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许秋人前显圣的一天(求订阅)

  周日上午,吴菲菲接到了魏兴思的电话。
  魏兴思:“等下你去机场接一下冯盛东,他已经在飞机上了,估计今天中午到魔都的浦东机场,航班号我已经微信发给你了,你可以先查一下飞机有没有延误。”
  吴菲菲:“好的,接回来安排在哪里?燕园宾馆吗?”
  魏兴思:“嗯,对,燕园宾馆,房间我都已经订好了,去了直接报我的名字就可以。”
  吴菲菲:“噢,好的。”
  刚开始魏兴思和瑞典隆德大学的冯盛东、T?nu他们接洽,主要是为了补足课题组内关于有机光伏机理方面的短板。
  但后来,魏兴思发现瑞典方提供的TAS、TRPL、THz等测试表征手段,和钙钛矿的研究更加契合一些,因此便加大了双方关于钙钛矿领域的合作。
  现在组里几乎每一篇钙钛矿的工作,都是和瑞典那边合作完成的,挂双方的通讯作者。
  而有机光伏的文章,比如常规的材料开发型工作,大多是组里单干,或者带龚远江那边一起,只有涉及到机理解释的工作,才会带冯盛东他们“一起玩”。
  除了吴菲菲被分配了任务外,许秋也被召唤到了材一216的办公室待命。
  大约早上九点四十分,魏兴思出现在216门口,朝许秋笑了笑说道:“今天会有一些老师提前过来,到时候要麻烦你一起交流一下,讨论讨论。”
  “行,没问题。”许秋点头应和,周五的时候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今天过来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和魏兴思关系比较要好的,维系一下关系,进行私下的学术交流。
  在学术圈,同行们之间的学术交流还是非常重要的。
  学术论文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学术交流手段,经过数百年的演化,从早期的科学家们相互传阅手稿,到后来期刊公司成立开始发布纸质刊物,再到现在电子版的期刊基本上已经普及。
  总体上的趋势就是,研究者们彼此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高效,交流越来越便捷。
  研究者们可以通过查阅其他人发表的文章,来了解一个领域内各种各样的不同可能性。
  不过,学术论文毕竟篇幅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实验细节展现出来,而且也无法实现研究者们之间的实时交流。
  从沟通的效率上来讲,查看别人的学术论文,远不如面对面的进行直接交流。
  这便是每年举办各种大会的意义。
  虽然各种大会被人们调侃称是“公费旅游”、“大佬们的吹逼现场”,但其存在还是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在未来,如果科研领域继续发展下去,可能会有更好的交流模式诞生。
  比如把同一个领域内所有的研究者凝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互通有无,及时沟通,甚至把全球的科学家网罗在一起,共同攻坚某一个难题。
  类似于建立一个庞大的研究机构,整合所有能够整合的资源。
  当然,这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现实中很难实现,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利益诉求,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利益诉求,无法齐心。
  但从整个文明的角度来看,只有实现大一统,才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进行发展。
  如现在这般内耗下去,人类文明可能永远都被桎梏在蓝星上。
  “文献看完了吗,过来讲一讲?”魏兴思问道。
  “看完了。”许秋回应了一句,随后拿起文献,跟着魏老师前往218。
  “……马薇薇课题组,AEM文章,从蓝河光电公司买的材料,ITIC和IEICO,她们利用甲苯作为溶剂旋涂有效层,同时进行了稳定性测试……徐正宏课题组,NC文章,他们开发了一种非共轭D单元的类ITIC分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严虎课题组,AM文章,他们基于PCE11给体材料进行改性,得到了两种宽带隙的给体材料,并与ITIC2结合……”
  许秋滔滔不绝的进行文献汇报,现在他讲文献的方法,和刚刚入门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刚入门的那会儿,许秋对有机光伏领域的理解不够,在讲文献时候总是抓不住重点,就只能用比较粗糙的方法,也就是拿着文献把摘要、结论翻译一遍,然后每张图片依次看图说话讲一遍。
  用这种方法,一篇文献要讲三到五分钟才能讲完,一次讲十几篇文献的话,就要耗费接近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每次讲文献都是一个大工程。
  现在,许秋明白讲文献的意义,其实就是把“一篇文章中最核心的要点分享给别人”,而且他已经具备了抓住文章要点的能力。
  像一些小文章,基本只用一句话就能总结,类似于:“张三做了一种受体材料Z3,结构是基于他们前期Z2材料的改进,与PCE10给体结合,器件性能为10.5%。”
  如果是大文章的话,通常亮点会比较多,故事也会比较复杂,许秋就会把每个亮点都点出来,每条故事线都理清楚。
  假如这篇文章和自己目前在做的,或者未来打算做的工作相关,他还会谈一谈如何将别人的思路应用到自己的体系当中。
  这样,讲一篇文献的时间,就可以压缩在半分钟,或是一分钟之内,大大节省了时间。
  在许秋进行文献汇报的时候,魏兴思也没有闲着,他坐在办公桌前操作着电脑。
  很快打印机开始工作,嗡嗡作响着。
  许秋一开始以为是又有新的文献出来,结果朝打印机瞥了一眼,才发现是组里刚刚接收的那篇《自然·能源》文章,被魏兴思彩打了出来。
  每次课题组自己发表的文章,魏老师都会在文章正式发表,也就是proof(核验)过后,电子版出来的时候,把文章彩色打印出来,放到办公室中,以便随时翻阅查看。
  这次比较特殊,这篇《自然·能源》是周五刚刚收到通知被接收的,编辑还没有排好版,没到proof那一步,电子版也没出来。
  也就是说,其他研究者在网上是暂时找不到这篇文章的。
  许秋不太清楚魏老师把它打印出来的用意,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
  至于组里平常看的其他课题组发表的文章,如果是一般的二区文章,就用黑白打印,如果是高档次的一区文章,就会彩色打印。
  当然,前提是对应的文章是彩色出版的。
  不少期刊会向作者收取彩图费用,如果不交钱,出来的图片就是黑白的。
  就许秋的观察,像ACS、RSC公司旗下的期刊,大多数电子版的文献PDF文件都是彩图。
  而Wiley旗下的期刊,比如AM、AEM,电子版的文献PDF文件中的图片很多都是黑白的。
  大概是彩图费用比较贵的缘故,据说一张彩图要收费几百美刀,有的甚至接近1000美刀。
  是一张几百美刀,不是全部加起来几百美刀,这个费用说实话还是挺夸张的,称之为抢钱也不为过……
  因此,像发表在AM上综述类的文章,很少有人当冤大头,基本上图片都是黑白的。
  而综述类的文章都会有作者的个人介绍,于是,许秋每次看AM综述,几个黑白大头照挂在文章中,总会有一种不太好的联想……
  所幸,许秋发表的两篇综述,一篇ACSEL,一篇《焦耳》,都是彩色出版的,费用他不了解,但应该是免费的或者是相对较低。
  不过,这两个期刊的主色调都是绿色的,看起来绿油油的,同样会有一种不太好的联想……
  许秋讲完最后一篇文献,正打算离开,返回216待机。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
  魏兴思中气十足的说道:“请进!”
  房门被推开,两个陌生的妹子走了进来。
  其中一个年龄约莫三十五岁,个子有点矮,大概只有1米6,很有干练的气质。
  许秋对照他之前得知的访客名单,推测这位大概率是魏兴思的师妹,马薇薇。
  另外一个看起来年龄和许秋相仿,长相比较青涩,有些害羞的样子,估计是马薇薇的学生,被带出来一起见见世面。
  魏兴思热情的迎了上去,挥手招呼道:“马薇薇,你们来了啊,挺快的嘛。”
  “刚下高铁,就直接做地铁赶过来啦。”马薇薇笑了笑,随后落落大方的伸出手。
  两人握完手,魏兴思转身指了指许秋,主动向马薇薇介绍道:“这是我们组有机光伏团队的顶梁柱,许秋。”
  “年少有为啊,魏师兄之前经常和我提起你呢。”马薇薇上下打量了许秋一番,也主动向他伸出手,两人握了握。
  马薇薇的手感,并不是很柔软,和平常抓学妹小手时的触觉反馈很不一样。
  许秋内心不由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啊。”
  当然,也有可能是长时间做化学实验、接触有机溶剂导致的,这个年龄的青椒学者,大概率还是要在一线做实验的。
  “这是我的学生,胡瑶瑶,回国后我才只招到一个硕士生。”马薇薇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然后在魏兴思的指引下,她和胡瑶瑶一起在会客沙发上坐下。
  魏兴思主动问道:“现在发展的怎么样,回国还适应吗?”
  马薇薇“嗯”了一声:“还好,就是回国需要重新搭设实验室,启动资金也不多,条件有些艰苦。”
  魏兴思笑了笑:“慢慢来吧,我这边也是最近一年多,科研方面才有了起色。”
  马薇薇点点头:“是啊,万事开头难。”
  ……
  两人尬聊了几分钟,魏兴思从办公桌上拿起刚刚打印出来的,还热乎着的《自然·能源》文章,向马薇薇递了过去,眉飞色舞的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我们组最新的一篇《自然·能源》,刚刚接收,许秋做的IDIC-4F体系,把器件效率做到了13.5%,同时还进行了非常缜密的理论分析……”
  “哇,厉害啊!”马薇薇惊叹一声,从魏兴思手中接过文献,一边翻阅,一边回应道:
  “魏师兄,你这回国后发展的是好啊,又是《自然》大子刊,又是《焦耳》综述的,AM、JACS、EES估计发了有十篇了吧。”
  魏兴思摆了摆手,说道:“你最近不也有一篇AEM嘛,刚才我们还在讨论你这篇文章呢。”
  马薇薇内心暗道好巧,随后好奇问道:“我的工作怎么样,还入得了你们两位的法眼?”
  魏兴思转头看了看许秋,示意他来回答。
  许秋只好硬着头皮,挤出一个礼貌性的笑脸,略作思考后回应:“马薇薇老师的文章写的非常不错,挺有启发性的,我们之后也打算用环保的非卤溶剂,取代传统的氯苯、氯仿溶剂。”
  虽然之前许秋在读文献的时候,吐槽过马薇薇她们把“氯苯”改为“甲苯”,就敢号称环保,但现在当着人家的面,还是给一些面子吧,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
  马薇薇笑着摇了摇头:“我自己的文章,心里还是有数的,和你们的工作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啊。”
  顿了顿,马薇薇又补充道:“噢,对了,这篇《自然·能源》我感觉写的不错,可以带回去吗。”
  魏兴思做了个请便的手势:“当然可以。”
  马薇薇把文章卷起来,放到了她随身带着的包包中,然后说道:“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找魏师兄请教一下,关于非富勒烯体系的选择。”
  魏兴思试探问道:“你是打算自己开发新的体系?”
  “没错。”马薇薇点点头。
  “这个想法是对的,想要有长足的发展,必须要自己做一个完备的体系,然后深入挖掘下去。”顿了顿,魏兴思随口问道:“嗯……你有没有什么初步的计划?”
  马薇薇快速回应道:“本来是打算做ITIC相关的ADA型受体分子,可后来发现这个方向的竞争太大了。”
  “你们这边就不说了,我看其他很多大组都开始跟进,尤其是徐正宏,都快放弃自己的IDTBR体系了,最近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关于ITIC的。”
  “因此,我不太想往这个赛道上面挤。”
  “前段时间,我产生了一个实验想法,主要是基于之前在漂亮国NREL那边进行的PDI、NDI聚合物受体的研究,具体思路就是把ITIC聚合物化。”
  “结果这个想法刚刚产生没多久,我就看到了你们发表的《焦耳》综述,上面展望部分就有这一点……所以我就跑过来问一问。”
  “这样啊。”魏兴思点点头,明白了马薇薇的诉求,这是怕和他组里的实验撞车,因此过来摸个底。
  于是,魏兴思看向许秋,询问道:“你那边有关于这个方向的计划吗?”
  许秋斟酌了一下,回应道:“暂时不打算做……不过这个方向我觉得是可行的,具体可以这样……”
  马薇薇听的非常专注,中途还打断了许秋,从包包里取出一个本子,时不时记录几笔。
  许秋之前就已经设计出来了关于ITIC系列聚合物受体的实验方案,并在模拟实验室中摸索过。
  比如,把IDIC聚合物化,也就是IDIC端基上的ICIN单元用溴取代,再和双三甲基锡取代的噻吩反应,形成“……-IDIC-T-IDIC-T-……”的结构。
  最终的器件效率也不低,可以达到11%以上。
  这个体系,好好耕耘一下,未尝不能发几篇一区的文章,甚至AM也是有机会的。
  不过,这个体系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无法对ICIN的端基进行改性,比如引入氯原子、氟原子这些都无法做到。
  换言之,把ITIC系列受体材料做成聚合物,在效率方面向上突破的空间比较小,可能会增加器件的稳定性,暂时属于边角料型的工作。
  因此,许秋也就没有继续做下去。
  况且,组里也缺人手,现在每个人的工作都已经满负荷了,只能有所取舍,优先去完成那些更加“有文章价值”的工作。
  其实,许秋在《焦耳》综述的展望部分,把很多他摸索过且可行的思路写了上去,相当于是BONUS,谁捡到就是谁的。
  许秋算是比较“良心”的综述作者了。
  很多综述作者,其实就是简单的把其他人的工作总结了一下,并没有自己的思考在里面。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时间已经接近十一点半。
  魏兴思向马薇薇提出邀请,表示:“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马薇薇也没有拒绝:“好啊。”
  许秋没有跟着蹭饭的打算,他估计如果不是自己和胡瑶瑶在场,魏兴思和马薇薇的会晤,可能不会这么“科研风”……
  “那我先走了。”许秋果断告退。
  结果,他退的有些慢了,收到了魏老师派来的任务:“许秋,帮忙接待一下马薇薇的学生吧。”
  “好啊。”许秋只好无奈应下,带着胡瑶瑶去了食堂,选了稍微好一些的北区WECOFFEE餐厅。
  胡瑶瑶属于比较文静的类型,不像莫文琳当初那般的热情,也不主动说话,基本上都是许秋在介绍。
  闲聊之间,许秋了解到马薇薇所在的安城交通大学,和魔都综合大学一样,同属C9高校的一员。
  胡瑶瑶的本科是普本,通过考研硬考过去的,压线进入面试,最终被录取,现在是硕士一年级。
  马薇薇那篇AEM,实验基本上都是马薇薇亲自在做,胡瑶瑶负责打下手,顺带学习各种实验技能。
  胡瑶瑶对马薇薇的评价很高,说:“她的导师非常的优秀、能干,也很拼命。”
  对此,许秋并不是很意外,能混科研圈的妹子,基本上没有几个是绵羊。
  这里指的是在理工科能做到教授的妹子,基本上都是猛的一批。
  吃完饭后,许秋把胡瑶瑶送回了燕园宾馆,自己则返回寝室。
  下午一点半,许秋又被召唤到魏兴思的办公室。
  他看着魏老师办公桌上新打印出来的《自然·能源》文章,若有所思。
  没过多久,莫文琳领着龚远江进入了218房间。
  这次,龚远江同样带了一个学生,正是上次领许秋他们出去玩桌游的大师兄曹思。
  都是熟人,彼此之间的交流就随意了许多,也没整握手那一套。
  龚远江笑着调侃道:“莫文琳,在这边待的还好吧,魏老师他们没有欺负你吧。”
  “没有,没有,”莫文琳忙摆摆手:“魏老师对我挺好的,组里的同学们也都蛮好的。”
  不过,说后半句的时候,许秋感觉莫文琳好像是瞄了他一眼。
  魏兴思从桌上拿起《自然·能源》文章,递给龚远江:“这周五刚刚接收的《自然·能源》文章,现在网上还没有出来呢,先给你拿去看看。”
  龚远江的笑容一僵:“你忘啦,这篇文章我也是作者之一,你周五还给我打电话来着……”
  “……哈哈,这几天太忙了,都忘记了。”魏兴思尴尬笑笑,生硬的转移话题:“对了,我们现在实验又有新的进展了。”
  龚远江来了兴趣:“哦?哪方面的?”
  魏兴思看了看许秋,说道:“关于新材料的开发,以及叠层器件,刚好可以覆盖我们计划申请的重点项目。”
  “那蛮好的,现在做到多少了,14%?”龚远江也看了许秋一看,明白这大概率又是许秋的功劳了。
  “现在的效率是14%,接近15%,不过……”魏兴思话锋一转:“许秋说他有信心能做到16%!”
  “???”许秋一愣,内心表示:“我啥时候和你讲过能做到16%了?噢……好像当初是提了一句‘有望15%,甚至16%’,但也没有这么笃定的好吧……”
  “真的假的,这是要发Nature的节奏啊。”龚远江惊叹道,曹思和莫文琳也有些惊讶。
  莫文琳其实倒还好,她现在对许秋已经近乎“迷信”了,别人号称16%她不一定相信,但如果这话是许秋说出来的,似乎就已经是事实了,毋庸置疑。
  最感慨的当属曹思,他入行近五年,一直在做小分子给体的体系,效率常年都是保持在10%以内。
  今年好不容易遇到ITIC类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把全小分子体系的器件效率突破到了10%以上,整了一篇AM,还挺开心的。
  现在听到人家都已经14%,在冲击15%、16%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