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上太空(四)
好书推荐:
阿拉德的不正经救世主
清冷美人今天拒婚豪门太子爷了吗
星际最强大脑
妈咪,爹地超级有钱唐知夏席九宸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
我的超小型奇幻王国
我们的时空世界
我的卡牌无限词条
篮坛狂锋之天才在左
掠星征途
外星人很配合,缺什么给什么,可对于C国而言,却在对整个科研体系进行巨大冲击。
很多研究院如果不考虑研究资料的试错价值,十几年的研究工作都白干了。而随着应用级别的外星科技越来越多,C国整个科研系统都面临大改的需要。
不过这也只是少数人的忧虑,C国擅长抓住主要矛盾,在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额外的题目,都可以往后捎捎。
眼前最重要的是宇航员选拔。
意料之外也算情理之中的事情发生了,二零二重工董事长白卿,入选了最新一批的宇航员训练。
为什么会找到这么个人?
第一,长期玩攀岩等极限运动让白卿的身体素质和心脏够强,比很多男人都强,而未来的空间站需要有一定的男女比例形成的社交环境,让人保持心理健康。
第二,白卿有大型生产企业的管理经验,她肯定不是唯一拥有管理经验的年轻人,但一定是这群人中身体素质最好的极少数之一。
第三才是重点,因为改制前后的业务关系,体系内有不少具有推荐资格的人,知道有她这么个背景可靠的人,当然就不需要到社会上去一道道筛选甄别浪费时间。
稍作沟通之后,白卿也极为震惊外星科技的进度,马上就答应下来。
至于工作交接什么的,她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地面训练,可以慢慢处理。
剩下的名额,也有约五十人,是通过类似的方式,从体系内外各行各业召集来的。
然后航天系统向外征集宇航员,初步给出的试训名额是两百人。
数字比前面提到的一百人多出一大截,因为试训前能甄别的只有身体情况和基本心理状态,过程中还要刷掉不少心理评估和意识形态不过关的。尤其是后者,如果有人抱着恶意到空间站搞破坏,损失的可就不是C国一个国家了,有可能土球的希望之火都会熄灭。
除国内选拔和征集,本次宇航员选拔还涉及到R国和F国,也就是两位外国宇航员所在的国家。
里面特别要提一下F国,很鸡贼啊。
年轻植物学家弗雷德里克艾伯特,代表的是西中洲共同体,但其国籍是F国,发现C国开始在太空里大建,他也没有直接向顶头上司汇报,而是报给了F国国内。
F国一想,在土球上咱们也没戏了,常任理事国身份经常被那三个国家忽略,想把几百年的老对手E国按死,都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但在太空里作为第一批加盟方,以后总还是有点地位吧。
所以F国也没告诉别人,偷偷摸摸跟C国协商,稍后会提供一批备选宇航员来C国受训。
在C国受训这事是C国要求的,此外还要求受训者必须会C国话,至少有一定基础。
倒也不是要做什么太空霸主,主要还是为工作考虑。
外国人不知道,现在为了赶速度,新式太空站各方面的标准,九成以上将沿用外星人提供的资料,剩下的不到一成,也是为了和现有太空站有效协作。
而这些区别于全人类已有航天标准的各个方面,在国外根本找不到标准件,谈什么训练呢?
同时,及其庞大的资料,一时半会的也没功夫精准的翻译成各国语言,还是得让外国人会咱们的官话,才能更快的掌握知识。
那又为什么不跟全球都合作呢?
还不是训练能力闹的。
C国航天体系,原本就只为几十名航天员服务,紧急扩建、增设、征用,一些核心训练设施也无法在短期内增加,即使考虑到新宇航员标准稍微降低,训练两百多人也到了极限。
另一方面,如果涉事国太多,航天站上面的管理都会成为一大问题,新空间站的基本管理规则还需要摸索,再把土球的矛盾带上去,就没法做事了。
所以还是沿用C国比较熟悉的管理方式,以本国人作为主体人群,带几个外国人,实在吵得厉害,到时候就少数服从多数吧。
地面紧急开训的同时,太空里,新太空站一天天变化着。
C国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总计送上去两百吨建材、设备、新空间站预备补给。
上头就十个宇航员,根本忙不过来,大部分材料和设备都以捆绑对接的方式留在原有空间站接驳口上,宇航员们主要负责建设新空间站的核心区。
经过前面一连串的现场实验和宇航员问答,航天部门集合科学院相关研究院,紧急提出了一套新空间站图纸,通过内部会议审核。
根据这份设计图,核心区总体积为1800立方米,主空间面积达到三百平米,高度达到三米二,比普通高层住宅的层高还高一点,空间感十足,还有一大堆容纳设备、设施的附属空间。
除作为视觉大厅、内部货物暂存点的主空间外,具体功能区分作五类。
首先是空间站分布在同一侧的两个主对接点。
这是以外星资料为标准设计的新型对接点,和现有的,直径只有几十厘米,只能勉强让人飘着钻进去的对接点不同。
主对接门的大小比电梯门还大一点,足以在内部进行一定大小的设备运输,货物也可以用稍大一些的小集装箱装载,这种集装箱甚至比地表的航空集装箱还大一点,在空间站内该集装箱可以直接卡在墙上作为柜子使用。
两个主对接门的间距是二十米,保留了充分的航天器外形变化的空间。
主对接点的另一侧,是逃生区,也是用于对接现有航天对接舱的地方。
这里有一条两米宽,分上下层的通道,预计可以对接十六个逃生舱/补给舱,预留了扩建所需的舱口,扩建时只需要延长通道即可。
第三部分是控制中心,一个也有六十平米的小空间,位于主空间上方,要爬楼梯,在空间站里,爬垂直楼梯不算体里活,手一动弹就游上去了,空间站电力总控、内部监控、姿态调整等功能,暂时都放在这里。
未来空间站扩大后,控制中心改为负责姿态调整、对地通讯和基础电力保障。
第四部分,舱段管理。
同样也使用外星资料的标准,舱段管理也类似对接,出现严重事故时,可以抛弃某些舱段,核心区设置前后各一个舱段管理。
舱段管理区,包含有舱段门,负责姿态调整的舱段动力,动力用电池仓,消防器具柜等等。
第五部分,出舱区。
出舱区是个统称,包含宇航服换装区、气压室、对外舱门、舱内/舱外装备区,比现有航天系统的减压区要复杂一些,但零零碎碎的扳手之类的小东西更少。
除开五类功能区,有差不多五百立方米是预设的设备、管线、气体储存用空间,几乎有以往近四十个舱段大小的核心舱,甚至并未包含饮食、居住、实验、个人卫生,只有纯粹为空间站主体服务的基本功能。看核心舱的大小,就明白C国是要建奇迹了。
为安全考虑,核心区大部分地板、支撑结构、夹层墙,都使用超轻质铝合金、碳纤维、塑料,稍微减轻重量。不过“砖墙”作为空间站本体内墙,厚度增加至一厘米,外面涂上防弹布之后,还要专门填充额外的硬化泡沫层。
核心舱都没有居住和个人卫生功能,那新宇航员上来住哪呢?
这就要靠之前做实验的几个小东西了。
前期造的几个六十立方的方盒子房间不会浪费,增设一个舱段管理单元,连接四个方盒子,作为与核心区连接的第一个舱段,它们将被改造为具备基本居住、锻炼、个人卫生空间,预计改造完成时,能容纳十人使用。
意思是仅仅居住、卫生、锻炼空间,人均就能达到二十立方。
虽然比不了地面,但也绝对比以往的空间站,可用空间更大些,再说了,觉得空间小,就去核心区主空间歇着啊。
本项建设计划,在宇航员人数达到一百人左右时,才会考虑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后续的太空工厂服务,不能为了生活条件,拖慢了那边的进度。
核心舱的建设,把十个宇航员忙到不行。
虽然大部分功能,都是模块化的,比如马桶部件,就包含了部分缓冲墙饰面、管道接口,而且安装中不需要额外上螺丝的。但即使这样,连R国和F国的两位宇航员,都得出舱帮忙运输建材,其他几个军人出身的根本就变成了苦工。
不过看着新型空间站功能一天天健全起来,宇航员们内心的喜悦,暂时还能让他们撑下去。
地面上,火箭、货物、材料生产各方面安排好,就开始考虑另一个部分了。
突破大气层始终还是代价太高。
一部分资源,有没有可能从月球采集呢?
按理说,有现有的材料,到月球开个站点已经不是个事了,可问题也不少。
从月球送货到轨道,虽然需要的燃料不算多,也需要十倍于货物重量的燃料,如果从月球地表算起,耗费还要再多些
需要多大的运力,才能让月球具备基本的资源开采和加工能力,水电解燃料的能量消耗又要如何解决,等等等等。
要不,再问问外星人?
科学院还是有自尊的,相比于已经获得的资料,这种事都不能算问题了。
经过几轮争论,科学院决定,牵引小行星作为新型空间站储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