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甘肃将军
自九月九日重阳节之后,将修路、出海贸易等事情定了个基调后,他就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可做了。寻常政务有内阁,军事改革由大都督府,繁杂的事情有内府,而他麾下的军队,羽林军和细柳军轮流派出去,到天下各地接引金银回到京师铸币。
本来这是城防军的职责,可惜如今好多省份城防军还未建立,只得辛苦下野战军了。当然,这没有啥,只是有些辛苦参谋部的参谋了,往往一天要拟制多个命令,而且一次命令要三四份,着实辛苦。
不过这也正好锻炼下,将所有军队规范到大都督府的调令下,逐渐正规化。
“若愚,最近有没有什么不稳的消息啊?”朱由校问问跟在旁边的刘若愚,别看他经常帮着起草各种文书圣旨,就以为这是他全部都的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私底下,刘若愚掌着一套情报体系。
当然,他这个就没有那么多的权利和行动力了,只是单纯的起到监督作用,在锦衣卫,在东厂,在大都督府,在内府,都有着他的线人,来接些真实的情况。
“不稳倒不至于,只是锦衣卫那边,底下有些怨言,纷纷抱怨指挥使太狠辣了……”刘若愚思索了下道。
“哦,许显纯那边?”朱由校随口问道,“都说些什么?”
“有咒骂许指挥的,有说太累的,事情多了不少,权利却没以前多了,还有说……”刘若愚说道这住口了。
“还有说什么?”朱由校挑挑眉问道。
“说……陛下昏庸的,如此乱改锦衣卫,定然自食恶果。”
“呵呵!”朱由校笑笑,沉默下来。
“若愚!”大概一刻钟后,他又突然开口,“上次许显纯送来了一份奏折,说要清洗一部分老人和挂职的人,再补充一批新人进来,是吧?”
“是的,陛下,不过陛下暂时搁置了,没有批复。”刘若愚有些心惊肉跳的回答道,不知道皇帝提起这茬干啥。
“去拿过来吧。”
“是,陛下。”
刘若愚去的快,回来的也快,很快就捧着几个本子回来了。
“陛下,这本。”
朱由校翻看一看,然后提笔写了个准字。字很大,而且很用力,写完后,他将笔一扔,“若愚,将刚才那些人的名单交给许显纯。”
“是,陛下。”刘若愚心底暗叹口气,恐怕又有不少人要掉脑袋了。如今跟了朱由校这么久,他算是对皇帝的脾气有些了解,不怕你偷偷摸摸的拿点弄点,只要不过了线,你办事能力强,能将皇帝的命令执行下去,陛下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没看到。
但是若是那种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尸位素餐的人,他尤其不能容忍,何况还是喜欢到处宣扬的废物,更加不能忍了。
“陛下,这里还有本奏折,是孙大都督那边公送过来的。”为了让皇帝转移注意力,也为了自己性命,刘若愚递了本奏折过去,也只有工作时候,皇帝才是最安全的。
“哦,这倒要好好看看。”朱由校笑着接过来翻看。
天启二年(1622)九月,陕西固原州星殒如雨。平凉、隆德诸县及镇戎、平虏等所,马刚、双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余丈,房屋倒塌一万一千八百余间,牲畜压死一万六千余只,压死男女一万二千余口。
开头倒很简单,只是说一场天灾而已,大明这么大,每年都有个地方发生天灾**,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奏折怎么是孙承宗送过来的。
他带着疑惑,接着看下去,果然,后面剧情反转了,当时正好是锦衣卫缇骑四出,捉拿钦犯的时候,山西固原刚好也有,就是当日指挥人马半道截杀的汉子,这个将门倒好,直接借着这个天象,起兵造反。
言称这是苍天示警,大明将完。
好吧,以陕西那边的军队,也就边军有点战斗力,但是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是一万骠骑军的对手呢,当即被赵率教带着人马碾压而过,对方不过坚持了七八天,就被赵率教一刀斩首,剿灭个干干净净。
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原本的固原镇总兵,改制后的甘肃城防将军,在此次叛乱中不幸丧生。话说也是这个老将军托大,看到赵率教五十多岁了还带着骑兵冲锋,打的叛军丢盔弃甲的,以为很容易,便也学着带人冲锋。
结果嘛,显而易见,马失前蹄,就此殁于战阵。只是这样一来,就轮到孙承宗头痛了,预定好的城防将军没了,这可怎么办?当初总兵迁调为城防将军可是皇帝定下的,他没有决定权,故无奈之下,只好发文回京,请皇帝定夺。
在后世,宁夏因为民族原因,独立成了一个省,但在大明,却不兴这么划分,陕西过去了就是甘肃,而甘肃也因为蒙古的原因,和后代的形状不一样。
甘肃的形状就像是一个哑铃,而在朱由校改制后,就变成了只有靠近陕西,包括宁夏的这么一坨,在朱由校的设想中,后世的青海、甘肃、宁夏应该是一个省。如今只是因为蒙古未灭,还占据了西部的土地,故而还未成型。
但是,也能看出来这甘肃将军的重要性了。
想到这些,朱由校也不由有些头疼,“真是伤脑筋啊。”之前的固原镇总兵是他好不容挑选出来的,能力不错,性格彪悍,镇得住当地的边民,不然他也不会带着人自己冲锋了。可惜,就这么不小心马革裹尸了。
该选谁呢?
朱由校揉着脑袋,他实在是不愿意再去吏部,哦不,是参谋部翻一遍这些将军的履历表了。灰多,而且没有句读,看的眼睛疼。
“陛下,大都督的奏折上不就有一位现成的人选么?”见皇帝苦恼的样子,刘若愚笑呵呵的提醒了下,“不然大都督也不会将这赵率教的名字写了好多次。”
是么?
朱由校疑惑的再看了遍奏折,还真是这样,赵率教的名字出现的频率非常的高,而且上面都是他的功劳,好像这场叛乱的没有其他人参与似得。
“孙承宗这个老狐狸,不明说,还来暗的。”解决了一个难题,朱由校心情还是不错的,“行,就赵率教吧,他也是那边土生土长的,对当地情况熟知,之前也是正三品的武职,级别上也不会差这么多。”
思索了下赵率教的条件后,他还真发现,对方的条件非常的好,简直就是按照当地情况量身定做的,最重要的是,朱由校听过赵率教的名字,好像历史上就是孙承宗从辽东带起来的将领。
心中定了注意后,他便提起笔,在赵率教的名字上花了个圈,然后写了个准字,算是批复完了。
“走吧。”将奏折一扔,他继续往前走去。
“陛下,去哪里?”刘若愚慌忙接住后,赶紧跑过来问,皇帝要去的地方,得提前通传啊。
“去……”朱由校迟疑了下,“去文渊阁吧。”
文渊阁,大明翰林院所在地,此刻他的身边就跟着有翰林院的人,写起居注的郎舍官。当初内阁就是和翰林院一起的,大学士也是翰林院的编制,只是后来内阁逐渐掌权,便渐渐分开。
直到朱由校,内阁彻底独立,成为了大明最高的行政机构,虽然里面的官员还称作大学士,但这只是传统,他们其实已经是宰辅级别了。
而翰林院经过朱由校的这一通改革,算是没落了,本来的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潜规则没了,变成了得皇帝首肯者入阁。
最重要的是,今年殿试之后,没有了所谓的庶吉士的名头,分配给翰林院的也不是状元榜眼之类的高级人才,而是一些排名靠后的。
甚至,很多朱由校看不顺眼的都统统扔了进了翰林院,发挥自己的文化素质,为大明发光发热。
皇帝的态度是最后的绝杀,自那之后,翰林院彻底成了个养老机构,好多老头子天天在里面吵来吵去的,为如何勘定各种经典的句读而破口大骂,甚至动粗,就连抄家伙并肩子上的戏码也不少见。
朱由校也是今天想起那些没有句读的卷宗,从而起了心思去那边看看,话说自从他登基之后,还真没去过文渊阁,从来只是下命令,丢任务过去,却没有踏足过。
当然,更主要的,他还是想看看如今大明律的修订怎么样了,经济想要发展,社会想要改革,法律就得跟上,不然会造成很多的悲剧。
“好嘞。”刘若愚得到准信,仰起头高喊,“摆驾,翰林院!”
而后,一大群人呼啦啦的往外面走去。后面跟着的起居注舍郎见此,提笔在纸张上记录下一笔。
“帝好学,日去翰林院数次。”
【作者题外话】:今天两张奉上,六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