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六二章 李岩2
李岩咧嘴一笑,然后大声命令道,很快,参谋们将他的命令传递下去,整个大军就此展开,变幻阵型。【最新章节.】
这里是泉州的必经之路,在这里列阵正好以逸待劳。
很快,整个一千人便分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宽大的战列线,战列线很薄,只有三排,却排的很宽,在战列线的后面则是五门迫击炮一次列开。
周围,则是百余匹骑兵严阵以待,这些,才是李岩取胜的信心。当初随着海船一起来的物资当中,除了火药弹丸外,还有大龄的迫击炮,李岩也分到了五门。
“先是迫击炮三轮急速齐射,而后火枪手维持战列线稳步前进,射击,最后,视敌人溃散程度,派出骑兵切入。若是敌人顽强,则成空心方阵,围绕迫击炮打持久战。”
身在指挥位置上,李岩回想着这些在夜间课堂中学到点战术要点,尽管心中有着极度的信心,但他还是忍不住紧张起来。
这可是他第一次指挥战争,先前可是只剿灭过小股的叛逆呢。
在他不停的回想中,敌人如同滚滚烟尘,席卷而来,不说其他,这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带来的气势,当真可怕。
不过,当敌人真的来的时候,李岩反而平静下来,一脸淡漠的看着对方,对方散乱的阵型,给了他无穷的信心。
“哈哈,兄弟们,前面就是泉州的守军了,打败他们,泉州任我们占领。”
“传我命令,打下泉州,大掠三天!”
命令以传出,整个大军欢声雷动,就连一些海盗浪人也是如此,眼中绿光都冒了出来,几个日本浪人武士更是呦西呦西的怪叫着。
他们是当地士绅从日本找来的,就是希望用这股悍勇之气,击破野战军的锋芒。嘉靖朝时期,十几个倭人海盗追着上千明军的传闻,他们也是流传至今的。
哗啦啦的,一群人带着大掠三天的美好想法,冲向了严阵以待的李岩。
“来的好。”看到对方这么鲁莽的行动,李岩嘴角微笑。
“迫击炮,三轮急促射!”
命令刚落下,早就调整好角度,测算好距离的炮手们立刻点燃火门,轰!一身巨响,五门迫击炮炮口火光迸射,然后石棉包裹的圆柱炮弹就飞了出去,带着嗤嗤燃烧的印信,砸向了乱哄哄的叛军。
轰隆!
剧烈的爆炸响起,铁片铁钉四处飞溅,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一时间,整个叛军哀鸿遍野,断肢横飞。
而这还不算完,接下来又是两轮齐射,前后一共十五枚炮弹爆裂开来,炸的叛军哭爹喊娘,本来还算有前后之分的叛军,登时彻底乱了,部下找不到将领,将领找不到部下,四处乱跑着。
有往前的,有往后的,还有往两边的,他们此刻只恨不得自己少生了两条腿,根本顾不得其他了。
“三轮,急促射!”
见叛军没有丝毫正确的应对,李岩立刻又是命令炮手开炮,若是这么远远的让敌军奔溃,不用接触,也是不错的。
轰!
又是爆炸响起。不过这个时候泉州左卫的都指挥使总算反应过来,“大炮,他娘的是大炮,冲,给我冲过去,别四处乱跑了。”
好在,他还有点威信,各个部门都有他亲信领导着,一同乱打后,整个大军勉强朝着前方冲过去。
尽管炮声在想,在爆炸,但是没有被炸到的人却不管不顾,往前冲,里面好多都是卫所士兵或者海盗,他们对大炮还是有点了解的,知道只要近身后就大炮就没用了。
“以为过来就有用么,天真!”李岩冷笑一声,野战军的大炮都是最先进的,支架都是钢铁做的,上面有着刻度,随时能够调整仰角,调节射击的距离。
叛军的奔跑只是可笑的挣扎。
不过,在李岩看来,这次是难道的实战演练,他怎么可能就这么让敌人被大炮摧毁呢。
“前进!”
爆炸停息后,李岩立刻下令,战列线便踏着齐步,往前走着,逐渐缩短和叛军的距离。在两方相对而今的情况下,距离迅速的缩小着。
“止步!”
还有一百多米的时候,战列线停了下来。
“射!”
估算了距离后,李岩眯着眼睛,然后爆喝一声。
砰砰砰!
炒豆般的火枪声立刻响起,一阵排枪后,跑在最前面的敌人立刻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急促射!”
立刻,战列线开始了轮转,第一排射击后立刻蹲下装填弹药,而后在起来射击,经典的三段击再次重现。
几轮射击下来,敌人根本冲不过来,性情最凶悍的倭人浪人直接死在了第一轮的冲锋中,而少了他们,后面的叛军更加没有勇气冲过来,在火枪齐射下,直接崩溃。
“迫击炮,三轮急促射”
李岩适时下达命令。
“骑兵出击。”
轰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尽管只有一百名骑兵,气势却不下于千人,左手短铳,右手马刀,骑兵如同猛虎下山般,直接冲了进去,砍瓜切菜般破开了叛军大队,然后不停的切割着。
“战争结束了。”李岩见状,整个人轻松下来,这时他才感觉后背有些凉凉的,手一摸,都是汗水。
“哈,还是经验不足啊,面对这种乌合之众,还紧张成这个样子。”李岩哈哈笑道,舒缓着紧张的情绪。
是役,羽林军代团长李岩,以千人团大破三万敌军,杀敌三千,俘虏两万五千有余,自身伤亡为………零!
此战之后,李岩威名传遍整个大明,成为继羽林八百老人之后,后起之秀当中最耀眼的一个。
而随着李岩泉州之战后,全国各地都爆发了类似以寡敌众的战役,都是一千两千官军吉大破上万敌军的夸张战绩。
不过,如同李岩这么夸张的,还是没有。整个下半年,大明土地上,都是在这样的隆隆炮声当中度过,一直持续到了年关将近,才渐渐平息下去。而后,大明便进入了平稳时期,而土改和军改工作,也由此扫清了阻碍,在没有半点难度。
剩下的,只是繁琐的文书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