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 驱动生锈的机器

  “胃管怎么没有准备?抓紧时间拿出来。一会患者送来,建立静脉通道的同时要把胃管、尿管都插进去。”郑仁见准备工作做的相当粗糙,言语之中忍不住的凌厉起来。
  一众医护人员开始忙碌,像是工蚁一样,取出郑仁要求的各种东西。
  其实患者送来再取,也是可以的,但毕竟会耽误十几秒、几十秒钟。
  有可能这短短的几十秒,就有可能决定一个孩子的生死。
  “准备气管插管套件!”
  “吸痰器打开!吸痰管准备好,打开一瓶外用盐水!”
  “液体!晶体和胶体都准备好!”
  一连串的医嘱在急诊抢救室里咆哮,一直到120急救车凄厉的的声音从远方传来,越来越近,郑仁才一溜烟的奔着门口跑去。
  刘旭之都傻了,站在一边,手足无措。
  或许对于郑老板来讲,这些都是常规手段。但对于刘旭之而言,这一套简直专业的不要再专业。
  此时的郑老板看起来,才是一名真正的医生。
  郑仁没想那么多,他现在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患者身上,其他事物都被虚化,打了马赛克。
  这里有一件很愁人的事儿——西林镇人民医院没有杂交手术台!
  从接触介入手术开始,无论是海城还是912,杂交手术台不要太多。尤其是912,只要是个手术室,都有杂交手术台。
  要是自己判断的没有错误,患者需要去介入手术室做栓塞术,然后要再赶到大手术室做外科手术。
  中间还要走至少3分钟,这就是一道鬼门关。能不能过去,郑仁现在也不好说。
  具体,看命吧,郑仁心里想到。
  一辆120急救车风驰电掣的开过来,后面跟着一辆黑色的帕萨特,看样子应该是患者家属。
  急救车在距离大门口100米的时候开始减速,很平稳的停下来。
  平车推过去,接了患者,郑仁看见鲜红的系统面板,血要滴下来一般。
  上面的诊断,有几个特别致命的——盆腔动静脉丛破裂、失血性休克、肠破裂、右肾挫伤、肝挫伤、创伤性湿肺。
  和郑仁预计的差不多,唯一不知道病情是否严重的就是肾挫伤了。
  孩子趴在平车上,皮肤苍白,看着有些潮湿,不时痉挛抽搐。他父亲遇到巨大的惊变,整个人都懵了,手脚无力,只是下意识的半趴在她身上,固定住患者的上身,尽量让她不要乱动。
  后面帕萨特上,几个女人七手八脚的搀扶一个人下来,郑仁没仔细看,估计是小患者的母亲。
  一根5cm粗细的金属棍深深的戳在下体,露在外面的部分被锯断。看样子,应该是带着椅子和底座没办法搬运,所以第一时间找了消防人员来协助切断。
  平车飞快的拉到急诊抢救室。
  建立静脉通道,下胃管、尿管。要是在912,遇到特别急的急诊患者,这一切都可以在手术室做。但这里是边陲小镇,郑仁不敢冒险。
  患者血压极低,万一自己上台手术,下面护士却扎不进去针,取不出来血样、建立不了静脉通道,那怎么办?
  不能马上输血,手术做的再怎么牛逼,患者也只有死路一条。
  郑仁飞一样跟着平车跑回急诊抢救室,一肩把拿着注射器想要抽血的护士给挤到一边去。
  “深静脉穿刺包!”郑仁沉声说到。
  虽然不认识他,但是他给人一种出场就胜券在握的感觉以及院长大人在场,却老实的跟狗一样的态度,还是让急诊的医护人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深静脉穿刺包打开,郑仁先做消毒,随后戴上无菌手套。
  一针,
  见血。
  第一管血抽出来,郑仁习惯性的回手。
  可是,却没人接。
  习惯不一样,真是很头疼。
  “护士,送血!”郑仁吼道。
  “哦,哦。”身边的一个护士被眼前风驰电掣的一幕惊呆了。血管瘪的和两张纸合在一起似得,那针头怎么说进去就进去了呢?
  “盐水!”
  “送血的那个,跑起来!最快速度!”
  “汪院长,要么你去盯着,要么找人盯着,输血科的速度要快,要快!”
  郑仁能够感觉到患者系统面板的背景颜色开始有变淡的趋势,他的声音开始变的急促起来。
  声嘶力竭的吼叫声,本身就带着一种让人肾上腺素、多巴胺飙升的作用。
  生锈的机器在郑仁的驱动下,开始拼命运转,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不过幸好郑仁是最好的机械工人,对哪个部件可能会有问题都提前预知。
  比如说输血科、比如说手术室、比如说……
  固定深静脉穿刺管,连接液体,郑仁摘掉无菌手套,带着患者奔着介入手术室跑去。
  汪院长看了一眼血压,60/30毫米汞柱,知道抢救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他想安慰一下患者的父亲,他们俩是老关系,可是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被郑仁给吼了。
  散乱的、没有规矩的急诊抢救人员就像是一只只无辜的小绵羊一样,被一头雄狮逼迫、催促,终于全都跑了起来。
  看平车飞快的去手术室,汪院长气喘吁吁的跟着。
  来回几趟,虽然距离不长,合起来也就不到200米的奔跑,汪院长却觉得全身的力量都被抽走。
  他勉强跟在后面,一边跑去手术室,一边气喘吁吁的给输血科打电话,安排最快的速度把血型配好。
  郑仁带着患者来到介入手术室,这面专家团的人还没散。
  不过他们的水平,郑仁只了解周春勇,其他人都不清楚。但这不要紧,他们也上不来台。要是上手术的话,至少要带一个本家医生。
  来到这面,人手就充足起来。
  中外专家团的人员显然专业素质要比边陲小镇的急诊人员高了很多。虽然是放射科医生,但一看患者的伤,就知道很严重。
  他们马上协助把患者抬到手术台上。轻拿轻放,尽量不去碰触那段刺入体内的压力杆。
  猛然间,郑仁发现自己忘了什么。
  这间介入手术室里,竟然特么的没有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