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协和的介入患者

  “有些时候,有些病人的命就是好,遇到了这么好的机会。”
  值班医生感叹道。
  谢涛明白值班医生的意思,笑了笑没有说话,他的目标是这次拔得头筹,至于是不是免费劳力无所谓。
  值班医生将所有病人的病历全部递给谢涛,谢涛是第一个过来的医生,所以有先挑选的权利。
  谢涛翻看着病人的病历,总共有二十五个病人,但是参加比试的却没有那么多医生,顶多十个人。
  这些做不完的病人,最后会交给带组教授级别的医生去收尾。
  经过几番考虑,谢涛选择了三个病情居中的患者,因为要做示范手术,患者病情太轻了看不出水平,太重了,谢涛不一定能做好。
  “您要做三个?”
  值班医生有些诧异的看着谢涛。
  谢涛点了点头道:“嗯,就三个。”
  值班医生把病历交给谢涛签字,谢涛签完字便去看了看三个病人,仔细询问病人的情况,然后赶到CT室。
  由于谢涛提前跟李墨说过要做CT三维重建,李墨就帮他跟CT室的人打了招呼,谢涛过去的时候正好是一名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接待。
  当谢涛说明了来意的时候,这名CT室副主任苦笑着摇头,谢涛三十八岁,自己都快四十五岁了,别人又是介入手术专家又会做三维重建,而自己只会做三维重建,差别太大了。
  “唉,再过几年说不定我们CT室的医生都没饭吃了,你们外科手术医生都开始学习三维重建了,而我们还没开始学外科手术。”
  副主任感叹道。
  “说笑了,CT室重要性摆在那里,谁也替代不了。”
  谢涛道。
  谢涛虽然一直在江城跟着李墨教授学习,但是京都这边的机器和江城的一样,谢涛操作起来并没有生疏感。
  熟练的操作着,一旁的副主任从震惊渐渐变得平静,开始仔细思考,自己这个年龄去学外科手术还来得及不。
  一想到如果所有外科手术医生都会了CT三维重建,CT室这个科室真的就可以解散了。
  不过好在大部分医生都是普通人,只有少数的那种天才才能辅修多项技术,副主任想到这里又放下心来。
  反正未来就是年轻人的时代,自己想太多也没用。
  就在副主任准备出门点根烟的时候,发现另一位副主任带的一名博士生正带着一个年轻人走进来。
  “不是下班了吗?
  怎么又过来了?”
  副主任质问道。
  “主任,我有个朋友想要参观一下我们科室的机器,我带他过来学习一下。”
  博士生有些小心翼翼道。
  副主任觉得博士生的朋友应该是某个小城市或者兄弟医院过来的,也就没在意,点了点头直接离开。
  博士生见副主任离开,全身一松,连忙带着王阳到了另一个操作间。
  “王医生,李想跟我已经打过招呼了,这就是我们的机器,西门子出品,可以做到640排。”
  博士生似炫耀一般。
  王阳点了点头,京都协和的机器确实比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机器要先进很多。
  因为能做640排的西门子机器都是昂贵无比,除了大型的三甲医院,王阳觉得没几家医院买的起。
  西门子640排可以说是世界顶尖水平的CT机器了。
  医生常说的64排,是因为CT初期的时候,最牛皮的机器只能扫到64排,所以很多领导为了彰显医院的机器牛皮,就对外宣称自己能做64排三维重建,要知道大部分医院都是32排三维重建,一下子就把档次拉开了。
  随后64排三维重建就成为了医生的口头禅,其实随着时代的进步,640排和320排也早就出来了,笼统的称呼还是64排三维重建。
  “可是开机吗?”
  王阳询问道。
  “可以的!”
  博士生连忙上前开机,机器发出轰鸣声,博士生开始操作,不敢随意让王阳去碰,因为博士生怕王阳不懂将机器弄坏。
  王阳在一旁默默等着博士生将格式弄好,然后问道:“我可以操作一下不?”
  “当然可以,首先……。”
  博士生让出位置,正要告诉王阳操作步骤,就看到王阳坐在位置上后,手速如飞。
  输入患者的病历号后,就直接开始做64排三维重建,最重要的王阳还是纯手动,现在之所以大医院选择花昂贵价钱买先进机器,就是为了方便半自动。
  一般只有那些老教授才会选择手动,手动的三维重建除非技术精湛,不然根本比不上半自动,系统会通过病例分析,给一个框架,医生只用往里面输入数据就行了。
  纯手动可是还需要自己去做框架,能做纯手动的不是大佬,就是萌新。
  博士生在身后小心翼翼看着,要是发现王阳有任何问题,博士生都会一时间劝阻王阳。
  可是随着王阳的速度越来越快,博士生发现王阳居然选择的还不是常规三维重建,而是逆行三维重建。
  博士生都傻眼了,李想不是说他的朋友是过来参观的嘛,确定不是过来打脸了?
  想起自己刚才还这不让别人碰,那不让别人碰,博士生突然心生歉意,对大佬的歉意。
  “这是在通过肿瘤的64排三维图形逆行寻找供养动脉?”
  博士生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可是代表着CT的顶级操作啊,就连协和都没有这种厉害的医生,因为能做这种顶级操作的医生,全国都没有多少个,每一个都是医学院教授级别。
  博士生想起自己导师在自己学习CT时,跟自己说的一句话。
  “CT的极限其实就是逆行三维重建,机器再先进,终究是比不上手动操作的。”
  以前博士生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毕竟机器都是自带软件,他们只用分析出病人的病情就行了,剩下临床医生需要的,他们交给软件自动寻找就好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误诊的情况,毕竟系统软件是通过数据库里面类似的数据分析给出的判断,出错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左右。
  这个概率对于医院来说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毕竟CT室每天要做的CT没有上千也有几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