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重新上路

  “你们真的不多留两天?”苏靖忙前忙后的收拾东西,胡三娘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的拉着薛黎的手挽留道。这两天苏薛两小夫妻在这里,苏靖的勤快,薛黎的博学很快的得到了全家人的好感,尤其是两个人帮家里的母牛接生了一次,薛黎又讲了好多关于畜牧养殖的诀窍之后,胡三娘更是跟薛黎投缘到恨不得结拜的地步。
  见她如此盛情,薛黎摇了摇头,微笑着露出脸颊上两个小小的梨涡“多谢大嫂这几天的照顾了,只是我们真的不能留了,再晚就怕不能在年前赶到了。”
  “这说的倒也是。”胡三娘虽然不舍,但也点了点头,“快到年末了,当然还是要赶回家跟家人一起过,只是大妹子啊,回来的时候记得一定要路过我这里,好好的住上几天。”
  “嗯,一定一定。”薛黎拍着她的手承诺道“到时候还要请教你饲养麂子的诀窍呢。”
  胡三娘点头笑笑,忽然一拍脑袋,“我怎么把这个事给忘记了”,匆匆的进屋去拿出一封信出来,“我听说这段时间城里流民很多,不怎么太平,你们这样的外乡人住店肯定很难。我家亲家就在城里住着,这是他寄来的信,你如果在城里找不到地方住就按着这个地址去他们家里借宿。”
  这是个好东西!薛黎听着她们说城里这段时间来的流民较多,正愁着治安混乱下找地方住会很难,现在她帮自己找了一个住的地方,真是瞌睡时送枕头,太及时了。所以薛黎也没有多推辞,拿着那封信谢过胡三娘才重新踏上了旅程。
  因为有了胡家人的指路,两个人下山并没有遇到什么波折,很快就从山路上折到了正道。只是等到下山到了官道,看到的“壮观”情形却让两个人都惊呆了。路边四处散落着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人,一个个面有饥色,神情麻木,不懂事的孩子赤脚站在路边饿的嗷嗷直哭,久久的却没有人搭理,望着这一切。薛黎有一种走错时空地荒谬感。
  “靖哥,这怎么回事?”薛黎害pà
  的揪着苏靖的衣袖,她从没有见过如此悲惨的情景,那哭嚎声,一句句听的人锥心。苏靖的脸上也是一片肃然,见她有些害pà
  ,便拍拍她示意她坐到自己地旁边,解释道“这些是流民。”
  “流民?”薛黎看着四周。这是大唐盛世,不是说财货富足百姓安康,怎么还会有如此多的流民。
  “对,是流民,就是那些因故没了庄稼,没了粮食,无法生存。只有携家带口四处流浪乞讨为生的人。这般如此大的规模,应该是大旱、洪涝或者蝗灾等突发性的灾难,一个乡一个里的人结伴出来讨生存的。”苏靖一手搂着她,一手持缰赶车。
  “那官府呢?”薛黎看着四处的景象,有些恨恨地问道,“平日里收粮抓丁如狼似虎,这个时候怎么不管了。”
  “官府,如果遇到好的地方官,或许会禀报朝廷赈灾,可是一旦上报。赈灾过后官员的政绩必然受损,严重的甚至还会丢官丢脑袋,这样下去有几人愿意。再说,就算请求朝廷赈灾,一上一下的也要数月,等开仓赈济时,能剩下一半的人就不错了。”
  两人静坐无言。薛黎本来打算拿出干粮分给看到的小孩儿,却被苏靖制止了。他们随身所带地粮食顶多也不过够三四个人吃,在这种情况下简直是杯水车薪,贸然拿出来。不但救不了人,发生哄抢事件的话只怕自己都脱不了身。
  因为他们的车子及两人的衣着都颇为朴素,所以融入到流民的人群中也如浪花人海般的不起眼,苏靖怕出问题,拉着薛黎的手始终没有放开过。
  两人行了不过四五里。有人拉着。苏靖一看。是一个跟自己年级相仿的汉子,正满脸愁苦的拉着自家牛的缰绳。见苏靖停下,忙上前问道“这位大哥,不知你是否也是去邓州地?能不能载我家老太爷一程?”
  苏靖听了也不多言,点点头说了个“好”字。那人大喜,忙挥挥手,见得路旁坐的几个人都哗啦一下子站起来,扛着一个瘦瘪的老头子送到了车上,薛黎见状忙跳下车腾出地方给老人躺,见他已经有些昏迷,赶紧翻出自家带的水倒了半杯灌下去,这才见得老人动了动唇睁开眼。
  “你们这帮小兔崽子,我就说不用管我这把老骨头,赶快赶路才是,你们偏是不听……你们这群不肖子,我都活了一把年纪了,什么没见过,死了也都值得了,断了我们族的香火,我有什么脸面去见祖宗……”老头子一醒来就是一顿好骂,可惜他太久没有吃饭,就算扯破嗓子也不过猫叫般的声音,倒是说道后面招了一片哭声。
  “快走快走,”拦路的汉子什么也没听到似的,一挥挥手示意苏靖启程,同时随着这句话,路边坐着的一溜子人也都纷纷站起来,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竟然有三十多人,看起来同一伙的。
  苏靖不多言地点了点头,让薛黎坐稳,扬起鞭子赶车牛车走了起来,那堆人跟在车后,拦路的男人走在车边照应着,言语中对苏靖万分感激。
  一经交谈,才知dào
  他们家乡竟然是离苏靖不远的地方,大家都共用了一条大河,今年夏季洪水决了堤,村子被毁。又因为村子地势低洼,积水久久不能排出,家乡变成水乡泽国无法耕种,只得离开祖祖辈辈耕种的地方举族往外逃难。那老头便是他的祖父,一路上实在是走不动了,便要儿孙们把他丢下自行逃生。
  “你们那里遭了那么大灾,难道官府没有赈助?”苏靖听了发问道,那汉子摇摇头道“哪儿能没有呢,我们得了官府地一个凭证,打算去邓州,那里富庶,总该有些吃地。”
  “我们出来了才发xiàn
  ,有好多跟我们一样遭难的人都在往那里走,才知dào
  官府说今年天下大旱,关中饥馑,朝廷没有多余存粮赈灾灾,下诏任由百姓往各州逐食。”旁边地另一个人插嘴道。
  “就是,据说皇帝也都往洛阳去了……”
  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薛黎才认识到今年这场灾情的严重,心里升起了一阵隐忧,既然有这么多流民,那邓州城内的境况又是怎么样的,自己的旅程又会不会受到这些的干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