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一章 会晤前奏

  杜英以此强调王师所到之处,都是被犒劳的,其意自然不止于此,俨然是在暗示,或者说是威胁周楚:
  犒劳,是地方州府应尽之责,而不是此时谈判的条件。
  若是令尊不愿意犒劳的话,也无妨,关中王师大可以自己去取。
  周楚一时默然。
  拳头硬,自然就能够提出这样的威胁。
  杜英则自顾自的说道:
  “欢迎仪式嘛,只要能够表示诚心就可以了,天下局势未定,战乱还在,不易铺张浪费。
  而且长公主千金之躯,也不会随着本都督先行前去,应当是本都督和周刺史商谈妥当了,在延请公主南下,可对?”
  说着,杜英装模作样的看向梁殊以及随行的礼曹官吏,两人很配合的连连称是。
  周楚顿时眼前一亮。
  都督刚刚还带着威胁的意味在表示自己对于犒劳三军也能够作为谈判条件的不满,现在就已经开始讨论礼数的问题了,那就说明在都督的心中,周抚开出来的条件并不到位,但是杜英本意还是愿意谈一谈的,就看周抚能不能给出更有诚意的条件了。
  既然钱财无法到位,那么都督想要的肯定还是刺史府的权柄,但是这就需要阿爹在刺史府的掌控权上做出让步,周楚不知道阿爹是不是能够接受这样的条件。
  杜英没有开口,梁殊站出来说道:“少将军应当知道,都督只是总管各州事宜,很难顾及到细节,且都督日理万机,也不能操心每一个‘州府’的治理得失。
  就比如凉州,都督可是很少过问凉州刺史是如何治理的。”
  周楚这一下终于露出了笑容,方才梁殊措辞也是一语双关,就差直接明确的表示杜英不介意保留周抚的位置,甚至愿意给周抚一定的自主权利了。
  看上去这有点儿不切实际,但梁殊拿出来了凉州的例子,仔细想一想凉州似乎就是如此,没有听说朝廷委派的凉州刺史顾淳受到本地的排挤。
  不过江左吴郡世家现在和关中都督府就算还没到穿一条裤子的地步,但也是人尽皆知的眉来眼去了,顾淳在凉州肯定是尽可能配合都督府的工作,当一个盖章机器。
  周楚窃以为这并不是自家爹爹想要的。
  梁殊微笑着说道:“只要刺史拥护支持关中新政,那么刺史还是刺史,同时都督府也会让刺史保留一部分的官吏,自己人用着得心应手,当然了,新政的推行离不开熟知新政的官吏支持帮助,因此派遣关中的官吏前来配合刺史,也在情理之中吧?
  另外刺史未来也会理所当然的主持新政人才的选拔,换而言之,刺史便是蜀中人才的恩师,蜀中子弟但凡走出去,总归要称呼一声‘周刺史门下’,此教书育人,教化功德,更是现在刺史所没有的。”
  门生故吏满天下,这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最期望的,因为这些盘根错节的门生故吏在无形之中编织出来一张大网,才能够让大臣本人的起起落落都变得无比安全。
  之前能做到这一点的自然基本都是高门大户,比如赫赫有名的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其门生故吏的支持,是其子弟能够青云平步的重要保证,而又比如现在琅琊王氏虽然已经衰落,可当初受到王导提携的也不在少数,只要王家子弟还愿意在官场上打拼,这些人高低得卖给王家三分薄面。
  这种资源的积累,是周抚这样高不成低不就,恰恰位于顶流和二流世家之间,且因为之前站错队所以身份比较敏感的人最羡慕的。
  现在杜英能够给周抚这样的资源,周抚恐怕很难抗拒这诱惑。
  作为代价,周抚自然要遵从关中新政,听从关中的指挥,很可能他将只有建议权,不再有决定权。
  当然,周抚能够得到这么多,也不是杜英和都督府大发慈悲,而是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杜英现在手头上也拿不出来这么多人手前来支援蜀中建设了,关中书院被压榨的干净。
  所以杜英现在任用蜀人治理蜀地,就是尽可能减少蜀中人才缺口给关中书院带来的压力。
  至于蜀中这些人的忠心,一方面杜英并没有梁殊口口声声说的那么善良,而是会选择把刺史府、蜀中世家甚至巴人和氐人之中选拔出来的人才杂糅混合在一起,如此一来,这些本来就不对付的人,没有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就不错了,自然会在平时的工作上相互掣肘和监督。
  届时关中派遣南下的人,只需要居中调和、左右逢源即可。
  很轻易的就可以把握到整个局势。
  因此杜英才能放心大胆地把一部分权利让给周抚,反正有这样的一批手下,周抚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甚至随着关中新政在天下的推行,便是周抚想要在蜀中特立独行也不现实了,大势所趋之下,周抚自己就会乖乖认清现实,把本来就形同虚设的权柄交出去。
  总而言之,周抚得了面子,都督府得了里子,而如果周抚不想要这个面子,那杜英不介意直接掀桌子,所以算起来大家都不亏。
  不过虽然事实如此,周楚也不能确保自己的父亲就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显然在习凿齿和毛穆之的影响下,阿爹仍然幻想着面子和里子都拿到手,所以周楚只能无奈的说道:
  “属下愿意差遣亲信前去绵竹,询问家父的意见。”
  杜英笑眯眯的说道:
  “期望令尊能够认清事实吧,一定要记得提醒他,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里子和面子,留一个就可以了,否则小心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楚当然很清楚眼前这位杜都督的本事,忙不迭的答应。
  还不等周楚匆匆告退,一名传令兵已经在门口喊道:
  “启禀都督,成都八百里加急!”
  “成都?”周楚震惊,瞪大了眼睛。
  然而堂上众人却并没有半点惊奇,显然早就知道杜英在成都方向有布局。
  张玄之拿着公文走上来,没有保密的意思,甚至他直接看着周楚,念道:
  “毛穆之部在北上途中遭遇各地巴人和世家联手袭击,兵马折损众多,被迫向南结寨固守!”
  周楚顿时瞪大了眼睛,毛穆之竟然被阻挡下来了?
  那岂不是意味着如今阿爹最大的依仗,已烟消云散?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晋末多少事更新,第一六二一章会晤前奏免费阅读。
  如果觉得好看,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