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钱财和人才
毕岚这个人其实还是有些能力的,他在奇技淫巧方面可以说相当厉害,和三国时代著名的工匠马钧、郑浑比,都不差什么。
只是毕岚此人的心术不正,发明制造的东西以玩乐为主,对民生、军事都用处不大。
而且他在拍马屁一道上造诣很高,再加上非常贪婪,理所当然的被视为奸诈小人。
在骆天明来之前,毕岚掌管的商号确实赚了不少钱,可他贪污的更多,大头被他昧下了,小部分送给皇帝,也让皇帝很满意了。
骆天明接手了商号之后,立即将毕岚拿下了,将他以前贪污的财物都榨了出来,已经被挥霍的部分,则让他打工还债。
这家伙能发明那么多玩乐的东西,发明别的也没问题,骆天明只需给他命题作文即可。
骆天明掌管了商号后,赚到的钱财比以前多了百倍不止,把皇帝的内裤都塞满了,扩建了好几次都装不下。
这让皇帝很发愁,这么多钱往哪放啊?要是让人盯上,偷走了怎么办?
有问题找江先生,已经是皇帝的座右铭了,他立即把这个问题交给了骆天明。
骆天明看了门都关不上的钱库,不但没觉得麻烦,反而很高兴。
钱多了好啊,没地方放就多建仓库,怎么可能装不下?
皇帝怕别人惦记他的钱,骆天明可不怕,反而要大肆张扬。
于是,洛阳城中最繁华的街道,很快就耸立起一座奇特的建筑,门楣上的牌匾写着四个大字“洛阳钱庄”!
骆天明虽然开的是钱庄,但却暂时不开放贷款业务,而是主要经营异地存取。
此时虽然已经将黄巾军起义平息了,可各地的黄巾军余孽依然死而不僵,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强盗土匪,让长途旅行是个非常冒险的事情。
路途险阻,让商业活动开展的非常困难,小商人甚至根本不敢跑长途,只有那些大家族、大商人,有足够的财力豢养私兵,才敢长途运输。
而在长途运输中,货物其实还好办,最难办的是钱币。
此时只有铜钱这一种钱币,最好的是五铢钱,一枚铜币的重量是五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一贯就是一千个铜钱,一百贯就是十万个,重达一千三百斤,得用两辆牛车运送。
可是在大宗交易当中,一百贯真不算大钱,一万贯、十万贯也是常见。
要是运送十万贯铜钱,就要二百辆牛车运送,光运费就是天价。
因此,异地存取绝对是一本万利,根本不愁没有业务。
不仅如此,骆天明还趁机推出了以存取票据发展而来的钱票,薄薄的一张纸,就能代替几千贯、几万贯的铜钱。
钱票最难搞的地方,就在于防伪。但对骆天明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
这个时代的技术差的太远了,随随便便就能搞出让人无法模仿的防伪技术。
有洛阳钱庄雄厚的财力支撑,有骆天明制定的严格财经制度,钱票迅速风靡整个大汉。
钱庄的信誉建立起来了之后,骆天明又从皇帝那里要来了铸币权,开始改革钱币。
此时的铸币权虽然是朝廷的,可是私自铸币的人非常多,尤其是距离洛阳比较远的地方,更是私钱泛滥,根本无法禁止。
而朝廷铸的钱币也质量不一,尤其是皇帝之前也铸过小钱,敛财的手段颇为难看。
骆天明拿到铸币权之后,没有铸质量非常好的五铢钱,而是延续了皇帝铸的小钱样式。
只是他铸的铜钱使用了冲压工艺,让铜钱看起来非常精美,远非以前的铜钱可比。
皇帝铸的小钱不被百姓认可,是因为小钱的含铜量比较少,体积也小,看起来就不像值钱的样子。
可是骆天明把小钱铸的非常精美,一下子就改变了百姓的看法,觉得如此精美的铜钱,肯定值钱,接受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百姓接受新钱币,而钱币的实际含铜量比以前更少,也就是说,同样的一斤铜,比以前更值钱了!偏偏别人还没法模仿,因为他们没有冲压工艺。
就这么一招,就让皇帝的小金库又翻了一番,而且还杜绝了其他人私铸的烦恼,再次让皇帝乐开了花。
骆天明先后给皇帝赚了十几亿钱,接下来就该花钱了。
首先是教育,在天下的十三州,每个州都建立了三所学校,人口稠密的州甚至建立更多。
这些学校的费用全部由皇室承担,所以被统称为“大汉皇家×州第×学院”。
有“皇家”二字,以后从学校毕业的学生,自然会对皇家感恩戴德。
这些学校和那些世家办的书院不同,不但不收学费,反而还管吃管住管穿。
当然,吃穿住都不算好,只是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而已,有钱人是吃不了这个苦的。
入学条件也很简单,凡是大汉子民都可以入学,不管有没有基础都可以。学院从初级的识字教育,到高级的四书五经,全都包含在内。
当然,入学后每月都有考核,考核不过关的就会被开除,避免有人骗吃骗喝。
教师则是由落魄文人担任,月俸只有很少的一点,勉强能养活一家五口而已。
不过教师有一个福利,就是能随时进入学院附属的图书馆看书。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早就被骆天明发明出来了,而是朝廷的藏书非常丰富,还有个专门的东观书院,著名的大学者马融、蔡邕,都是为了看书才在这里当官。
这些书只是藏着意义不大,骆天明就将这些书都刊印出来,还专门开了个书局进行售卖。
但东观的藏书太多了,即使书籍的价格大跌,也很少有人能将东观藏书都置办齐全。
所以,拥有大部分东观藏书的图书馆,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很多不缺钱的世家子弟,也因为想要看书,而主动来学院当老师。
世家也不是傻子,很快就看穿了骆天明的意图,这让他们又惊又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