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京都之乱 七

  二日黄昏时分,秦明来到来福镇有名的怡红院,就在来福镇的一个胡同里。
  灯笼红艳,往来的商客与达官贵人络绎不绝,虽然闹天灾,但那是普通百姓的事,与他们无关。院子里传来丝竹管弦之声,伴随着还有悦耳的歌喉。
  怡红院开始接客了。
  来福镇建在河边,靠近河流的位置,只是如今闹天灾,河水已经干枯,只见一些商船停留。
  怡红院就在靠近河边的胡同里。
  秦明沿着河边走,内心给自己壮胆,李侍郎和王升不愿意来,只好自己前来打探情况。
  京都的青楼一般都是三层往上,附带一两个别院,算是相当有规模。
  来福镇比不了京都,怡红院自然没那么上档次,就一个独栋小楼,门口还有一个走廊,里面是一个小别院。
  相比与其他的青楼,怡红院还是有门槛的,普通的老百姓消费不起,因为最低消费也是一两银子,对于过去的来福镇百姓来说不算什么,但如今不一样。
  一两银子只是普通的茶水钱,找姑娘另算。
  一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高消费了,毕竟一年的收入也没几两银子。
  所以怡红院的客人大多就三类人。
  第一,就是来福镇来往的客商,这类人大多是来采购大红枣的,舟车劳顿,找个姑娘解解乏也是极好的,不过这种人也是最有钱。
  第二,就是有点积蓄百姓,来福镇往日的收入比起其他乡镇颇高,眼馋商客们有姑娘作陪,好不容易攒下一点银子,算是来开开荤,解解馋,不过这类人占少数,一般都是年关将近的时候。
  第三,就是来往的官吏,他们有俸禄,但也不多,一个月能来那么一两次。
  怡红院与官家的青楼不同,官家青楼是由礼部掌管,其中的姑娘大多是犯官女眷居多,这类女子也是最惨的,家道中落,被迫沦为风尘女子。
  另一部分就是战争掳来的女子,像京都的青楼,不少就是北魏掳来的。
  三国战乱不休,从北方掳来的女子不在少数。
  但怡红院的姑娘,都是招募来的,也有些原本只是下人,被主子卖到了青楼。
  “风尘女子,都是身不由己!”秦明感叹了一声,今天他换了一身衣服,清幽剑也褪去了剑匣,变为腰间佩戴。
  看着门口的大字,秦明感叹一声,终于是到了。
  秦明在走廊停下,两旁的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
  “天天新人鸳鸯被,夜夜洞房花烛红!”
  想来又是那个风流才子所作。
  走廊的大门敞开,两旁挂满了红彤彤的的灯笼,走廊直通小院。
  一个十七八岁的门客小伙,正在走廊值守,目光审视着来往的客人,看着秦明,眼神中带着一丝恭敬。
  毕竟只有官员才可以配剑,文人学子都是短剑,想来是个大官人。
  “我是京都千牛卫王升,久闻来福镇怡红院花魁姑娘大名,特来拜访!”秦明看着门口,学着王升的口气说道。
  语气没有客气,毕竟这只是一个青楼门口,现在的他是中郎将。
  小院内的二楼,就是花魁所在。
  这里消费要五两银子,比起普通姑娘要贵很多。
  怡红院的花魁四位,根据琴,棋,书,画来分,能坐上花魁,容貌自然是上上之选。
  来时秦明才后悔,居然忘打听花魁的名字!
  “大人,一共五两银子!”见惯了寻常商客,突然听闻是千牛卫,小伙态度好上不少,收了秦明的银子后,便把他带上了二楼。
  秦明心中一喜,本来还怕穿帮。
  来到二楼,大堂传来了笑声,伴随着丝竹管弦,想来茶围要开始了。
  客人挑姑娘,自然姑娘也要挑客人。
  挑选客人是花魁的权力,一般出价高的,或者有诗词歌赋的,讨得花魁喜欢,就可以入帐。
  一楼就是一些普通的姑娘,有客人来了,愿意出银子的,自然愿意陪。
  怡红院招待贵客的地方在二楼,面朝河流用帷帐遮挡,垂下薄薄的帷帐只为遮挡寒风。
  数十位客人分坐在酒堂内,谈天说地,赏花,赏月,赏姑娘。
  门客把秦明领着进来,众人纷纷转头,看着这位身着青色勾玉褂,腰间配长剑的年轻人。
  秦明尽量让自己笑得粗狂一些。毕竟现在是王升。
  秦明也没有说话,只是找了一处坐下。
  在场的人,既有穿着锦衣的商客,也有偷腥的百姓,身份不是很高。
  有人并不在意,有人上下打量,有人报以微笑。
  来福镇今年收成不好,往来的商客不多,换做以前,酒堂内恐怕已经挤满了人。
  不一会,便见四个姑娘走进了酒堂之中,清一色的脸戴轻纱,身材婀娜。
  只是隔着轻纱,看不清容貌。
  四人各有特色,妍态各异,都有独自的特色。
  几位花魁,手中各持一面白扇,上面写着琴棋书画。
  在酒堂之中充当选配的角,谁出价高了,自然可以领走一位。
  这回正在抬价,秦明右侧的一个黄袍,腰系环玉的男子。
  此时轮到他出价了,这男子举起手中的酒杯,道:“听闻,小七姑娘,琴艺一绝,我愿出价十两!共度良宵!”
  手持琴子扇面的花魁娘子,将手中的扇面一点,表示中意!
  黄袍男子微微一笑,颇为自得。
  一般的青楼和拍卖差不多,青楼有青楼的规矩,姑娘自然是价高者得之,但不乏喜欢诗词歌赋的,没点文学底蕴,不受青睐,花钱也没有用。
  出价轮到了秦明。
  看着锦衣青袍,腰配长剑,一双双盈盈秀目落在了秦明身上。
  酒堂内众人的目光也随之看来。
  完了,我没多少银子啊!秦明表面不动声色,心中焦虑。
  他把目光转向河边,用手掏了一下袖子,端起手中的酒杯,故做饮酒,做出豪迈大气;“棋道如官道,步步为营,丝丝环扣,在下愿出价三十两,与花魁姑娘共赏月下美景!”
  “嗯!”众人眼神微微一震,看向秦明时,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听得这般话,想来认定秦明是个达官贵人,毕竟能出三十两的人可不多!
  手持棋字扇面的花魁手中一点,微微笑了笑,是认可了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