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木瓜

  船队出漓江,上午还是棉袄、皮草,中午所有人就换成了布衣。
  李旦扭动着小小的身子,对小月华说道:“师姐,我背上也有点痒。”
  小月华把手中的痒痒挠递给李旦说道:“自己拿去挠挠,等下午停船,到时候沐浴之后就不会痒了。”
  李旦一边拿着痒痒挠挠着后背,一般站在船边拿着望远镜到处张望,岭南的冬季对于李旦来说非常有看头,成片成片的甘蔗林、香蕉林、橘子树林,还有许多他不认识的没有挂果的树林,都是那么的新奇。
  李旦看见一些三五米高的小树,居然层层叠叠的挂满了大大的瓜果不由惊喜道:“耶,师姐,你看那边那个是不是木瓜啊?”
  小月华拿着望远镜看了看,点头道:“还真的是木瓜诶,想不到木瓜树这么一点点高就挂了这么多果子,我站在地上都能摘得到。”
  李旦使劲点了点头,欢喜道:“我也能摘得到,下面那些都红了,好想跑过去咬一口啊,树上的一定要甜一点。”
  小月华赞同道:“肯定要甜一点,爹爹说咱们吃的木瓜都是青的时候就摘下来的,不然送到渝州和长安就好坏掉,必须得煮一下才能吃,树上就红的这种可以吃生的。”
  房沼在一边笑道:“从这里开始就有很多木瓜林了,虽然这个季节已经有点迟了,不过还是有许多木瓜没有采摘,等下停船,让人给你们弄一些来尝尝吧。”
  李贤有些感叹的说道:“岭南还真是不错,就连在冬季也有这么鲜美的瓜果吃,加上这边气候暖和,此地百姓应该没有饥寒之忧吧?”
  张沟点头道:“除了风雨交加的日子,一般来说都不算太冷。”
  房沼开玩笑道:“我师弟的爷爷他老人家,三五岁时遇到风灾变成了孤儿,就靠着岭南丰富的瓜果自个一个人都活了下来,还长得高高壮壮的呐。”
  “嘿嘿。”
  面对师兄的打趣,张沟也不生气,傻笑了一下,解释道:“那只是运气,其实这边也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好,毕竟人不可能只为了吃。
  而且这边由于天气炎热,蛇虫鼠蚁什么的特别多,先生过来之后就大规模的捕杀了好几次蛇虫鼠蚁,为此先生还开发出来好多好吃的新鲜菜式呐。”
  李显咽了咽口水,皱眉道:“吃那些东西不太好吧?”
  房沼点了点头,“我也不喜欢那些东西,可是没办法啊,野外那些东西太多了,不因地制宜的利用一下,鼓励百姓多吃,就得泛滥成灾。
  光是靠朝廷下令捕杀可不行,还是得以利诱导效果才能显著,其实此地寮人本来就有吃大蛇的习惯,先生不过是普及了一下各种美食做法而已。”
  物产丰富的好处让补给十分便利,只要计算好行程,派人沿途花钱收集一下物资就能把一两万人的后勤安排的妥妥当当。
  下午船一靠岸,几个小家伙就把身上挂满竹筒的小马甲一丢,呼啦啦的跑下了船,看得伺候他们的内侍心惊胆战。
  李治倒是看得乐呵呵的,在他的心里面,孩子还是野一点比较好。
  李治一边下船,一边笑道:“大管事总是有诸多办法解决问题,这种挂满竹筒的马甲还真是有点用处。”
  王正笑着解释道:“其实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都是心里的问题,士卒晕船多半还是心里不安,穿上这种有浮力的马甲自然能让他们心安一些。”
  一个人如果能骑马,以这时代的空气质量,加上通风良好的情况下还是晕船,基本上就是心里作用了。
  当时居然有士卒上船就开始呕吐,一人带动之下,居然造成了大面积的晕船,王正立马让人做了竹筒救生衣,然后再换了一批士卒上船,情况立马就好了许多,实在不行的那些人只好排除行程之外了。
  等李治和王正到大帐,几个小家伙已经有点急不可待了,不过还是在李贤的带领下乖乖的站起来行礼,等李治和王正坐下后,他们才入座。
  桌子上的菜有十多个,山珍海味一应俱全,全部都有两份,李治和王正一份,其他小家伙一份,这是为了照顾这些小家伙好吃得自在一些。
  李治看着桌子上的硕大金黄的木瓜笑道:“呵呵,这些东西还是得在这边生长才算是上品,渝州匠人虽然厉害,终究还是有限。”
  王正懒得猜测李治话里的意思,笑道:“确实是如此,这木瓜看着就比较可口,陛下尝尝吧。”
  几个小家伙在王正哪里随意惯了,此时已经吃喝了起来,反正东西有两份,他们也不怕弄得杯盘狼藉,小月华直接抱了一个大木瓜过来,用小刀切成几块,分给大家。
  李旦大大的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几下吃完后,对小月华说道:“师姐,真的很好吃耶,我还要。”
  小月华点了点头,又开了一个,说道:“吃两块就行了,等下还要吃饭,等吃完饭歇歇,咱们再吃一点,然后明天带些到船上去吃。”
  “好。”李旦乖巧的点了点头。
  李治喝了一口葡萄酒,看着吃得欢快的李贤他们,笑道:“这些小家伙吃饭虽然不雅观,可是却让人看得很喜庆,朕小时候也想这么吃饭来着,可是,嘿嘿。
  贤儿他们跟着大管事,算是享福了。”
  王正想了想,笑道:“人可以有两面,雅观什么的可以做给别人看,至于自己过日子,还是自在些比较好。
  而且人生还是应该顺其自然,一个人在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一个娃娃欢脱一些并没有什么错,规矩太大太多其实不会快乐的。”
  李治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还是得有规矩才行。”
  王正笑着点头赞同道:“规矩自然是需要的,一个人其实只要稍加约束,随着年纪的增长自然就会懂得规矩,哪怕是一个乡村老朽,让他欢脱一些,他也欢脱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