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局初定(第四更,求订阅)
当身处辽东的那些商人,知道陆煊做了皇帝之后。一群人都傻了。那位奇特的总督,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这个国家的皇帝?
其实最蛋疼的是李如柏这些边军的总兵。陆煊出兵的时候,他不敢拦。但是也没有表示效忠什么的。现在陆煊真的登基了,他们这些人的身份顿时变得极为尴尬。
有些脸皮厚的,已经上书表示臣服。还有一些还在犹豫。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那位新皇似乎并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只是发来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坚守原地,抵御外敌。其余的什么话都没说。
实际上,主要是因为陆煊没时间理会这些人。全国性的军政改革计划,早就有了。但是想要正式施行,还需要一段时间。至少要让全国百姓,都能够吃饱饭之后。在开始推行军政改革。在这之前,让这些人保持原样,别出乱子就可以了。
而那些欧洲的商人知道陆煊做了皇帝。感觉需要表示一下。毕竟他们长期以来都是跟总督做生意的。现在变成国王了,他们这边也得有所表示。否则这条摇钱树没有了,他们不是得哭死。
那么多年来,他们都很熟悉陆煊的爱好。这位曾经的总督,现在的大人,不喜欢传统意义上的钱财。他喜欢各种新兴的玩意。
这群人一合计。给陆煊弄了一艘欧洲的新型战舰,当做登基的礼物。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商业份额。
而在辽东,除了那些总兵,跟欧洲商人之外,目前最蛋疼的势力,就是大清了。
原本那厮只是个总兵,就打的他们毫无还手之力。现在对方变成了皇帝。这尼玛还怎么玩?思来想去,大清的当代皇帝皇太极,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决定上书称臣。
实在是没办法了。因为他们快饿死了。陆煊特意留了一只军队,全面封锁了大清跟华夏之间的贸易。不善耕种的大清人,连饭都吃不上。国内已经开始怨声载道。皇太极尝试发动过几次进攻,试图打出一点优势。但是被毫无疑问的镇压了。从那之后,他就熄了动用武力的心思。
他心中已经很无奈的承认了一点。在那位华夏新皇的影响之下。辽东这边的明军,早就不是他大清勇士能够抗衡的了。现在局势就很尴尬。当初可汗自立,发布七大恨。跟明朝公然决裂,自立为王,想的是入主中原。
结果没几年,自己这个后背就要舔着脸上去称臣了。他自己都感觉,怕是没脸进祖坟了。不过没办法。总得先活下来,再说其他的。称臣,就称臣吧。
于是上书称臣,准备讨个封赏。这是中原边疆的少数族群长干的事情。什么时候没饭吃了,就去中原抢劫。如果不想抢劫,就上书称臣。中原的皇帝一高兴,就会赏赐大量的财物,一个冬天就过去了。
皇太极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但是这次,他却失算了。
“什么意思,他们向我称臣,还要我的东西?”陆煊一脸不善的看着新任的礼部尚书。这厮也是前朝的预备役官员。因为各种改革尚未开始,各种外事制度,还是基本沿用大明的规矩。所以,选了一个前朝的读书人,做礼部尚书。
现在这个刚刚上任的礼部尚书,正一脸惶恐的跪在陆煊面前。他是个聪明人,看的出陆煊是真的生气了。
“回陛下,这是前朝一直”
“前朝?”
“臣,万死”
“朕不用你万死。你给我听好了。向我华夏称臣可以。但是得拿出一点诚意来?我泱泱华夏,缺它一个山野族群?不给我华夏做出足够的贡献,一群野猪皮,也配入我华夏正统?”
礼部尚书瞬间明白了陆煊的意思。这位新皇不是前朝的那些皇帝。这是个只看好处,不讲规矩的皇帝。意思就是,大清想要称臣,都不够资格啊。
想明白这一点,他顿时知道了该如何应付大清的使节。很简单,刁难一下就好了。外交吗!国力不够,上台就是给人刁难的。这位仁兄既然能够被选中做礼部尚书,自然是精通此道。
实际上,如果有可能。陆煊当然希望把自己培养的那些精英,送到这些核心岗位上。只不过现在那些人实在是太少了。少到完全不够用。
陆煊只能分个轻急舒缓。把那些精心调教的年轻人,分到了各个叛乱的地区。先让他们去处理那些难题。累积各种从政的经验。他从来都不相信,一个没有经过基层历练的人,能够坐稳高层的位子。
纵然是他花费了十多年,亲自交出来的。也必须要经历各种实际的政务操作,累积足够的经验。然后才能进入中央的决策层。而到了那时候,就是他全面开始实施政务军事改革的时候。
不过现在虽然还不能直接进行改革。但是一些前置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比如说,他已经开始建造全新的学院。由当初那些孩子中,一些不愿从政,一心钻研各种学问的年轻人,作为第一代的导师。
想要推行自己的各项改革,必须要从孩子开始。而如何开始,那就是从小让他们接受陆煊给出的思想教育。科举制度,暂时不会废弃。但是也会逐渐的进行改革。最终两种教育融为一体,成为陆煊需要的全新的教育体系。
陆煊并不完全排除古典教育。实际上,任何教育政策,能够延续千年,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如果一刀切的话,阵痛过于剧烈,可能会引起反弹。所以,从下一代开始改造教育。两种教育逐渐靠拢,预计大约花费三代人的时间,将完成彻底的融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配合政治体制,军事体制,经济体制,以及外交体制的全面改革。最终,大约在五十年之后,陆煊差不多就能够看到自己想要的华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