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黎明前

  韩文昌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库尔森的提议之后,凯森便开口岔开了话题,库尔森似乎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到是让这顿饭气氛更为轻松起来。
  大家一起聊了些趣事,三人又一起谈了谈对于未来科技发展方向的各自见解,最后库尔森又跟韩文昌谈了些关于巨磁阻磁头的技术问题,这顿晚宴便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结束。
  当然,这只是表象。韩文昌相信库尔森心底肯定不会太痛快。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IBM痛快了,他就不痛快了。
  但韩文昌并不认为他跟IBM之间是零和博弈,双方如果真的能达成合作,其实都是有利的。当然,从现在来看,华新科技肯定得益更多。库尔森所害怕的无非是个时间差,但实际情况却是,韩文昌并不认为短短一年多时间,他真的能找到比IBM更靠谱的合作伙伴。
  当然,这话韩文昌并不会主动说出来,他可以适当的让步,但是专利权必须抓在手中。
  现在条件已经开了出去,韩文昌便暂时将这事儿抛诸脑后,现在摆在他面前的还是怎么让电子六厂起死回生的问题。
  石英坩埚跟拉制单晶硅的产线已经生产正常化,但是这一块的产品暂时并没有外销。并不是销路无法打开,实际上飞利浦集团本身就对单晶硅有极大的需求,凯森也提出过可以跟电子六厂签署合同,购买电子六厂生产的单晶硅。
  但是韩文昌并不打算卖单晶硅,原因很简单,一来只是卖这种基础原材料附加值太低,二来,电子六厂未来自己也需要高纯度的电子级单晶硅,来生产自己的产品。
  所以这两条产线虽然干得热火朝天,但目前并没有盈利能力。
  好在新产线已经调试完毕,员工的培训也已经基本完成,随时可以开工。
  目前电子六厂有两条DVD解码芯片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一条组装产线。DVD的磁头用的是飞利浦提供的磁头;但机身框架跟内部一些配件韩文昌觉得飞利浦报价太高,自己上生产线又纯属浪费,所以还在物色代工厂。
  好在账目上还有些钱,这些东西价格并不算高,在加上就在电子六厂周遭便有几家塑业的厂子。
  准备一炮打响的产品,韩文昌也不敢马虎,亲自把周遭几家厂都跑了一圈之后,韩文昌选定了一家名为瑞峰塑业的民营公司。
  虽然是一家民营公司,但是韩文昌能看的出这家公司的老板脑袋很活,甚至具备了精密模具设计的能力。老板姓赵,叫赵文祥,还是90年毕业的大学生。
  95年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毕业了国家还能包分配,不过这个理工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在单位干了五年技术岗之后,便毅然辞职,几乎掏空了家里所有积蓄,办了这么个厂子,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
  因为同样懂技术,所以韩文昌跟赵文祥交流的还挺不错,很快便签订了第一批6000套的合同。
  “呵呵,老赵,这个单子我就交给你们了,这里是设计图,照着我们的设计图开模就行了,但是有一点,精度必须保证。”合同签订之后,韩文昌冲着赵文祥嘱托道。
  “放心好了,韩总,我们的设备你也都看了,可都是进口的,你们这一块的生产品控我亲自来抓,包你满意。”赵文祥在签订合同之后同样表现得很兴奋。
  其实对于赵文祥来说,跟韩文昌签的这份合同并不算什么大单,却是技术要求最高的一单。毕竟作为赵文祥来说他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同样是生产塑料制品,瑞峰塑业的成本其实要比周遭其他几家厂更高,原因就是他很有远见的进口了国外的一整套产线,而且选择的是投资最大的注塑工艺。而周遭大半的塑料加工厂却是使用的老旧的挤塑成型跟吹塑工艺。
  这其中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挤塑的设备比注塑要便宜几倍甚至几十倍,但是对于像垃圾桶等低端产品来说,其实两种方式生产出的产品相差并不算大。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这些低端产品虽然质量上肯定还是有些差别,但人家的报价可以比赵文祥低出很多。这就是件很尴尬的事儿了。
  毕竟现在华夏人还没有达到小康的程度,性价比往往是消费者首要考虑的东西。
  所以赵文祥也只能压低了价格,去跟其他厂家竞争,利润自然很薄。但是电子六厂的这份订单却不同,模具的结构比较复杂,属于比较高端的塑料加工制品,这才能体现出瑞峰塑业的优势。
  赵文祥当然很重视这一单。韩文昌也在他面前画了一个大饼,这6000套的订单只是第一批,未来随着DVD的热销,下一个订单起码也得是翻倍,如果产品持续热销下去,光是电子六厂的订单就足以让瑞峰科技赚得盆满钵满。
  好吧,虽然明知道韩文昌在画大饼,但是赵文祥还是心甘若怡的啃了下去,甚至给出的价格很低,原因无他,他这么好的设备一天到晚生产一些垃圾桶这种东西算个什么事儿?
  总之两人的合作还算是非常愉快的。
  毕竟两人很有共同语言嘛?聊起来都很投机。
  解决了DVD的外壳问题,很快电子六厂也终于轰轰烈烈的开始全面复工。
  为此,韩文昌一次性将之前拖欠的工资全部发放到位,这也几乎用完了华新科技账面上的所有资金,账面上只剩下两百来万,最多还能支持一个月。
  为了这事儿,罗峰这些日子也快愁死了。
  这些天他一直在为了贷款的事儿到处跑着。
  要说收获当然有的,罗峰已经跟明珠这边各大行的大小行长、经理们混得很熟,每天称兄道弟不成话下,唯独是一说到贷款,却是各个摇头不已。
  原因无他,电子六厂的信用太差了。
  尤其是建行,刚在区里的协调下,贷了一笔钱给电子六厂,不过这笔钱有区里协调,就算真成了坏账,终究也有个推脱的地方。
  但是现在没有地方政府担保,谁还敢往这个无底洞里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