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留在姚家
“李兄,别来无恙啊!”
李穆海和姚韵成互相打招呼。
这姚家的当家人,便是眼前这位年纪和李穆海差不多的姚韵成。
姚韵成早年的时候,有一次去天空城办事,突发恶疾,晕倒在了路边,幸得李穆海出手相助,才无大碍。
这姚韵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李穆海救过他的性命,他对李穆海的恩情便牢牢记在心中。二人更是如亲兄弟一般,互通往来。
姚韵成的大儿子姚远,也是个修真奇才,年纪轻轻就被龙渊阁破格录取,听说在龙渊阁混的颇好。
姚家也因为姚远的缘故,而在这闵行区拥有绝对的地位。
“姚兄,这位是犬子李武,这位,便是我跟你说过的,陆天赐陆先生。”
“姚叔叔好!”李武笑着和姚韵成打招呼。
陆天赐站在一边,并没有言语。
这两相比较起来,好似就显得他有点不懂规矩了。
其实也不是陆天赐不懂规矩,而是他性格内敛,又不善言谈,更不善与人交际。
要他像李武那样跟人分分钟数落起来,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李穆海于他相处多日,自是对他的性子有所了解,便代替陆天赐跟姚韵成解释了一番。
姚韵成倒也没往心里去,这人嘛,总有各种各样的,有人热情外向,就有人冷淡内向,很正常。
“来来来,咱们屋里坐下慢慢聊。”
说着,前面带路,李穆海等人紧随其后。
“李兄,这李贤侄和陆贤侄的事情,我之前跟远儿通过电话,他说龙渊阁现在的招收要求又比以前严格了许多,特别是修为这一块,只有达到人神境的修为,才有资格参加选拔。”
“李贤侄和陆贤侄现在的修为,距离人神境都还差了许多,就算龙渊阁中有人帮衬,想要进入,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两位贤侄可以努力先把修为提升上来,等达到人神境之后,我便让远儿帮忙,让他们也都能进入龙渊阁中去学习。”
“姚兄,那就多谢你了。”李穆海抱拳道。
陆天赐突然站了起来,“姚先生,天空城地方偏远,原材料和势力远不能和香州比拟,我们若留在天空城的话,只怕没个十年八年的,是很难达到人神境的。但这香州就不一样了,地大物博,原材料丰富,且处处都是高手,留在这里,我们二人的修炼速度,也能跟着提升许多。”
“所以我想,您看府上有什么职务是可以安排给我二人的,便跟我们说上一声。”
“你们要留在香州,那还不简单,我这姚府那么多空房间,你们随便住。至于职务什么的,就不需要了。我这姚府上不缺人,也不需要你们做什么。”
“若是你们心里过意不去的话,那就没事的时候去我那些个店铺李转一转,哪里有需要帮忙的,你们就帮点忙。没有要帮忙的,你们就闲着。我姚府虽不是这闵行区的财阀大佬,但多养你们两张嘴,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诶,那怎么能行呢,他们两个要留在香州的话,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哪能什么也不做,这不是吃白食呢嘛。姚兄,你还是给他们安排点职务吧,一来,就当是让他们历练了;二来,这多跟外界的人接触接触,对他们立足香州,也是有好处的。”
李穆海说。
姚韵成想了想说,“我府上的那些个商铺,暂时还真的没有合适的职位,那就这样,你们两个先去南街的药坊去帮忙吧,等日后其他商铺有职务空缺出来,我再安排你们去,如何?”
“好啊。”
“当然可以。”
安排好陆天赐和李武的事情,李穆海这心里面,也是踏实了不少。
当天下午,他就一个人返回了天空城。
这临走的时候,还悄悄地掉了几滴眼泪。
他的儿子李武从小到大都没跟他分开过,他也习惯了李武一直呆在身边,这突然间就要分开了,竟是有点不适应。
不过,想到儿子跟随陆天赐留在香州能学到更多的本事,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他这心里面啊,还是很欣慰的。
是五年了,整整十五年了,李武承受了太多的非议和白眼,童年不快乐,长大了又处处受人冷艳。
他原以为他那可怜的儿子这辈子就要这样碌碌无为地度过了,万没想到,陆天赐的出现,逆转了这一切。
他的儿子非但不傻,还是个天才!
“哈哈哈!”
哪怕是现在想起来,李穆海还是忍不住地想笑啊。
再说李武和陆天赐这边,姚韵成带他们到南街的药坊,让药坊的掌事姚大管家带着他们。
“两位贤侄,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们了,以后你们就跟着姚掌事,有任何不懂的或者需要帮助的,找他便是了。”
“好。”
姚韵成说完之后,便急匆匆离开。
“李少爷,陆少爷,我先带你们了解一下药坊吧。”姚管事说。
二人点头应是,跟着姚掌事将这药坊转了一遍。
药坊不大,分上下两层,一层是出售植物类的天材地宝,二楼是出售兽骨、兽丹之类的灵丹妙药。
药坊不是姚家的主要产业,故而这里的人手和占地位置都不是最佳的。
姚韵成安排他们先来这里学习锻炼,也是有原因的。
这药坊虽然不大,但事情却是不少,他是怕两个年轻人没经验忙活不过来,所以先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学习。
三人正说着话,药坊外突然传来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好像有人在争吵什么。
“什么情况啊?”李武伸长脖子,不明所以地问。
姚掌事冷“哼”一声,道,“定是那冯家的狗腿子又来闹事来了,二位少爷,你们且先看着,我去去就来。”
“我们和你一起去吧。”陆天赐说。
姚掌事急着去处理门外的事情,也没多想,便说,“好吧。”
当即,二人便跟随姚掌事一起来到药坊外,只见五六个穿的花里胡哨的家伙手里拎着棍子,在药坊门口吵吵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