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中国胜利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白宫,美国总统罗斯福正在看一份调查报gào。
报gào
说美国股市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不低于五千万美元的资金,不间断地买入一些与战争有关的股票。而这些资金的来源,都来自中国。其中一个叫刘平日的中国人个人购买了二千多万美元的股票。
罗斯福对刘平日是谁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是不是美国援助中国的资金,又被那些官员们贪污了,返回美国来了。而根本没有用到抗日上去。然而调查的结果,显示刘平日是刘峰在美国的代理人,是《纽约时报》索尔兹伯格的好朋友。而这笔钱估计是刘峰在上海抢了正金银行的钱。这个结果让罗斯福放心不少。
既然这笔钱是日本人的钱,那么投资到美国来,罗斯福当然没有道理推出去。只不过罗斯福感兴趣的是刘峰用这么一大笔钱投资美国股市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他那么看好美国的经济吗?
正当罗斯福总统对刘峰的举动有些不理解的时候,另一份研究报gào
,引起了他的兴趣。这是一份杜邦研究所提供的研究报gào。报gào
称,鉴于日本将于本年末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美国将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美国将在年底正式进入作战的一方阵营。这将导致美国所有与战争有关的企业大发其财,股票价格将成倍向上翻。所以这份报gào
建议投资美国军工企业的股票。
罗斯福把这两份报gào
拿在一起,终于明白了刘峰的举动到底是为了什么。
罗斯福拿起了电话:“请白宫办公厅主任洛尔来一趟。”
很快洛尔就站在了罗斯福面前:“总统先生,您找我?”
“嗯,是的。上次我让军方再次评估日本袭击我太平洋舰队的可能性。他们怎么说?”罗斯福问道。
“他们说可能性为零。”洛尔说道。
“这帮人也太自信了。”罗斯福不悦地说道。
洛尔道:“这也不能怪他们,连我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太微乎其微了。今年,日本的工业产值能有90亿美元就不错了,而我们美国是2000多亿美元。日本钢产量是580万吨,而我们是3300万吨。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两倍,我们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我们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我们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5倍,我们的汽车产量是日本的80倍。这个力量对比完全是不成比例的。日本也许在亚洲可以称霸,但是他们如果敢惹我们,那到最后是必败无疑的。任何一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难道日本人上层都是一群自大狂组成的吗?”
“洛尔,”罗斯福点了点头,“你说得很对,日本确实没有道理袭击我们。不过杜邦公司的这份报gào
,还是不错的,就算我们美国保持中立,我们的军火商人们也会发财的。买他们的股票是不会错的。当然这个刘峰确实是中国人中很少对全球局势看的这么清楚的人,而且能做成这么多大事,不简单。战后,我倒是想见见这位英雄。”
洛尔道:“那好,我把总统先生这项要求记录在案,到时候向中国zf发出邀请。”
“嗯,这个到时候再说吧,到时候你别忘记提醒我就行了。”罗斯福说道。
“是,总统先生。一切如你所愿。”洛尔说道。
“中国的蒋介石又向我们要援助了,你觉得我们还应该增加援助吗?”罗斯福总统在洛尔正准bèi
退出房间的时候突然问道。
洛尔一愣道:“请恕我直言,这个问题我不便回答。”
罗斯福一挥手道:“不要紧,我们只是随便聊聊,并没有要你负责任的意思。这个问题还要通过国会,所以你就说说你的想法即可。”
罗斯福常常就一些问题征求很多人的意见,也只是把这些意见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即使这些意见并不是专业的,罗斯福也觉得很有必要听听。
既然总统都这样说了,洛尔只好停下来说道:“在我看来国民zf是比较腐败的,我们的援助有多少落到抗日上面很难说。而且中国太弱了,日本从各方面都超越中国太多了。很可能中国会打输这场战争。那样我们的援助就等于扔到水里去了。到最后会便宜了日本人。”
罗斯福摇摇头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我们不一样,和西方那些国家不一样。虽然他很贫弱,几乎不堪一击。但是却很有韧性和生命力的。否则他在清zf的时候就该亡国了。那时候的中国难道不比现在更弱?”
“中国的领袖蒋介石个性强悍,绝对不会向日本投降。而中国的地域广大,只要蒋介石不投降,那么日本就要一直在中国部署几百万军队,不断打仗。也许拖下去,败的是日本。毕竟日本的资源匮乏啊。”
“我这里有一本小册子,是中国GCD的领袖写的,叫《论持久战》,是《纽约时报》交上来的,我们的新闻检查把这个东西扣了,没有批准发表。但是我觉得这个人的这本书很有道理。你可以拿去看看。”
洛尔非常疑惑地接过一本小册子,说道:“《纽约时报》从哪里搞来中国GCD领袖的著作?”
罗斯福笑道:“你根本想不到的是,这本书是那个抗日英雄刘峰翻译成英文,交给《纽约时报》的,希望在美国发表。看来他是非常赞成这本书上的观点的。”
“啊,刘峰?”洛尔嘴巴都张大了,“刘峰是GCD人?”
“不,刘峰不是。但是可以说他和GCD关系很密切。曾经领导过一支八路军的特战大队,甚至依靠这支几百人的队伍,全歼了日本的第一独立混成旅团,要知dào
这个旅团中有一个战车联队!”罗斯福有些激动地说道。
“这在我看来几乎是个奇迹,要不是《纽约时报》这种严肃的报纸刊登,以及我们的情报机构证实,我根本不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现在《论持久战》其实就是从战略的层面阐述了与日本的战争结果,而刘峰则是从战术层面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有这样的人在中国,难道我们就能说中国一定会战败吗?我认为不会,恰恰相反,只要时间拖得越久,中国胜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本部来自看书王
top
wwwcom,更新快、无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