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章 连输两场
因为杨远的关系,就算是皇帝吃的御膳,杨家人想要吃,也可以弄的过来。
即便见宋琼掂量了下,手里那个小纸盒的份量,这个纸盒是杨若改装的。虽然没有现代的包装盒那么精致,但形状也是四四方方,外面画着可爱的图案,上面加了一个小拉手,看着还是蛮精致的。
接着便见宋琼,将那纸盒放在鼻子前嗅闻了下。“好香啊,这里是什么吃食?”宋琼掂量完份量,又闻完了味道,不由苦思冥想起来。
“闻着好像有牛乳的味道,对不对?”宋琼在杨家享受的也是千金小姐般的待遇,听说牛乳最养人,因此杨家专门让人养了几头奶牛。
这几头奶牛供给杨家人自己吃,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基本上一周里面,她们也有一两次吃牛乳的机会,所以宋琼一闻就闻出牛乳的味道了。
“不错,看来你的鼻子很灵。”杨若给了她肯定的答复。
宋琼心里一喜,接着继续闻,她就是闻到一股非常甜的奶花香,始终猜不出这到底是什么味道。“红豆糯米糕?紫软糖酥?”
宋琼接连说了几个,杨若都摇了摇头。
她不由急了,忙说道:“不可能,我明明闻着那味道很像红豆糯米糕,你打开看看。”
她怕杨若耍赖,.
杨若忙将纸盒打开,只见两盅颜色很漂亮的双皮奶,呈现在她们的眼前。
“这是什么?”宋琼眼睛瞪的大大的,随即脸上出现一个败给你的神情。杨若就算是将东西摆在她面前,她也是猜不出的。
“其实让你猜有些为难你拉,我做的这味吃食,你一定没有吃过。所以你是猜不出的,认输吧?”杨若调皮的眨着眼睛看着宋琼。
杨若心道,不要说你没吃过,就是翻遍整个成国,说不定也没人吃过。当然王夫子和邹清越除外,因为他们今天刚刚吃了杨若做的。
宋琼知道自己这是作的,杨若明明提醒她,自己猜不出,可是她偏不信。
不想宋琼倒也爽气,只见她摊开两手,说道:“好吧,愿赌服输,这次算我输了,等会我也有东西让你猜。不过你现在应该可以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吧?”
“这叫双皮奶,是一种很好吃的点心。味道清淡可口,快吃吧,趁着新鲜吃最有营养。”杨若说道。
“可是它看上去很漂亮,我舍不得吃。”宋琼竟然也会说客气话。
“以后我还可以做布甸和果冻给你吃,味道也非常好。”
宋琼的眼睛立刻出现了许多小星星。“真的,说好了哦,你说话算话。”
“当然了,我答应你的,一定会做到。”
宋琼立刻喜滋滋的应着,两小杯,这姑娘一会就风卷残云。
宋琼吃好后,用帕子将嘴边擦拭干净,然后清了清嗓子道:“阿若,我知道你很厉害,可是这次我拿的东西,你一定猜不出来。敢不敢应战?”
杨若知道宋琼性子好强,自己如果不答应,她一定不干。便也爽快的应道:“可以啊,我们共玩两局,你出一局,我出一局。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认了。怎样?”
“那是当然。”宋琼心道,自己出的这道题,杨若一定不知道。随即她笑道:“请闭上眼睛,背转过身去。”
还搞这么神秘,杨若心里笑了笑,依言背转身去。
只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随即便听到宋琼的声音响起。“可以转过来了,猜猜看这是什么,看看你能不能,猜出它具体的成分?”
只见马车里的矮几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白净盘子,盘子中间放着一块半透明的东西。透明不是很稀奇,则关键是哪透明的颜色里,还夹杂着其他的东西。
杨若一看,便笑了。这不是糖果吗?只是这糖果和这里的传统糖果不大一样,这里的糖果都是用那种传统的灰色纸张包的,而且颜色浑浊。而这枚糖果,却是用漂亮的玻璃纸包的。
想必这是柏来品,并不是本土货,
杨若自从在李府知道了杨远的真实身份后,着实是有些吃惊。人家可是成国堂堂的国老啊,成国的肱骨之臣,她竟然还和这样的人,攀成了干亲,想想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杨若装作,没见过的样子,对着这枚糖果左右瞅了瞅。旋即红唇轻启:“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枚糖果。”
宋琼嘴里不由“咦”了一下,心想不会是舅父给杨若吃过吧,仔细想想又不可能,这东西可是昨天刚被人送来的。以前可没有过。
她便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糖果?”
杨若当然不会说实话,依旧装傻,说道:“我猜的啊。因为这么香甜的东西,最适合做糖果了。而且这枚糖果的中央夹杂了一枚乌梅果,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枚乌梅焦糖果子。”
“让我想想,这其中的成分?”杨若试着闻了闻糖果的味道,微微闭上眼睛。
这些辨别食材和味道,都是她们作为厨师最基本的功夫。再说今天白天还在王夫子的厨房,辨认了将近一天的味道。
她这个小鼻子可不是盖的。
接着杨若便如数家珍的将这颗糖的成分,说了出来,竟然是丝毫不差。
她的话音刚落,却听宋琼嘴里发生一声怪叫声。“杨若,你简直不是人,啊啊啊,我又一次输掉了。”
看到宋琼略显夸张的表情和语气,杨若的心情不由的也是大好。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说话挺有意思的。
不会让人觉得闷,反而会让人忍不住的想发笑。
“其实你和我比猜吃的,你会吃亏啦,因为你忘记了我是一名厨子,这可是我的本行工作。”
接着宋琼端起水汪汪的大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杨若道:“阿若,我输掉了,我以后再也不和你打赌了,你简直是魔鬼。说吧,惩罚我做什么事情?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你一声吩咐,我宋琼,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