祯看着他问道:“坐吧!我儿上朝有什么感觉?”
  朱慈烺仔细思考一下子:“谢父皇。感觉提出各种问题,攻击谁谁谁,但是真正建言献策的确很少。”
  崇祯打量了一下朱慈烺面色古怪的问道:“皇儿又有什么想法?”
  朱慈烺连忙说道:“孩儿听到第一个军报“游击郑芝龙合广东兵击海盗刘香。刘香势蹙自焚死。众悉降。”的时候就想到,剿灭了刘香之后这郑芝龙在海上就再也没有敌手了,我大明以后海上活动岂不是都要仰其鼻息?”
  崇祯皱眉想到:“郑芝龙接受诏安以来一直兢兢业业,没有丝毫逾越规矩的事情,皇儿怎可胡乱猜忌……”
  朱慈烺摇摇头:“父皇,郑芝龙忠心可能是有的,但是要说他丝毫没有逾越规矩,那就未必了,孩儿读过往日奏报,天启六至七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农历二月,郑芝龙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琉球拓垦,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大琉球垦荒定居。”
  朱慈烺一连举了五六个例子:“如此崇祯六年七年又借着旱灾移民数十次。草草一算郑芝龙紧紧在册记载招募流民就超过二十万人,若是算上不在册的小规模移民,恐怕要到三十万至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