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活人入棺
贾老二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人平生最烦两种人,一种是口是心非小肚鸡肠的人,另外一种人就是不孝之人,这两种人我绝对不和他们交朋友,我这个人没啥大的优点,但绝对孝敬和仗义……”
……
贾老二又讲了一会儿,然后用探寻的眼神看向何先生,何先生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四平八稳地走上了戏台,坐在凳子上,闭着眼睛煞有介事地掐算起来。
“吉时已到!”过了一会儿。何先生忽然睁开眼睛说道。
主持人抖擞精神,大声喊道:“吉时已到,婚礼正式开始,请新郎新娘上台!”
主持人话音刚落,两个年轻人各自背着新郎新娘登上了戏台。
虎老七偷眼观瞧:只见新郎一身新衣极为喜庆,红绸衣帽艳丽光鲜,但面容枯槁,两腮深陷,双眼紧闭,脑袋耷拉着,看来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而新娘一身红妆,头上披着盖头,根本看不清模样。
“真他们的不是人,老头都要死了还给他娶媳妇儿,这不是造孽吗?”虎老七暗自腹诽。
虎老七再往后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他看见有几个人抬着一副大红棺材居然也随后登上了戏台。。
不仅虎老七吃了一惊,就连戏台下坐着的很多本地人也都露出吃惊的神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马叔,办婚礼怎么把棺材抬上去了?这不是最忌讳的事情吗?老贾家这是弄得哪一出啊?”一个中年人小声问邻座的人。
马叔回头回脑看了看,小声说道:“我听说这是台上那位先生给掐算的,听说婚礼的时辰还有死的时辰都有说法,这样能保佑老贾贾大富大贵,升官发财,而且还能福荫子孙后代!”
“老贾家已经是土皇帝了,还想怎么样?”中年人带着怨气说道。
“快别说了,要是让人听见告了密还不割了你的舌头?”马叔提醒中年人。
“割就割了吧,反正留着也没啥用!”
“祸从口出,快闭嘴吧!你骨头硬,我身子骨可差,我还想再活几年呢,你可别连累我!”马叔吓得脸都变了颜色。
“新郎贾云虎是五月二十八的生日,这是至阳之身,而新娘贾何氏生辰占全三、六、九,至柔至水,二人结合可谓阴阳相汇,乃是天作之合!”主持人大声说道。
……
在主持人的张罗下,新郎和新娘在年轻人的背上完成了婚礼仪式,虎老七看着看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看新娘的体态觉得似乎有些眼熟,可想来想去却又想不出是究竟谁。
事情也凑巧,正当虎老七思索的时候,一股风吹来,直接吹掉了新娘子头上的盖头,新娘子露出真容!
当看到新娘子的面容后,虎老七震惊得无以复加,心脏砰砰乱跳,差点叫出声来。
虎老七之所以如此震惊是因为新娘子竟然是柳阳的母亲——何玉!
“她怎么会在这里?新娘子怎么会是她?”虎老七脑袋嗡嗡直响,拉乐器的动作也慢了起来。
何玉面色苍白,眼神黯淡,似乎已经屈服了命运,谁知不经意间她忽然发现了虎老七,她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稍加思索后眼睛骤然一亮,下意思地想要呼叫虎老七,谁知她嘴巴张合,却根本发不出声音来。
事发突然,虎老七心神慌乱,拉弦的手慢了下来,节奏和别人的节奏顿时不协调起来,而何玉心中把虎老七当成了救命稻草,拼劲全力开始挣扎起来,喉咙中发出“啊啊”的喑哑之声。
贾老二眉头一皱,瞪了背何玉的青年一眼,然后低声对主持人说道:“还不赶紧让新郎新娘入洞房!”
台上和台下的变化让贾老八和何先生起了疑心,两人的目光齐刷刷汇聚到虎老七的身上。
虎老七也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赶紧努力稳住心神,跟上鼓乐的节奏,低下头来,再也不敢看向戏台。
何先生看了一眼就转回头去,而贾老八眼神凶狠地看了虎老七好一会儿,虽然没有动作,但明显起了疑心。
“新郎新娘入洞房!”主持人大声喊道。
何玉听见叫声,挣扎得更加厉害,这时候贾老二走到她身边,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何玉竟然渐渐平静下来,眼神中充满绝望,最后闭上了眼睛,被人直接放进了大红棺材内,新郎也被放了进去,随之棺材盖子被人盖上了。
虎老七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再次偷偷看向戏台,当他看见何玉竟然被活着放进了棺材内,拉弦的手都轻微颤抖起来。
虎老七不是没有见识的人,几次经历生死的考验,一般的事情很难让他惊慌失措,可贾家人竟然把活人放进了棺材里,还美其名曰是入洞房,这让虎老七感到诡异和恐惧,内心除了担心何玉更多的是对自己安全的担忧。
虎老七和何玉尽管相识,但并无交往,更谈不上有感情,所以虎老七尽管担心何玉,但根本没有解救何玉的心思,他觉得自己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看见何玉被放入棺材内,为了自保,赶紧努力平复心情,低下头来卖力演奏。
在新娘和新郎被装入棺材的时候,台下的人也很吃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大家对贾家人的不合常理的行为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毕竟棺材里的两个人人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是死是活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贾家人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他们看热闹就行了。
贾家人对婚礼不重视,只是走了个简易过场,但当新郎和新娘被装入棺材后,画风一变,婚礼变成了葬礼,而贾家的重视程度和婚礼截然不同,礼节繁复琐碎,甚至透出一丝诡异。
贾家大院的布置很快就从红色变成了黑白色,鼓乐班也换成了哀乐,在场的所有人不管愿不愿意,全部换上了孝服,就连鼓乐班的人也未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