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七章 变法 五

  秦国议事殿之上,君臣皆安然落座。
  嬴渠梁环视一眼之后,开口说道:“今有客卿卫鞅,提出变法强秦方略,此乃国家大计,需得上下同心,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臣工应当坦诚直言。”
  嬴渠梁突然投出了这么一个重磅炸弹,议事殿内众大臣顷刻之间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十数息之后,端坐在左首之位的甘龙双手执笏一礼,打破了这个沉默的氛围。
  “君上,事关重大,臣等一时无从说起,客卿当先行申明主张,该如何变法。”
  “也好,那客卿你就先说说吧。”嬴渠梁示意了一下卫鞅。
  “嗨。”
  卫鞅站起身向众臣行了一礼,认真的注视了一番表情或凝重,或不在意,或看戏的列位大臣们,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介绍起了他的变法之道。
  “列位大臣,放眼天下诸国,唯有变法才能强国。”
  “秦国变法大要有四。”
  “一,奖励农耕以富国。”
  “二,激赏军功以强兵。”
  “三,统一政权以理政。”
  “四,移风易俗以正民。”
  “在这四纲之下,各有相关法令以保证实施。”
  卫鞅在众目睽睽之下,抛出了他精心准备许久的变法纲领。
  他的话音刚落,坐在席尾之处的一个大臣便迫不及待的出言反对道:“我秦国朝野向来推崇穆公祖制,已成深远传统,欲行变法,必须先说明祖制的弊端,否则难服朝野之心。”
  这番话一出,不少参与朝会的大臣都出言附和道:
  “好端端的秦国,没人想变!”
  “就是,没人想变!”
  “现在就挺好!”
  卫鞅坦然受之,微微一笑,既然群臣要祖制的弊端,那就好好论上一论。
  “既然如此,那鞅就和列位臣工说道说道祖制之弊。”
  “秦国祖制,仍然是较为完整的春秋旧制,其弊端有三。”
  “一,还以王道为本治国,辅之零碎的新政,效果收获甚微,与今大争之世全然不和,相比于已经变法过了的山东六国,差距甚远。”
  卫鞅这么说,赢氏公族之人可就不服气了,一位赢姓公族起身斥道:“荒谬!”
  “若是如此,穆公何以称霸诸侯!”
  “就是就是!”
  卫鞅立马据理反驳道:“穆公之霸,已是春秋之事,距今已近百年,且穆公治秦,全赖一贤之力,没有稳定的法令为国人遵守,这是人治,并非法治。”
  “所以穆公之后,秦国才会经历四代混乱,尽失河西、秦东两大根基之地,最终沦为弱国。”
  “你!谬论!”公族人员被卫鞅这番话气的半死,但是却又无力反驳,呢喃数次,最终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只好愤然落座。
  公族之人不做声了,第二排端坐的一个大臣却紧接着逼问道:“第二弊端,敢情高论。”
  卫鞅左手竖起二指:“这第二弊,便是赏罚不公。”
  “世族有罪不罚,庶民有功不赏,农人耕有余而依然贫困,军士战有功而依然无爵。”
  “最终,庶民将士皆不愿为国出力。”
  “狗屁,一派胡言!”
  站在甘龙身后的一个属臣吹胡子瞪眼的反驳道:“在座的列位文武大臣,哪个不是有功擢升而来?”
  “若是有功不赏,景监一个骑士岂能成为内史?车英一个都尉可以做到高爵将士?”
  “君上非但有功即赏,甚至还无功都赏!”
  “就招贤馆的那些士人,一个个的有何功劳?个个都做了地方大员,这厚赏还不足?”
  “对啊,凭什么!”
  “就是,为何啊!”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招贤馆应招的士人都被分配到了秦国各地邑做了主官,这可把不少朝臣给酸到了,凭什么他们不能去地方做一把手,而是让这些寸功未立的人轻易上位,包括卫鞅!
  卫鞅嗤笑了一下,满脸嘲弄的说道:“世族确实有功便赏,但是并不能等同于庶民有功便赏。”
  “在场列位臣工,可有一人能说出庶民有功而加爵受赏的例子来?”
  殿内众臣被卫鞅这一呛,全都哑口无言了,他们穷尽脑筋,也未曾想到有哪个庶民曾打破过世族垄断。
  卫鞅一脸得胜的神情,接着说道:“至于说我们这些受招而来的士人无功受禄,更是大谬。”
  “将士阵前杀敌是功,文士运筹谋国,同样也是功!”
  “秦公求贤令明告天下,与强秦之士,共享秦国,此乃金口御令!”
  众臣都被卫鞅这番无懈可击的辩驳给搞得无处反驳,纷纷沉默不语。
  卫鞅悠然自得的说起了最后一弊。
  “至于秦国祖制的第三弊,便是聚民无力,摄乱无威!”
  “若是举国同法,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战!”
  “朝野一旦酿成浩然正气,国家自然不怒之威,加上秦人厚重坚韧,秦国必将大出于天下!”
  “好!先生之言,大涨我秦人志气!”
  嬴虔抚掌而笑,大赞了一番卫鞅:“秦国强大,必将应在先生之手也!”
  嬴虔是嬴渠梁的弟弟,本身就是坚定的嬴公一派,自然要力挺嬴渠梁所支持的变法大臣卫鞅。
  嬴渠梁看着站在大殿中心意气风发,怼的众臣哑口无言的卫鞅,满意一笑,转头便对甘龙问道:“老太师以为如何啊?”
  甘龙犹豫了一番,执笏回道:“老臣思之,自来明君治国,法度宜静不宜动,民风宜古不宜今,人心不古,世必沦丧,轻言变法,邦国不详啊!”
  嬴渠梁的脸色瞬间就不太好看了,原本以为这变法之事应该是十拿九稳了,但是没想到曾经主持过献公新政的甘龙居然现在变得如此迂腐。
  眼见变法之论都已说服大部分臣工,卫鞅当然要趁热打铁的把甘龙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他言语激烈的对甘龙怒斥道:“太师身为饱学之士,何以出此俗言!”
  “庸人安于世故,学人溺于所行,若守定此等心态,今天还在三皇五帝之时,何来山东各国?”
  “创新者生,守旧者亡,这是当今大潮!”
  卫鞅站起身对着甘龙深深一辑,恳切的追问道:“敢问太师,秦国遵循了祖制数百年,是变强了,还是变富了?”
  “或者变的没有内耗私斗了?”
  甘龙被卫鞅这么一激,也有些恼火了。
  他从跪座上起身,踱步到了大殿中央,与卫鞅面对而立,据理力争道:“非也!”
  “我秦国自先君献公继位,治国目标便已明确,推行新政,恢复穆公霸业!”
  “君上求贤令所申明者,正因如此!”
  “今客卿所言之变法,即非议穆公霸业,也非议先君新政,涛涛大言,只说自家变法,此乃客卿大谬也!”
  “秦国穷弱,自当有变,此间症结,在于以何而变!”
  “效法先君,推行新政,以恢复穆公霸业,可以。”
  “但是要抛开先君新政,非议穆公霸业,野心勃勃另起炉灶,不可以!”
  甘龙作为当年主持献公新政之人,在他心里自然是献公新政才是唯一可以让秦国变强的良政,至于卫鞅所说的这些变法之论,哪怕说的遍地金莲,那也不可以!
  对甘龙来说,他活着的意义就是饯行献狗公新政,为新君继续推行献公新政鞠躬尽瘁。
  现在冒出来个卫鞅要另起炉灶,搞一套全新的法度与政令,他自然不能接受的。
  在他的鼓动之下,半数以他为首的朝臣都在反对着卫鞅,殿内的反对声此起彼伏。
  “卫鞅之法不足为秦国之法!”
  “不可以!”
  嬴渠梁见此嘈杂之景,心中便升一计,只见他伸手虚按了一下,将所有臣工的注意力都重新转移到他身上之后,浅笑着说道:
  “客卿所言的变法也好,老太师所言的新政也罢,都是要变,既然都是要变,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其中的区别的。”
  “我看呐,先不说如何变,先说究竟要不要变,掰扯不清的现在就别掰扯了。”
  殿内所有臣工都向着嬴渠梁行礼答道:“臣等愿闻君上之见!”
  嬴渠梁这才一拍案几,一锤定音的说道:“秦国变法,不是虚应故事,有人拥戴,秦国要变,没人拥戴,秦国还是要变!”
  “变法是为了再造秦国,是为了一血我河西被占的国耻,是为了扭转山东六国不与我秦国会盟的羞辱!”
  “这法,非变不可!”
  “诸位谁有不能割舍的利害,不妨明说,寡人皆可罢!”
  见秦公如此坚决,一副谁反对,那就送谁去服侍先君的样子,殿内的文武大臣们全都不敢再多说什么。
  “臣等拥戴变法!”
  嬴渠梁凝视着甘龙:“老太师,何如?”
  甘龙心中哪怕有万千不甘,此时也只能低头回道:“秦国当变,老臣拥戴。”
  “好!”
  “今日我嬴渠梁与列位臣公在此立誓!”
  “我秦国君臣,从今以后必上下同心,变革雪耻!”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所有大臣,都跟随嬴渠梁一起立下了变法誓言!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