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四教一生

  想要修建香港的基础设施,自然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而现在岭南各地都在开荒,正是缺人手的时候,想找大量的人手可没那么容易。
  李贤皱眉想了想,提议说道:“也许咱们可以从中原召集百姓过来做工,大不了工钱给高一点就是了。”
  李显笑道:“既然给高工钱,直接在当地召集就行,何必那么麻烦呢?”
  王平安摇了摇头,说道:“当地召集肯定不行,毕竟这里的工钱已经有那么高了,如果咱们再胡乱提高工钱,肯定会引得世家大族和商人怨声载道的,虽然咱们不怕,可毕竟不太好。”
  小月华撇了撇嘴说道:“其实咱们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就算要开放南洋,也是一步步的来,码头和道路都是现成的,只要先修建一些大仓库就行,其它的完全可以慢慢来。
  毕竟人们又不会一下子就全部涌到香港去,咱们修建一截基础设施,就卖一点地给他们建宅子就行了,就算万一有什么意外这样也不会亏本。”
  李贤点了点头,笑道:“慢慢来也行,如果需要的人手不多,直接找三师兄调派就行了。”
  随后几个小家伙跑去找到了王镇,王镇让人上茶招待他们。
  对他们笑道:“核算清楚了?相信我宝安城的造价不是比对着你们那点钱说的吧?”
  小月华直接在茶几上拿了一个大椰子放到面前,摸出小金锤敲了小洞,插入竹管后使劲喝了一口,对王镇翻了翻白眼,说道:“三师兄小气,李显不过随口说说而已,你记那么久干啥?”
  李旦吞了吞口水,扯着小月华衣袖说道:“师姐,我也要喝椰子汁。”
  小月华直接把自己手中的椰子递给了李旦,反正她也喝不了那么大个椰子,李旦也不嫌弃,抱过来直接就大口的喝了起来。
  王镇笑道:“说说吧,你们过来为了什么事情,直接点,我这边正忙着呐。”
  王平安把他们几人的打算简单的说了一下后,直接说道:“我们需要人手,想找三师兄调派一些。”
  “既然需要的不多,倒是没有问题。”王镇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样吧,我让房沼带五百匠人,一千小工给你们过去帮忙吧,不过工钱得你们自己出。”
  李贤点了点头,笑道:“这是应该的。”
  王镇点头道:“行吧,你们自己先找人去把规划做出来,需要多少土地拿到我这里来审批,然后其它的事情,你们都和房沼沟通就行了。”
  李贤沉吟了一下,问道:“三师兄不能找人帮我们做一下规划吗?”
  岭南这边可不像北方那样到处都是平原,想要建城,规划就是重中之重。
  王镇摇了摇头,说道:“宝安新城当初是我自己带人做的规划,现在我根本就没有那个时间,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或者你们可以找先生帮忙。”
  随后几个小家伙又跑去找王正,刚进入王正的别院,就看到李治也在,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精瘦和尚,三人正坐在石桌旁闲谈。
  “儿臣拜见父皇,见过先生。”
  “平安、月华见过陛下,父亲、爹爹。”
  几个小家伙纷纷行礼。
  李治笑道:“你们几个过来见见这位惠能大师吧。”
  几个小家伙又纷纷作揖行礼道:“见过惠能大师。”
  惠能和尚连忙起身还礼,“贫僧见过太子殿下,两位亲王殿下,两位小施主。”
  李治伸手虚拍了拍,笑道:“都坐下吧,惠能大师是得道高僧,你们正好听听佛理,你们先生虽然不信鬼神,可是对一些佛理还是很推崇的。”
  王正微笑着点了点头。
  石凳不够坐,自有内侍搬来锦凳,几个小家伙乖乖坐下听讲。
  李治做了个请的手势,惠能继续讲道。
  “菩萨、大菩萨们要想获得身心安宁,首先要修福、度无量无边众生,虽然救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心中不能存留我度了众生的概念。
  也就是说,菩萨要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没有去除,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三个大的听懂了一些,小月华靠在王正身上一脸的懵懵懂懂,李旦则打了一个哈欠,李治皱了皱眉头,惠能停了下来。
  王正笑了笑,对小月华问道:“听懂了吗?”
  小月华摇了摇头,王正也不以为意。
  李治对李贤三人问道:“你们听懂了吗?”
  李贤沉吟了一下,说道:“大师的意思是说:做了好事心里面不应该有自己做了好事的念头,如果有了做好事的念头,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惠能对李贤合十一礼,欣喜道:“太子殿下极有慧根。”
  李贤皱了皱眉,问道:“可是子路救人不求回报,却招致孔圣责罚,与大师的道理好像不是一回事啊?”
  惠能想了想,笑道:“确实不是一回事,不过两者却都是对的,菩萨行善不留于心,只是菩萨的自我德行,如果被施于之人,自己还愿菩萨,菩萨也不会拒绝。
  子路救人不求回报,也是子路的好意,可是别人既然回报了,其实子路也应该接受才是,这两者并不冲突。”
  几个小家伙还是皱眉。
  王正在一边笑道:“世尊的善可以适合任何人,而世尊的道,却不适合年轻人,毕竟追名逐利就应该是年轻人的目标,如果年轻人连名利之心都淡泊了,生活可能都会变得乏味起来。”
  惠能沉吟了一下,对王正合十行礼道:“大管事高见。”
  李治挑眉问道:“大管事的意思是老年再学佛比较合适?”
  王正点了点头,笑道:“其实臣以为,少时学我渝州一系的学问以增长见识,兼修一点儒学以修身养性足矣,青壮之时有时间倒是可以专研一下儒学,学些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等到年老需要戒骄戒躁的时候,再修行一下佛道至理,也不算迟,毕竟佛道里面的许多大道理其实不是那么适用于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