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钱庄疑云

  令狐千里走到门外看了看,又回到屋里,悄声对天元道:
  “我什么也没探,我跟踪王八的弟弟了。”
  天元道:
  “你说王九?他去了哪里?”
  令狐千里道:
  “他直接去了郡尉府,待了一个时辰才出来。郡尉大人亲自把他送出府门。”
  天元道:
  “看来这王九有些门道,莫非他是外戚王家的族人?”
  令狐千里道:
  “或许。”
  天元道:
  “王家派人带着这么多银子,千里迢迢来到江城,又和郡尉勾结,定有阴谋。不过,能是什么阴谋呢?”
  令狐千里道:
  “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事事都知道?”
  天元道:
  “你不是自称少年老成,阅历丰富吗?”
  令狐千里道:
  “江湖阅历是比你丰富一点,至少不会被一个小姑娘骗。但这些阴谋诡计,实难预料。”
  天元道:
  “现在下结论尚早。她说一个月后连本带息带给我呢。她总不至于逃离江城吧,只要她在这里,我就能找到她。”
  令狐千里道:
  “找到她又能怎样?给她要钱吗?”
  天元语重心长地说道:
  “年轻人,要以大局为重。我们受了赖爷的重托,到了这里却一点线索没有,我觉得这位元宝姑娘在这里消息很灵通,我们需要她的帮助。我这叫放长线钓大鱼。”
  令狐千里笑道:
  “噢,这么说,天少侠是有意让她骗的?”
  天元拍拍他:
  “年轻人,你终于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了。走了。”
  令狐千里道:
  “少侠去哪里呢?”
  天元道:
  “去找我的活宝姑娘打听消息。”
  天元记得元宝姑娘说要去昌盛钱庄存钱,就和令狐千里来到昌盛钱庄守株待兔。昌盛钱庄门口也有不少人排队存钱。
  天元悄悄观察了半天,也没找到元宝姑娘,多少有点失望。他见令狐千里似笑非笑的模样,心中有气,说道:
  “朝日钱庄的事儿我已打听清楚了,他们说是帮邻州十万大公十万二公两兄弟借钱,所以出的利息比较高。这里你去打听,看看他们又为何出的高利息。”
  令狐千里还是那幅表情:
  “好吧,你好好找你的元宝姑娘,我去打听。”
  过了一会又回来:
  “我已打听好了,你的元宝姑娘找到了吗?”
  天元道:
  “这么快?打听到了什么?准确吗?”
  令狐千里道:
  “听说,这昌盛钱庄也是帮邻州的一位大商人借钱,这人叫鲍半城,据说在他们老家,城里的一半铺面都是鲍家建的。这鲍半城如今在另一个城中大兴土木,又建了不少铺面,因此缺钱,委托昌盛钱庄高息向大家借贷。”
  天元道:
  “这么巧吗?我怎么感觉这两家钱庄的理由好相似呢,是不是有诈?”
  令狐千里道:
  “我感觉你感觉的有道理。你等我一下。”
  匆忙向东而去,一会功夫就回来了。
  天元道:
  “你这又是干什么去了?”
  令狐千里道:
  “我派人打听一下,这鲍半城和十万大公兄弟是否真的缺钱。”
  天元奇道:
  “你派人?不就是咱们俩一起来的吗?难道你派布衣参军或者镖局的人去打听?”
  令狐千里道:
  “自然不是,你就等消息吧。王九让咱们盯着朝日钱庄,我们去转转,改天再找你的元宝姑娘。”
  朝日钱庄门前依然排着长队,比昌盛钱庄存钱的人要多了数倍。
  天元问一位排队的中年人:
  “大叔,我听说城东昌盛钱庄也出同样的利息,为什么你们都到这里存呢?”
  中年人道:
  “这里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刚开始我还不大信,存了一点点进来。昨天真的取出利息了,所以今天来这里存。那个昌盛钱庄刚开始搞,谁知道是真是假。”
  二人在对面的小酒肆里坐下,要了一壶酒,一份烧鹅。卖酒的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声音又甜又糯,尚有一点稚气,不过上菜沽酒、算帐收钱已是十分熟练。
  天元叹道:
  “不得了,这么小就能做生意,将来一定不得了。难怪都说南方人善于经营,原来从小就开始了。”
  令狐千里笑道:
  “是啊,再过上几年,就能和元宝姑娘一样,骗倒你这样的大侠了。”
  天元道:
  “哼,放心,我一定会找到她,从她口中打听到有用的消息。到时看你这小子再胡说八道,现在懒得理你。”
  转头和卖酒的小姑娘聊:
  “掌柜的,你经营这店几年了?”
  小姑娘有点害羞:
  “三年多了。”
  天元道:
  “很好,对面朝日钱庄现在高息存钱,好多人都在排队,你存过了没有呢?”
  小姑娘摇摇头。
  天元道:
  “利息很高的,为什么不去存一点呢?”
  小姑娘道:
  “阿爹说,钱要自己辛苦挣来才踏实。而且,我也没有多余的钱要存。”
  天元道:
  “很好,有骨气。我再问你,朝日钱庄开了几年了,生意怎么样?”
  小姑娘道:
  “开了有三年了吧,以前生意很冷清。今年他们搞了这个高利息,人就一下多了起来。”
  天元点点头:
  “你家的酒很不错,一会送两坛到西郭客栈天字号。”
  一直到天色将晚,存钱的人还没有存完。钱庄的伙计每人给了一个铜牌,让他们明天一早再来,凭铜牌办理。
  二人从酒家出来,隐在暗中观察。过了一会,见从钱庄侧门出来一辆大车。令狐千里示意跟上。
  天元悄声道:
  “你搞错了吧,这种大车是拉人的大车,并不是拉货的。”
  令狐千里道:
  “这只是避人耳目,用货车拉太过招眼,所以他们用了这样的篷车,把箱子放在车厢内。你看这辆车套了两匹马,拉的还比较吃力,可见里面货物很重。后面还跟着七八名大汉,一定是银子。”
  天元道:
  “好吧。不过,这么多人存了一天的银子,一车也拉不完啊,后面会不会还有一车?”
  令狐千里道:
  “不好说。通常钱庄会有个银库,白天收的银子晚上存在库中,收的多了才会转移。不管后面有没有,我们跟着这辆车就是。”
  大车一路向东,进了城郭之间的一座大院。大院外的灯笼上写着“雁门堂”三个大字。
  天元问道:
  “这个院子好大,前面竟然还立着牌坊,莫非是哪个官员的府邸?”
  牌坊前也挂着灯笼,二人不便上前,令狐千里仔细看了一下,念道:
  “孟尝遗风,莫非这是小孟尝田武家?”
  天元道:
  “就是号称十大名侠之首的田武?我看门口也没有田字啊。”
  令狐千里道:
  “雁门堂就是田氏的堂号,牌坊上又写着孟尝遗风,多半是他家。”
  天元道:
  “十大名侠有三位牵涉到河务案,已经声名狼藉了,看来这名侠之首也清名难保。”
  令狐千里道:
  “这十大名侠的成名,跟二十年前的白马盟约有直接关系。那年,白马盟约横空出世,以至于游侠蜂起杀官,十大名侠都是那年成名的。当时有不少游侠杀官后被官府处决,这十人不但安危无恙,还功成名就,成了一方豪强。”
  天元心中一动:
  “你是说,这十大名侠背后有靠山?”
  令狐千里道:
  “有可能,只是还没有证据。”
  天元道:
  “现在就是找证据的好机会,进去看看。”
  二人从侧墙翻入,在院内摸了一会,见那辆大车正停在后院,几名大汉正把车中的箱子搬到地库中。
  二人远远商议,天元道:
  “朝日钱庄说帮什么十万大公兄弟借银,怎么银子却跑到了田武家中?田武是不是要把银子私吞?”
  令狐千里道:
  “现在还说不上。或许是朝日钱庄委托田家,把银子送到邻州十万大公家中。”
  天元道:
  “那我们再到处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情况。”
  二人转了一会,进到后面园子中,发现一间灯光通明的大堂,外园有不少庄客巡逻,难以靠近。
  二人处在下风口,凝神倾听,里面似乎是男女嬉戏之声,有些不堪入耳。
  天元道:
  “要不要想办法混进去?”
  令狐千里道:
  “王九让咱们盯着朝日钱庄,咱们已查到他们与田家有关,没必要为此冒险。这些人在里面喝花酒,即使混进去,无非是看看那些平素道貌岸然的大人先生们的下流模样,探不到什么重要消息。咱们明天就回去一趟,也须盯着点王九他们。”
  二人回到镖银停靠的小镇,镖银已从船上移到镖车上,除了原来的镖师,边上还多了十几名大汉。
  天元悄声问道:
  “两天没见,怎么又多了这些人?这是哪来的呢?”
  令狐千里道:
  “看他们这些不可一世的劲头,应当是官府的差人,可能是江城郡尉派来的,只是未穿官府。”
  天元摇头道:
  “奇怪,越来越奇怪了。”
  二人进去找到王九,却见他和并州龙哥正坐在一起。
  天元吃了一惊,令狐千里忙道:
  “原来王兄屋里有客人,我们等回再来。”
  王九笑道:
  “不是客人,这位龙哥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你们四人此行需要保护的人。你们两位进城打探消息,另外两位兄弟乙未辛丑一直跟着龙哥。龙哥是我们此行的首领,你们探到了什么消息尽管直说,无须隐瞒。”
  令狐千里道:
  “好。我们昨夜盯着朝日钱庄,发现他们晚上把一车银子转送到城东的小孟尝田武府上了。”
  王九笑道:
  “果然不出龙哥所料,小孟尝田武才是幕后之人。”
  龙哥不动声色:
  “你们两位受累,继续盯着田府。有动静了就及时向九爷汇报。”
  二人忙告辞出来。路上,令狐千里笑道:
  “年轻人,要沉住气,刚才你就差点露馅了。”
  天元道:
  “没想到车中的人竟然是他,搞的神神秘秘的。我差点一冲动要拨剑。”
  令狐千里笑道:
  “是谁昨天还告诉我,要以大局为重?我们受赖爷重托,现在线索没找到,就要杀人?”
  天元挠挠头:
  “好吧,是我冲动了。现在朝日钱庄咱了解一点了,他们可能受田武控制。但这龙哥和王九的情况,咱一点也不了解。郡尉又派这些差役过去,是要干什么啊?”
  令狐千里摇摇头:
  “不清楚。自今之后,咱们白天盯着昌盛钱庄,晚上盯着田府,不怕查不了线索。”
  天元道:
  “朝日钱庄不用盯了?”
  令狐千里道:
  “连龙哥都不让盯那里了,咱们再盯又有何用?何况,我们已经知道田武是他们的后台。但是这昌盛钱庄背后是谁,我们尚不清楚,一定要盯。”
  二人在昌盛钱庄门口盯了两日,每日来存钱的人并不太多。
  第三日,天元忽然看到了元宝姑娘。穿的花枝招展,在街上乱逛。
  天元上前打招呼:
  “元宝姑娘,要去哪里玩啊?”
  元宝姑娘回头一看,笑道:
  “原来是我的傻徒弟,你这几天跑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被人骗?”
  天元道:
  “我只有一百两银子,都放在你那里了,虽然有骗子,也骗不到我什么了。”
  元宝姑娘笑道:
  “那就好,幸好你运气好,遇到了师傅我,提前帮你把银子存起来了,要不然,你这么傻,早就被人骗走了。”
  天元道:
  “你帮我把钱存到昌盛钱庄了吗?”
  元宝姑娘道:
  “是啊。”
  天元道:
  “我正要问你。你之前是把钱存到朝日钱庄挣的利息,为什么却不让我往那里存,而在存是昌盛呢?”
  元宝姑娘道:
  “师傅教你一个乖,你要记好了。能把利息出这么高的钱庄,要么是拿这些钱做了一桩风险极高的买卖,要么就是诚心骗人,二都必居其一。不管是哪种,存钱的风险都很大。”
  天元道:
  “为什么是风险极高的买卖呢?普通买卖不行吗?”
  元宝姑娘道:
  “普通买卖利润哪有这么高?只有风险极大的买卖,利润才会很高,挣的钱才能补上他们付的利息。”
  天元道:
  “既然明知风险很大,你为什么还要存钱呢?”
  元宝姑娘笑道:
  “朝日钱庄开始付高息时,大家将信将疑,存钱的并不多,我存了五百俩已经是最大的客官了。他们第一个月并不能收到太多的银子,所以他们初时一定会按约付息的。等到大家都相信了,大批开始往这里存钱时,就很不安全了。这么高深的道理,告诉你你也听不明白。”
  天元道:
  “所以昌盛钱庄刚开始付高息存银,第一个月也是安全的?”
  元宝姑娘拍手道:
  “原来你听明白了!到底是我的徒弟,看来是我这师傅带的好。”
  天元道:
  “假如他们骗人,不怕官府抓吗?”
  元宝姑娘贴近他耳朵,小声道:
  “他们要是骗的少了,官府自然会抓的。如果骗的多了,官府就会袒护他们的。”
  天元奇道:
  “这是为何?”
  元宝姑娘道:
  “你没听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吗?骗的银子多,就可以分给官员很多,官员自然会跟他们一伙的。”
  天元道:
  “官员这么做,就不怕上面怪罪吗?那些受骗的百姓他们就不管了吗?”
  元宝姑娘道:
  “傻徒弟,千里作官只为财,至于咱们小百姓,还是学会自保的好。”
  二人正聊的热火朝天,见百姓们纷纷躲避。二人站在百姓中间远远望去,见来了一行官人,还带着几辆大车。大车两身的大汉们,正是元天昨天在小镇见到的那些人,不过今天都穿着官服。
  昌盛钱庄的掌柜早迎在门外:
  “少府大人,您里面请,伙计上好茶!”
  那位少府大人进去不久,就出来一班伙计,把大车上的箱子都搬到钱庄内。
  天元问道:
  “少府是什么官?”
  元宝姑娘道:
  “少府是太守的属下,帮着太守管钱的。”
  天元道:
  “他带了这么多人,这么多箱子,是要来存银子吗?”
  元宝姑娘道:
  “是啊,师傅教你的没错吧。你看官府把官银都存在昌盛钱庄了,这里一定安全的。”
  果然,送走少府一行人之后,掌柜出门对大伙说道:
  “众位乡亲,官家把官银都存到昌盛钱庄了,大伙都看到了,也不要再疑心了。官银这一存上,鲍家要借的钱差的也就不太多了。我们这个高利息再收三天,三天以后就变成平息了。大伙要存银子的就抓紧吧!”
  此话一出,百姓都散去。
  天元奇道:
  “他这么一说,大家为什么反倒散了?”
  元宝笑道:
  “真是个傻徒弟,大家都回家拿钱去了啊!你就放心吧。我还有点事先走了,改天再教你!”
  一溜烟钻进人群,不见了。天元喃喃道:
  “她该不会也回家拿钱来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