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威德明王(32/33)
【狂风绝息斩】
下一刻,上川悠仁的身影仿佛化身数十,凌厉的刀光斩向了五位阴阳权博士,虽然一对一的情况下,这些青铜二星的阴阳权博士不会给他带来多少困扰,但是眼前这种情况,刚刚那位修行孔雀大明王报身的家伙,现在虽然处在眩晕之中,但估计也不是自己能够轻易解决的,这个时候,自然不会想要留下五只讨厌的苍蝇碍手碍脚。
面对斩来的恐怖刀光,五个阴阳权博士脸色巨变,虽然在行动之前,他们就已经有了发生意外的准备,不然本家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将他们从全国各地召集起来。
但当【狱门五封】落下之后,花开院的骄傲仍然让他们带着略微轻松的心情动手,毕竟这个国度能够抵挡住【狱门五封】的人是存在,但无一不是那些和花开院家平起平坐的名门望族,虽然神意天风流在霓虹剑道界留下了不少名号,但至少没出现过真正的剑圣,就不足以让花开院家真正重视。
只不过他们出手还没有半分钟,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的猎物不仅仅在瞬间就挣脱了套向他的绳索,而且凶猛的獠牙和利齿已经逼近自己等人面前,甚至在刀光之下,每个人的汗毛都炸起,一道道无形的刀痕仿佛已经锁定住了身体,皮肤之上出现一缕缕冰凉的划痕,随时可以将身体斩裂。
上川悠仁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开启了【无双觉醒】和【洞悉弱点】,这些被【狂风绝息斩】笼罩的阴阳权博士,每一人身上都显露出数十道破绽。
但上川悠仁还是必须要做出抉择,这些阴阳权博士都是有备而来,所以不会像十三课那个蠢货一样,直接在自己面前暴露本体,也就是意味着他们每一人都应该有着替死类型的法术。
仅仅只是自己现在水平的【狂风绝息斩】,撕裂对方未能完全张开的领域已经消耗了大半的力量,有很大可能性无法完全斩杀对方,特别是那位暂时处在眩晕过程中的孔雀明王报身修行者,对方从眩晕中清醒过来之后,自己想要斩杀五位阴阳权博士,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所以必须要使用因果之刀,保证自己能够完全杀死对方的有生力量,不给对方回旋的余地,即使连续使用因果之刃对自己的负担极大,但这是最好的选择。
面对上川悠仁斩来的刀光,其实五位阴阳权博士更加慌乱,因为在资料中显示,对方的刀光似乎蕴含着奇特的力量,一般的替身术是无法躲避的,而替死型法术在原理上就是高级的替身术,他们同样无法肯定自己能不能够躲避上川悠仁的刀刃,而这次一旦赌输了,对方恐怕不会给任何机会。
瞬间,他们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看向斩过来的刀光充满了怜悯,虽然你的实力强大,但没有家族的支撑,是绝对无法理解家族赐予的力量。
他们浑身燃烧起恐怖的佛炎,即使风雷之力在佛炎之中都退避。
本来想要用因果之刀动手的上川悠仁飞速后退,因为他目光之中对方的破绽和因果都瞬间消失了,随后他就明白了对方在干什么。
自己还没有动手,他们就自爆。
人死了,因果和破绽自然也就消失了。
不过准确的说,也不能算是完全自爆。
宏大的佛号声响起,漂浮在半空中的尘埃,钢筋,混凝土在金色的佛光中有一种迟缓感,天空之中,大威德明王的化身落下,在佛炎之中凝实,皮肤呈现青黑色,有六首,中间的佛首面目模糊,但其余五首都显露出五位阴阳权博士的形象。
每多降下一位明王化身,难度都会呈现几何倍数递增,本来他们前来,就是作为预备的祭品,一旦事情出现了转变,那么就可以召唤出第二尊明王化身。
既然刚刚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在上川悠仁的刀光之下活下来,那么他们自然没有犹豫,召唤大威德明王的化身,而且死亡对于他们也不是终点,如果能够帮助家族剿灭这样强大的敌人,那么根据家族之前的许诺,他们可以接受家族的供奉,转修更加强大的神道。
佛号声再次响起,时空上的迟缓感更加恐怖,上川悠仁甚至有种如同被凝固在琥珀之中的小虫一样的感受。
不过他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时空凝滞感,不然以自己【时空行者】的天赋,可以摆脱黄金阶的时空琥珀,没道理会在一群青铜手里翻车,这是另外的力量。
六识的力量,上川悠仁的思维快速的运转起来。
每一尊明王都有独特的力量,刚刚的金刚夜叉明王可以将式神转化成为金刚护法,而眼前的这位大威德明王在佛教之中代表着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对方肯定无法发挥出明王完整的力量。
所以着重在影响着自己的六识,眼,耳,口,鼻,身,意,这是普通人对于外界的一切感官,只有超脱其上的,金刚,菩萨,甚至佛陀拥有的第七识,第八识,和第九识才能够不受眼前力量的影响。
不过自己虽然没有修成第七识,第八识,第九识,但是拥有着金身雏形,也让自己拥有了某些特性,因此六识对自己封禁并不完全,所以自己还没有彻底沦为鱼肉,甚至在眼,耳,口,鼻,身五识衰弱的情况下,意识前所未有的灵动起来,所以才会产生周围的时空都出现了凝滞的感觉。
实际上是自己无法灵活指挥身体,但意识却出奇地清醒。
就在上川悠仁犹豫要不要动用【破蛹蝶舞】的时候,北月的声音传来,“明月止水之法。”
一汪月光如同清泉一样,即使在熊熊佛炎形成的佛光之中,都遗世独立,显得异常的静谧安详,大威德明王金色的化身在如水般的月光之中凝固,同时也解放了上川悠仁的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