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谨慎出发

  一个带有疑虑的问题,却因为奥利的堂堂正正、理所当然而变得简单起来。
  克里夫的视线也缓缓地落在罗南身上。
  马克西姆迟疑挣扎了片刻,望向罗南的视线有些复杂,但最后还是展露一个笑容,内心深处也知道这就是最好的选择,“罗南,就由你来吧?”
  “……”罗南的第一反应依旧是谦虚地拒绝,但感受到队友的视线,尤其是奥利那双充满鼓励的温暖眼神,涌到嘴边的话语停顿了一下,在脑海里转了一圈,然后就点点头,干脆地说道,“好。”
  时间层面来说,他们现在也不应该继续拖沓下去,于是,罗南就这样接下了这份重任。
  “呼……”罗南重重地吐出一口气,他能够感受到肩膀之上沉甸甸的重量,更重要的是,还有涌动的期待,然后摩擦着双手,对着乐队成员说到,“让演出开始吧!”
  专业的乐队录音,必须歌手和乐队分开进行录制,甚至每个乐器的收音都必须分开进行,也就是说,演奏是整个乐队一起演奏,但每次收音都只收一个乐器的音,这样才能够保证没有杂音。
  当然,如此录音也太过精致,缺少乐队现场演奏的质感,所以也有很多乐队选择集体录制,也就是整个乐队一起演奏一起收音,真正寻找到乐器之间的共鸣,制造出现场演奏的共鸣效果。
  两种录音方法,各有优劣也各有千秋,却没有好坏之分,归根结底还是乐队根据自己的风格与处境进行选择,同样一支乐队,录制不同专辑、不同歌曲选择不同录音方法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哪种方法,专辑和现场所带来的感受依旧是截然不同的,整个空间的共鸣和现场的气氛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倾听体验也是不同的,如果喜欢音乐的话,不管是喜欢什么歌手或哪支乐队,在专辑之外,都一定要前往现场欣赏演出,那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罗南在录音间正前方的音控台旁落座,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按键,一时之间有些头晕眼花,根本就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但罗南并没有慌张,深呼吸一口气,冷静下来整理思绪慢慢观察。
  从上一世到这一世,重新回到录音室的这段旅程,历经了千辛万苦,他不应该被激动与狂喜而冲昏头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难得和艰辛,所以就需要更加珍惜更加投入。他需要自己专注在工作之上。
  粗粗一看,确实是太多按钮,根本就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比起电脑软件的直观来说要复杂许多,但是安静下来,保持耐心地进行摸索,很快就能够上手,反而比电脑软件更加容易。
  因为功能区块的划分非常专业也非常清晰,而且,具体功能的细分化更是完爆电脑软件,确保制作人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操控和制作。
  就在罗南摸索的期间,三名乐队成员已经进入了录音间,挑选乐器、调节乐器、适应场地,各自完成了准备工作。
  其实,“追逐光芒”这首歌的旋律和弦非常简单,没有太多花招,返璞归真地展现出内心最纯粹也最质朴的情绪,但罗南在编曲的时候却塞入了很多小心思。
  比如用大提琴、小提琴等等古典乐器来增加旋律的恢弘感,比如用架子鼓和键盘来担任主旋律乐器制造出磅礴感,但尽可能减少电子音所带来的嘈杂,保证旋律本身的干净和轻盈,然后通过层次来展现质感。
  从成品角度来说,这些小心思往往很难被听觉捕捉到——当然,使用高级音响就能够通过高频和低频的区分来捕捉到旋律的层次感,但大部分普通耳机是无法区分层次的,耳朵只能够感受到轻盈简单的旋律,甚至只能捕捉到键盘与架子鼓的交错。
  但是,编曲的复杂却是化繁为简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正是因为这些细腻而错杂的、看不见的层次,才能够展现出“建筑空间感”的立体听觉体验,却又不会喧宾夺主地制造嘈杂吵闹。
  在布鲁诺演唱会的暖场演出中,乐队并没有完成录音工作,仅仅只是用乐队的乐器演奏,某种程度来说,这让旋律显得更加简单也更加轻盈,但缺少足够的层次感,建筑的三维立体空间感并不充分,稍显单薄。
  用罗南的话语来形容就是,“粗糙的简单版本”。
  现在,进入录音室进行正式的录制工作,也就意味着罗南有机会制作完整版本,真正展现出立体空间感,他自然不会轻易错过,但这也意味着,乐队的旋律录制工作就非常繁琐复杂,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以一日国王的现有状态来说,时间有限,他们必须在短时间之内确保录制出最佳效果,所以罗南决定选择两种录音办法结合的方式,先由乐队成员一起演奏,完成主旋律的录制;而后再一一单独录制古典乐器的部分,细腻地勾勒出细节层次,期待着能够制造出罗南所期待的效果,最终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于是,罗南静下心来研究音控台,让自己重新找回录音室的工作状态;而乐队成员则集体进入了录音间。
  “准备好了吗?”
  罗南摁下音控台之上的红色按钮,对着话筒说到,和录音间里的队友进行沟通。
  进入录音间之后,就意味着进入真正的隔音空间,确保外界的杂音绝对不会影响到里面的任何音轨,所有沟通都必须通过话筒和耳机来完成。
  同理,站在录音间之中,整个空间都是安静的,话筒收音非常敏感,能够准确无误地收录所有声音。
  于是,在录音过程中,乐队成员必须佩戴耳机——
  可以这样理解,耳机相当于耳返的效果,直接将伴奏的效果音传递到耳朵里,同时隔绝周围的噪音,但录音室耳机的要求没有耳返那么严格,因为周围不存在干扰,耳机只需要将伴奏传递出来就可以了,所以隔音效果相对简单一些。
  有时候,歌手在录音过程中,只佩戴耳机的一侧,确保自己能够听到伴奏的同时,也能够听到自己的演唱歌声,这与演唱会、颁奖典礼表演舞台的耳返是不同的,也就是源自于上述的原因。160346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