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新花样
出现这个概念的著作——《启蒙辩证法》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合著的,这两人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极其重要的人物。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法兰克福学派,那就是“批判”,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带些意识形态的词来评价他,那就是“白左”。
这学派批判理论学的是马哲,但是一个反对现代性,反对社会变革的学派,要说是马哲也还真有点奇怪。
算是西方马哲的一个分支吧。
不过,虽然这个概念提出的早,但是国际上也没有一个达成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的共识。
在我国,这个范围还是挺宽的,连焰火制造都算在里面。
基本只要能和文化扯上关系,都被包容进这个大概念了。
李江河挂了电话,琢磨着文化产业。
他上网搜了搜,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十五”计划就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了,颇有些高瞻远瞩。
但是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产业那是九年以后的事了,现在还算是个新东西,所以李江河也没搜到太多资料。
“文化产业”,李江河咀嚼着这几个字。
已经关了灯了,这几天王云立的话少了一些,导致整个宿舍都安静许多。
李江河透过黑夜,盯着上铺的床板,似乎想要从中看出文化产业规划来。
但很可惜,通过柳俊华无意间放的一个屁,他知道盯着床板,只是在盯着柳俊华的屁股罢了。
而他显然无法从柳俊华的屁股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个恶心的想法,让他赶紧闭眼睡觉了
这几天上课,李江河属于老师们的最佳提问对象。
老师也是人,他们也好奇李江河到底是何许人也。
“第几次了?”,王崎幸灾乐祸地小声说道。
“咱们上了几门课,就第几次了呗”,李江河没好气地道。
“你这有底子嘛?”,王崎觉得李江河这几次回答还有理有据,不像个转专业的。
“你要是被逼着写论文,你也有底子”,李江河耸耸肩。
“操,我还巴不得老院长让我写论文呢”,现在是王崎羡慕嫉妒恨了,“你得了便宜还卖乖。”
下了课。
“江河,纳新的时间定了吗?”,童舒窈从后面拍拍李江河的肩,“别忘了回来给我们要个好些的地方。”
“时间定了,下周一二校级纳新,周三周四社团纳新”,李江河笑道:“忘不了,一定给咱们一个显眼的地方。”
下午校会就要开会说纳新的事了。
“靳哥,社团的场地定了吗?”,李江河去的早,找靳伯容问了问。
“怎么,给你们话剧社要个好地方?”,靳伯容一猜就知道李江河问这事是什么意思,“放心吧,给你们个中间的地方,显眼宽敞,怎么样?”
“那就谢谢靳哥了”,李江河笑道。
“这是小事,咱们也要纳新,你上点心”,靳伯容拍拍李江河。
“不是你们主席团统一安排嘛,有什么活儿分配给我,我肯定干就是了”,李江河走到座位上坐下。
晚上的食堂里,是穿着军训服的小绿人的海洋。
场面壮观,像是旧社会里饥荒的地方发救济粮和粥的时候一样,到处都是人。
今天晚上李江河和学生会的一起吃饭,他们也找不地方。
“大哥”,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啊不,学长,你们可以来这里吃。”
胡亮不再是大背头了,他直接剪了个光头,油亮油亮的,真对的起他的名字。
“啊?”,李江河看着这颗闪亮的光头,又愣了一下,真是每次看见胡亮,他都能整出点新花样。
“你吃完了吗?”,李江河看胡亮盘子里还剩点菜。
“大学长,没事没事”,胡亮挤出一个“憨厚”的笑容:“我同学就在那边,而且我这已经吃完了,你们坐吧。”
胡亮边说边就起了。
“那,,,,,,好吧,谢了”,李江河答应道。
“呦,江河,你这就在新生里发展出小弟了?”,靳伯容不是在严肃场合,就又放松起来。
“学弟,学弟”,李江河无奈到:“估计是港城电影看多了,喜欢混社会,可能过几个月就好了。”
“那他算是认对大哥了”,王崎哈哈大笑:“谁不知道你是我们这一届最大的黑恶势力?”
“我可去你的”,李江河笑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