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月下述旧事 不抢不相识

  丰汀新厂
  看这现在流水线上的新款鞋,正源源不断地流出成品。
  李厂长的心也跟流水线似的那样流畅。
  “心安则气顺,气顺则……”
  “先暂停!”
  李厂长紧急打断了,自己接下来惯有的思路。
  虽说新鞋的进度,经过上次何苗的讲解,已得到了解决,但眼下还有件是不能让他心难安的。
  就是新厂副厂长一职的任用问题,还在李厂长的心头萦绕。
  在他心里其实早已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是目前新厂的车间主任王家明同志。
  王同志对李厂长,那可称的上是:
  “一片忠心照明月”了。
  就连王家明的老婆沈蕙,也是对他百依百顺,风情万种的。
  那天在爱情海酒店的大床上,他已向沈蕙打包票过了。
  “放心吧,你老公做副厂长的事,我已向总公司申请过了,等申请下来后,就可以立马上任。”
  可昨天,他电话问老何这事的具体情况怎么样时,老何却告诉他,公司不打算从新厂里的人直接选任。
  还说副厂长,这几天就会从公司安排一位下来任职。
  这不是明白着不信任他吗,难道他想在新厂“一言堂”动作,就有那么明显吗?
  再说了,东大鞋业的四个分厂,有哪个厂长敢说,他没有这样的心思。
  一想到这事,他的心就顺不起来。
  湖屾庄苑
  晚饭吃完,徐晴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坐到茶几旁吃着水果,听杜洺汇报着公司的事况。
  而是独自一人坐在自家别墅院内的一个小亭子。
  她仰望着星空,开口说道:
  “今晚的月亮真亮啊。”
  杜洺今晚本想问她,关于秦老爷子和他爷爷的事情。
  见她坐到亭子内的一个茶几旁,就又吩咐张妈,将水果放在徐晴旁边的茶几上。
  自己也随着张妈一道出来,坐在徐晴的对面笑着说道:
  “晴姨观赏这么好月色,怎么也不喊上我了。”
  “你的心思应该不在月亮上吧?”
  接着又笑着说道:“说吧,又有什么事了。”
  “也没什么大事,想问问你知不知道我爷爷和‘秦老爷子’,他俩有没有什么交情啊?就是长天集团老板秦天迎的父亲秦青山。”
  “你是怎么知道秦老爷子和你爷爷有交情的?”
  徐晴惊讶的问到,她想知道是谁和杜洺讲的。
  据她所知杜洺的爷爷和秦老爷子两人的交情,在杜家,就她和杜远方知道,连杜远芬都不清楚。
  “我是听何苗跟我讲的。”
  “听何苗讲的,何苗怎么会知道了?”徐晴更加惊讶的问到。
  “哦,她也是听他父亲跟她讲的,不过老何也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秦老爷子和我爷爷有交情,具体什么样交情他就不知道了。
  所以才问问你,想着或许你会知道。”
  杜洺边吃着西瓜,边说道。
  听杜洺这样一说,她也就觉得正常了。
  杜远方和老何毕竟是一二十年的朋友了,两人可能在聊天时会无意中提到。
  可杜洺为什么会好端端的问起长天集团的秦老爷子来了?
  “长天集团”余霖欺负的那个女孩子,不正是长天集团秦天迎的亲外甥女吗。
  徐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但既然杜洺已有问她,她也就只能告诉杜洺了。
  当年秦青山刚来东宁时,也只是在建筑工地上当个临时工。
  杜洺的爷爷杜金东,那时也是刚刚起步,不过已有一家自己专门帮人加工鞋子的小店铺了,员工也就两三个人吧。
  那天下着小雨,杜金东的三轮车上堆满了答应今天要送给客户的鞋子。
  在一处上坡道里,三轮车突然打滑翻车了,整车的鞋子撒的到处都是。
  不少读者这时要说了:
  “我猜到了,这时秦青山就会出现帮杜金东来着。”
  有这样想法的读者,和杜金东当时的想法是一样的,可惜只猜对了半。
  秦青山出现没错,但他并不是帮杜金东捡鞋子的,而是将撒落在地上的鞋子捡起后,就直接拿跑了。
  杜金东的鞋子,不像成品鞋都是用盒子包装,他是帮别人加工的,所有一般都是用袋子装,刚刚被秦青山提走那两袋,里面就装有三十双的鞋子。
  这可把杜金东着急坏了,他今天可是答应客户要交单的,要不他也不会冒着雨送货。
  看着被拿跑的鞋子,也只能干着急,自己总不能丢下一车的鞋子去追吧。
  但他也不能一直老站在这雨里干着急,这三十双指定是没了,剩下的还是要再给人家送过去的。
  “什么,丢了三十双。”客户惊讶的问到。
  “是啊,路上下雨、车子打滑、丢了。这三十双的材料钱我会赔给你的。”
  杜东来抱歉的说道。
  “你说的倒是轻巧啊,我也是给人家接单做的,本来这两天就要交货了。
  你这么一整,让我以后还怎么再相信你了。”
  正当杜金东被骂的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见门外,满身湿透的秦青山,手里提着刚才拿跑的那两袋鞋子,对杜金东说道:
  “大哥,这两袋是你刚才在路上掉下来的……”
  原来秦青山拿走杜金东的鞋子后,又开始后悔起来,自己真不该做那样的事情。
  等回来送鞋时,杜金东已经不见踪影了,他又一路打听,将鞋子送了过来。
  秦青山之所以有那样的举动,也是迫于无奈。
  在工地上给包工头干了五六个月,包工头却把工程款全卷走了。
  自己的血汗钱也一分没拿着,已经是饿了一两天没吃东西了。
  听到秦青山的遭遇,杜金东请他到饭店吃了个饭,还拿了点钱给他做生活费。
  还告诉告诉他,以后在东宁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过来找他,两人就这样“不抢不相识了。”
  起初那几年,两人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好。
  后来随两人的事业,都也越做越大,杜金东开始对秦青山在生意上做的一些事情,不是很认同。
  在商场上,谁也不敢说自己的第一桶金,可以像雪花那样洁白清纯。
  特别是做工程的,不在材料上出点猫腻,根本是挣不什么到大钱。
  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慢慢疏远起来,不过,秦青山对外界,还是一直说道:
  “如果当年没有遇见杜金东,也成就不了现在秦青山。”
  杜金东去世那年,秦青山人刚好在澳洲,得知消息后的他,特意从澳洲飞回来给杜金东上了柱香。
  “可自从你爷爷过世后,他就再没有和杜家人联系过了。”
  徐晴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