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子赵佶
大隋三征高句丽,也将高句丽打成一团糟,就差那么一点就要亡国。
如今,大宋崛起于岭南,赵佶一统魔道佛。
草原上,萧峰这个征北大将军在以暴力镇压整个草原。大宋的海船遨游在内海,将粮食、武器、军队,源源不断运往北方。段氏一族已经在大理站稳了脚跟,西南平定……
整个天下,实质上已经在手。
只扬州府,杨广还在醉生梦死。
得到隐秘信息的宇文化及,第一时间便去拜访了石龙,准备混个从龙之功,毕竟,他自觉和赵公子也是老交情。
石龙沉默了半天,没答应,但寇仲和徐子陵却是兴奋异常。
“宇文兄,我太师父真的要当皇帝,坐上天子宝座了?”
听到两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称呼自己“宇文兄”,宇文化及心中不快,但他却露出浅笑,说道:“赵官家其实已经立国,国号为宋,如今只要昏君杨广禅让,整个天下都将是赵官家的。我宇文阀必然是以赵官家马首是瞻……两位若是这般这般……必然是大功一件!”
两人对视一眼,眼神里满是兴奋。
“宇文兄,我们和你干了!我太师父坐上天子宝座,我们兄弟两也能混个将军当当……昏君若是不禅让,我兄弟俩干死他。”
扬州宫殿。
这么富丽堂皇的厅堂,两人尚是首次得见,地上铺了厚软的地毡,墙上挂的画和装饰摆设,全是价值连城的珍品,看得人眼花缭乱。
寇仲指点着低声在徐子陵耳旁道:“定是从关中洛阳带来的,不过,现在都是太师父的了。”
“是啊!这么多的好东西,该值多少银子啊!”
宇文化及听到他们的对话,没有说话。
大厅内空无一人,阳光从西面的窗隔里斜透进来,一片宁和。
厅子南端有张雕龙嵌金银的卧椅,自然是杨广的龙座。
独孤阀的独孤雄走了过来,朝着宇文化及微微颔首,虽然是政敌,但现在这种局面,早已经握手言和。
捱了没多长时间,一个老太监匆匆赶来,报喜道:“昏君正在穿衣,今个儿就将事情给办了。”
“如此甚好,不用等赵官家亲自过来,我等有了退路,你们也能安享晚年。禅让总比灭国来得好啊!”独孤雄有些感慨,这才多长时间,整个天下就落入那人手里了。
刚有些臆想,就看到宇文化及面无表情的望着自己,独孤雄立刻收敛心绪,不敢乱想。
“等下给昏君一点面子,不要刺激到他,禅让,就要有个禅让的样子,省的弄个一团糟……”宇文化及淡淡说着,他心中很有抱负,不想就此泯灭于众生。
杨广比他们想象中的来得晚。
寥寥几个宫娥进来点燃挂在四周的数十盏宫灯,又关上门窗,燃起四角的炉火,此时杨广的队伍方才抵达。
数十名太监宫娥进来分班排列,忙了一番后,肃立伫候。
接着独孤盛麾下的大批近卫来了,把守住各处出入口,一切停当后。
鼓乐声远远传来,在宫监开路下,杨广偕同妃嫔,姗姗而至,他和萧妃、朱妃都坐上软轿,由力士扛着,连脚力都省了。
众人静静地站在原地,冷冷看着昏君的圣驾到来。
虚胖的杨广看都不看寇徐两人,叹了一口气道:“朕知外面有很多人想争夺朕的皇位,唉!大不了就像陈后主,破了国仍可做长乐公,继续饮酒作乐。”
宇文化及上前一步,寒声道:“既然如此,那陛下禅让吧!”
“嗯?”
杨广猛然瞪大了眼睛,喝道:“来人,斩了他!”
无人理会。
“独孤盛,你在干什么?”
“陛下,今日是臣最后一次叫陛下了,禅让吧!岭南赵氏佶,素有贤名,可为天子,请陛下禅让吧!”
“赵佶?从哪里冒出来的龌龊污烂货色?独孤盛,你也要背叛朕吗?”杨广暴怒而起,腰悬的长剑出鞘。
“哎!”
宇文化及长叹。
“要我兄弟两教训昏君吗?”
寇仲蠢蠢欲试。
宇文化及拉住两人,请这两憨逼过来,也就做个吉祥物,即便弄砸了,赵公子看在徒子徒孙的面子上,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至于教训昏君,不是他宇文化及看不起这两憨逼,这两人还真打不过昏君。
“陛下,何苦!”
独孤盛上前一步,真气鼓荡,同时,杨广身后的公公暗施手段,一下便重创了昏君。
杨广手上的剑剧烈的颤抖,嘴唇咬得死死的,有血从嘴角溢出。
背叛。
所有人都背叛了他。
“啊!”
长剑一刺,宇文化及出手,空手入白刃,冰玄劲一绞,“咔咔咔”,随之扔下了一地的碎片。
“陛下……退位让贤吧!也还能多活些时日。”
杨广嘴巴张了张,脸上煞白煞白,毫无一丝血色。
当年陈后主,也大概就是这样的心情。
亡国之君,何其悲凉。
长安城,杨广再次回到了这座都城。
不过是被捆来的,他疯了。
毕玄是第一次来长安,他是躺着来的。石之轩那一掌,破了他的护体真元,断了他的脊椎骨,若非他实力强大,那一掌就能要了他的命。即便如此,也是身受重伤,沦为俘虏。
傅采林也来了,他是自己主动来的,献上了奕剑术,以及高句丽臣服的降表。
奕剑术很精妙,是将棋理融于剑术之中的超乎凡世的绝技。讲究的是料敌机先,先决的条件是以高明的眼力掌握敌手武技的高下,摸清对方的底子,从而作出判断,先一步封死对方的后着,始能制敌。就像下棋时要先明白棋盘那永恒不变的法则,才能永远占据主动。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强大的洞察力、计算力,只有大宗师才能真正发挥出这种剑法的威力。
长安城里,来得更多的,还是大宋的文臣武将。
就在这种局势下,赵佶登基为帝,在隋亡之后,立国大宋。
历史,走进了岔道口,一去不复返。1603468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