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人山

  无商不富,无农不稳。
  对于眼下刚刚遭遇了袁·洪水·猛兽·蝗虫·地龙翻身·…术的淮南百姓而言,他们若是没有出路……。
  恐怕,到了三四月份,遍地都是流民。
  这在历史上面都是有记载的,甚至最终会出现历史书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词语。
  人相食。
  不要以为,这三个字就仅仅是三个字,里面代表着的意思,是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的。
  只要知道一点点的人,基本都不会愿意让自身遭遇到这个东西。
  易子而食,人相食……
  种种记载,在淮南都可能会上演。
  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那位刚被扔到北方,跟袁·小妾子·绍争权夺利的袁术。
  这位可不是一个人。
  说禽兽,都简直是在美化禽兽。
  在他来到淮南之前,当地百姓生活的还算非常不错,相比于其他各地而言,这里简直就是一处梦中之地。
  有一句话,可以形容当时的淮南。
  膏腴之地。
  但术爸来了之后不久,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土地兼并在加重,世家权重在增加,百姓失地严重,税收增加了五六成,劳役增加了八九成……
  四个字可以形容。
  民不聊生。
  眼下的袁术,确实被赶跑了,可是他留下来的大多问题,都还没有得到解决。
  所以,不论是谁都督淮南,都近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造反。
  若是让曹家的人来,几乎只有一条出路。
  杀!
  杀的累累白骨,杀的千里无鸡鸣,杀的四处荒芜,杀的人心麻木,杀的血流漂橹,杀的昏天黑地……
  实际上,曹安民就是过来杀人的。
  “不能这么做啊,这么多人口,这么多的资源,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起来,对于中原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曹晖忧愁不已。
  他很清楚,这里眼下是最适合出现货郎的时代,比任何时代都要更加的急切。
  只要给出一条路,百姓们就会跟着走。
  到时候,以淮南的资源供应,输送到兖州、豫州、半个青州、半个徐州。
  几乎可以想见,这里到时候会多么的繁华。
  当然了。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眼下孙策即将要在江东开杀戒,如果能够在他杀人的时候,把整个淮南变得不同。
  那么,当地的富户就会举家搬迁到这里。
  连通上下,接连四方,货通天下。
  “哎!”
  想着想着,曹晖便深深地叹了口气:“想做到那般模样,何其之难也?”
  “老人家,您这是……”正想着的时候,曹晖看到一个拖着席卷的老人,正步履蹒跚地往上爬,他连忙走了过去,按照汉代的律法尊老爱幼的搀扶着道:“家中亲人,为何不在身边?”
  “亲人?”
  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绝望,而后深深地叹息一声,指着涂山南面:“往那里看,你就明白了。”
  说完,他无力却坚决地推开了曹晖的手,拖着草席一步步朝着他所指着的南面走去。
  涂山南面,有一处初春碧绿之所,正迎风绽放着生机,景色极美。
  不过,在美妙的景色之下,却躺着一个又一个的人。
  其中有一些,正在强行挣扎,似是想要下山,但自身却没有力气,挣扎着,挣扎着,便砰地一声倒在了地上。
  也有人,挣扎着走向旁边,双手探出,似是想对旁边的尸体下手做些什么,但最终却因为无力,而无法得逞。
  还有的人,手中正抓着一些血淋淋的东西,正在……
  轰!
  曹晖心神大震,浑身晃晃悠悠地,险些掉落身旁的悬崖。
  望着脚下的涂山,他想起了一个存在于记忆当中,较为模糊,下意识想要忘记,且久远的名字。
  父母山!
  曾经,做过小农的曹晖,当然明白这三个字的重量。
  实际上,如果不是他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升到了三老的位置,恐怕在年老之后,也会在父母山上一游。
  父母山,又叫老人山。
  没有什么美丽的传说,更没有故事,只有血淋淋的现实。
  这种山的作用,只有一个。
  年迈之后上山…等死。
  这都是由于家中土地不够,粮食不足,壮年为了生存下去,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
  老人山上,有些人是自愿,如同之前那个老人,还拿着一个草席。
  有些人,则是不自愿……
  还有些人,则是被儿子偷偷摸摸在天黑之后,背上山中,将其往地下一扔……
  有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本身过的还算不错。
  战乱来到,各路将军、校尉、大王去当地收税。
  这家,逐渐地开始没落。
  到了最终,儿子不得不把母亲背上山,就像是村子里很多人一样。
  母亲似乎也知道这种命运,在夜晚来临之前,还给家里做了一顿饭,偷偷地将一把豆子藏在了身上。
  儿子背着母亲上山,走到一半,这位粗心大意的儿子才发现,地上似乎有散落的豆子。
  再一看,母亲正在洒落豆子。
  他不解地问道:“母亲这是做什么?”
  “我怕你回家的时候迷了路。”母亲慈祥一笑。
  儿子大哭。
  故事的后来。
  儿子顺利到了家,扛过了战乱,想到了母亲,去山上收尸的时候,已然只剩下森森白骨,上面还攀附着虫子。
  “怎么会,怎么可能,怎么……”曹晖想到这个故事,心神大乱,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去报官?
  他就是官!
  报官以后,按照汉律以及汉代的道德观,这些老人必然会被接下山,其中不孝顺的儿孙,还会被治罪。
  但,那能解决什么问题?
  不过是中原多了几个劳役,家中多了枯坐等死的老人罢了。
  ……
  夜晚。
  春风乍寒。
  数百人,拿着火把从远处而来。
  带队的人,便是曹晖。
  他让曹安民准备好了粮食,让军队准备好,便趁着夜色来到了当涂山上。
  那些老人,此时都在绝望的等死。
  许多人,根本没有了活动能力,已然只能睁着眼等死。
  听到脚步声音,他们也没有任何动作,似是根本不在乎。
  “把他们背下去吧,没看到也就算了,既然看到,我就不能让他们就这么死了,但……不必去追究了。”
  曹晖下令,军队匆匆忙忙地过去抬人,背人。
  夜色中,曹晖脸色阴晴不定。
  “既然我有能力,必不会使当地百姓再受苦!”火光照耀下,他的脸上忽然便出现了一抹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