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唱对台

  三天之后,修路队就正式开工,夹皮沟也派出去二十名壮劳力,跟着一起干活。
  修路是全村的大事,别说壮劳力,老少爷们齐上阵都没问题。
  关键问题是:夹皮沟一方承诺的资金还没到位呢。
  为此,公社孙书记又把老支书等人给叫了去,一见面,劈头盖脸地问道:“老张,你这个大忽悠,不掏钱,油拉鹳子卡前,你全靠嘴儿支着是吧?”
  这句歇后语,不是当地人,还真搞不懂。
  油拉鹳子是一种候鸟,学名小杓鹬,这种鸟的特点是长着一只又尖又细的大长嘴。
  想象一下,这种鸟要是站不稳,往前一倒,然后大长嘴就先支在地上,那场面还挺搞笑的。
  于是就用这句歇后语,来形容那些只会耍嘴而不办实事的。
  老支书也没词了,只能用眼睛望着刘青山。
  刘青山也眨巴两下眼睛:“按理说,这都三天头儿,也应该把钱送来了?”
  正念叨着呢,就听到外面传来滴滴的喇叭声,刘青山探头往窗外一瞧,只见藤田正一正从一辆小轿车里钻出来。
  刘青山的嘴角不由得浮起一丝微笑:“送钱的来了,正好赶趟!”
  ……
  青山公社,孙书记的办公室内。
  在查验了玉石之后,藤田正一黑着脸,将十一沓美金,推到刘青山面前。
  刘青山拿起一沓钞票,用手指沿着边缘一扫,发出哗哗的脆响。
  嗯,很好听。
  他满意地点点头:“藤田先生,合作愉快,我很期待下次的相见。”
  “钱货两清,再见!”
  藤田看到刘青山笑眯眯的欠揍模样,就感觉心烦,扔下一句再见,就转身走人。
  再见的意思,有时候是再也不见。
  刘青山却笑着摇摇头,嘴里嘟囔一声:“我们很快还会再见的。”
  藤田正一这一行人走了,只剩下石化的孙书记和老支书。
  这两位也亲眼目睹了刚才的交易,被那一沓沓美金给彻底砸晕了。
  好半天,孙书记这才回过神:“青,青山,你这是……”
  “一点小生意,这下不仅修路的钱到账,连建野菜厂的钱也有了,孙书记,还得麻烦你给批一块地,俺们合作社的野菜厂,就准备建在咱们公社。”
  好好好,孙书记的脑子依旧是懵的:你这也算是小生意,吓死个人咧!
  老支书也哆哆嗦嗦地点上小烟袋,吧嗒两口,发现没点着,索性也不抽了:
  “青山啊,这钱的来路没问题吧?”
  老人家就是想的多,刘青山朝他点点头:“支书爷爷,放心吧,正常生意,你情我愿。”
  “那就好,那就好,俺帮你数数,当面钱对面人,青山你应该数完钱,再放人走的。”
  老支书嘴里唠叨着,拿起一沓票子,一张一张数起来。
  真的是一张一张数,从一沓钞票里抽出一张,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抽一张,嘴里还喜滋滋地念叨着。
  “一二三……”
  瞧着这架势,非得数到天黑不可。
  不过刘青山也没拦着:您老人家高兴就好。
  这时候,孙书记也渐渐回过神,朝刘青山竖竖大拇指:
  “你这钱赚的,有点太吓人,说说,相中哪块地皮了,我叫土地所的人去给你办。”
  这是真话,孙书记确实被吓到了,去年冬天,公社想凑几个万元户都困难。
  结果呢,眼前就出现一名十万元户,还是美金,你说吓人不吓人?
  野菜厂的厂址,刘青山心里也多少有点谱儿,公社这边,空地不要太多,东西两头,全是闲置的空场,别说一个野菜厂,十个都没问题。
  不仅仅如此,等到再过几年,公有制单位全都黄摊子之后,那空闲下来的地方就更多了。
  正琢磨着呢,就听到有人敲门,把正在数钱的老支书惊得一哆嗦,连忙张开双臂,将桌子上的钞票护住,还回头警惕地盯着屋门。
  孙书记望望刘青山,见他也没有背人的意思,就喊了一声请进。
  进来的是一男一女,刘青山瞧见他们,忍不住皱皱眉。
  那两个人,尤其是那名男子,看到刘青山,也立刻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变得一脸厌恶。
  相看两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刘青山忍不住摸摸鼻子:不是冤家不聚头啊,何家康这家伙怎么来了?
  而何家康身后的女人,当然就是楚云玲,她的衣着很是得体,虽然不那么时髦和洋气,实际上却都是高级面料,手工缝制,有点低调奢华的意思。
  出于礼貌,刘青山也朝她点点头,毕竟也算是老姐的朋友。
  楚云玲同样点头示意,却并没有出声,那次在夹皮沟的经历,令她对眼前这个青年的印象有点差。
  “嘿嘿,小刘同志也在啊。”
  何家康皮笑肉不笑地打了个招呼,然后立即换上一副笑脸,快步走到孙书记面前:“孙书记您好,打扰了。”
  “何老板,好巧啊,这是准备回夹皮沟,看看父老乡亲?”
  刘青山也乐呵呵地回了一句,他好像猜到何家康的来意。
  夹皮沟,就好像是扎进何家康肉里的一根刺儿,他索性也不搭理这个惹人生厌的小子,而是从皮包里掏出一封介绍信,递给孙书记:
  “孙书记,您也知道,我们公司准备建野菜厂的事情,经过考察,我们准备将厂子建在青山公社,还望孙书记多多支持。”
  这些日子,何家康也没闲着,在县里和北面靠山的几个公社都转了转。
  最开始他打算将野菜厂建在县里,可是考察一圈之后才发现,在县城建厂,野菜出山之后,还要运送几十里到上百里不等的距离。
  在当今运输条件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实在不够方便。
  就像那些采山的农民,一般采完山货,到家都快傍晚了,难道还能贪黑赶着马车,去县里送菜不成?
  要是山野菜在家里放置一个晚上,那肯定打蔫,影响品质。
  多方走访之后,发现青山公社,正处于周围几个能供应山货的公社的中间位置,而且都有道路相通,野菜厂选在这里,才是最相当的位置。
  在得知对方的来意之后,孙书记也挺高兴,跟何家康握握手:
  “欢迎欢迎,我们一定按照县里的指示,协助何经理,把山野菜加工厂办起来!”
  野菜厂落户到青山公社,既能增加税收,又能给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当然是好事情,没有把人家往外赶的道理。
  何家康也连忙热络地跟孙书记交流起来,这家伙的口才确实不错,说得头头是道,
  正在口若悬河之际,就听到老支书在那嘟囔:“吵死啦,青山,咱们赶紧换个屋子,俺数钱都数乱了。”
  刚才,老支书一直背对着屋门的方向,何家康只顾着和孙书记寒暄,没注意到这人是谁。
  看到老支书,不由得一愣,等再看到桌上那一摞摞的绿票子,就更是愣住了,说话都有点不利索:
  “老,老支书,您也在这,这,这些钱是……”
  刘青山乐呵呵地接过话茬:“这钱当然是俺们的,就是俺们用来建野菜厂的,考虑到有可能要从国外进口设备或者生产线,所以是美金。”
  何家康下意识地吞咽了几口吐沫,这才把贪婪的目光从钞票上挪了出来,恼怒地瞪过去:
  “刘青山,你们真的也要办野菜厂?”
  “钱都预备好了,难道还有假啊?怎么,许你建厂,就不许俺们建厂吗?”
  刘青山也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对这种人渣,需要客气吗?
  老支书也气呼呼地在旁边帮腔:“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那一套现在可行不通。”
  “唱对台戏是吧,好,那咱们就各凭本事。”
  何家康也彻底撕破脸,他背后有大家族的支持,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要设备有设备,难道还斗不过一群土包子?
  而且他也不介意,在背后悄悄给对方使点绊子。
  刘青山却一点不气,依旧乐呵呵地说着:“有竞争才能有发展嘛。”
  相比之下,何家康就有点像一条疯狗,而刘青山则显得十分淡定,这境界上的差距,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旁观者清,孙书记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心里便有了计较。
  同样作为旁观者,楚云玲却一直“只缘身在此山中”,看到何家康有些吃瘪,就立刻站了出来:
  “孙书记您好,我是家康的合作伙伴,我叫楚云玲。”
  对何家康的事情,孙书记也有所耳闻,当下不敢怠慢,寒暄几句,就主动说道:
  “既然要建厂,那我就把公社土地所的同志叫来,领着你们去选一下厂址。”
  “那就麻烦孙书记了。”楚云玲微笑点头,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刘青山也适时地插话进来:“孙书记,那也算俺们夹皮沟一个,正好一起看看,省得总麻烦土地所的同志。”
  这小子简直比苍蝇还惹人厌!
  虽然何家康满心不乐意,却也无法主导此事,只能在心里咒骂不已。
  很快就叫来土地所的管所长,是个矮个子的小老头,戴着老花镜,头上还戴着一顶老旧的蓝帽子,领着一伙人出了公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