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知女莫若母

  舞池里依然热闹。
  但白亦瑶却百无聊赖。
  因为她接二连三的婉拒,已经没人敢来邀请她共舞了。
  怕碰一鼻子灰。
  她也不想去舞池那边和各位太太,小姐们谈些没营养的话题,于是她起身,准备回自己的房间呆着。
  结果,却被舒珍给喊住了:“亦瑶……”
  “母亲。”
  她停住了脚步,转头看向舒珍,唇角挂起一抹浅浅的笑容。
  “亦瑶,你这是要回房间去?”
  她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扑闪着漂亮的大眼睛,有些诧异地看着舒珍:“母亲,有事?”
  舒珍柔柔一笑:“也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刚才和苏大师都聊什么了?”
  看着母亲那难掩八卦的神色,白亦瑶就是用脚指头也能猜到,母亲肯定是想歪了。
  她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也没聊什么,我刚才找他,主要是问他,能不能教我“苏氏水滴针法”。”
  难道是她和白振华想岔了?
  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一厢情愿,剃头摊子一头热而已?
  舒珍一脸不可置信:“你主动去找苏大师,就为这个?难道不是……”
  她抿唇一笑,坦然道:“母亲,你不会以为我喜欢苏大师吧?”
  “难道不是吗?”
  舒珍看着白亦瑶那风轻云淡,坦荡荡的小表情。
  她就知道,亦瑶对苏安或许有敬仰、爱慕之情,但目前来看,似乎无关乎爱情。
  不过以后的事,谁有能说得准呢!
  “没什么……”
  舒珍没继续这个话题。
  她猜想着,闺女想学“苏氏水滴绣法”的缘由。
  她突然想到,华夏最大的刺绣盛会……一年一度的“刺绣艺术节”,快要到了。
  能够在艺术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对每个刺绣艺人水平造诣的肯定。
  白亦瑶肯定是不愿错过,这个和全国刺绣高手切磋交流的机会。
  所以每一年,亦瑶都会报名参加,但在众多刺绣高手之中,她的绣品,无一例外地落马了。
  每一年,她也会帮衬着准备“刺绣节”的刺绣题材,虽然有她的经验作为依靠,但白亦瑶的刺绣技艺,在众多刺绣高手面前,依然无法脱颖而出。
  想在“刺绣艺术节”受人关注,拔得头筹,就一直成了亦瑶的一个深深的情结。
  而亦瑶找苏大师学针法,她倒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因为亦瑶一直以来,不想把自己局限在祖辈传下来的图案里,就想摆脱传统的题材,认为设计的创意和独特性才是最重要的。
  现代的绣娘要更多地融入个性化的设计,赋予更多现代化的创作思路,这样才能提升苏绣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而苏大师今日所展示的“苏氏水滴针法”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形式和质感,真是亦瑶一直所想要。
  她柔声地问道:“亦瑶,你想跟苏大师学“苏氏水滴针法”,是为了一年一度的“刺绣艺术节”吗?”
  “对。”
  “那苏大师怎么说?他愿意教你吗?”
  “苏大师说,苏家有规定,苏家的针法,不能外传,除非我拜他为师,他才能教我“苏氏水滴针法”。”
  知女莫若母!
  了解白亦瑶秉性的舒珍,就算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到:自家闺女肯定没答应。
  不过看当时二人的表情,不像是不欢而散的样子,而且亦瑶当时没有直接甩脸走人。
  那么就表示,亦瑶的内心里,并不抗拒拜师一事。
  之所以不答应,估计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吧。
  不墨守成规的舒珍循循开导道:“亦瑶,你不是一直想要用现代技法来展现苏绣的魅力,而苏大师独创的“苏氏水滴针法”完全可以和各类针法进行有机的结合,如果再融入你现代化的创作思路,肯定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而且以苏大师高超精湛的刺绣技艺,你若能在他的循循教导下,瓶颈的刺绣技艺,也肯定能突破……”
  “妈,道理我都懂。”
  “你啊!就是太心高气傲了。”舒珍无语地伸手戳了一下白亦瑶的小脑袋瓜:“以苏大师的技艺,只要他开口说要招徒,等着当他徒弟的人,肯定排到了外省。等哪天苏大师若看中比你更好的苗子,你就懊悔去吧。”
  “妈,你别说了,我知道我要怎么做了,我先回屋了。”
  她踩着高跟鞋,哒哒哒地走了。
  “这丫头……”
  舒珍看着白亦瑶离去的背影,露出慈爱的笑容。
  ……
  白家老夫人的寿宴结束了,但寿宴上发生的事情,却并没有结束。
  一幅《松鹤延年》的绣品,卖出200万的高价,让苏安成了苏绣界的佳话。
  也让苏安的名声,在一夜之间,响遍了整个苏绣界。
  一时间,关于寿宴当日的情景,流传出数个版本。
  连商界也都流传着有关于苏安的传说。
  而苏安独创的“苏氏水滴针法”也让苏绣界的后起新秀们纷纷顶礼膜拜,更是让当代的苏绣大师们望洋兴叹。
  当然,苏安这次能扬名,靠的不是他的帅气,而是他的才气。
  他过往的事迹经历,也被扒出,流传着……
  而关于这一切,当事人苏安浑然不知,依然向往常一样,按点起床。
  一如既往地做着每日晨起后必做的事。
  在吃完早餐后,他也一如往常一般骑着他那辆电瓶车,哼着那首被他哼烂的歌,向着锦绣旗袍店而去。
  怎么说,他现在也是大几百万加身的主了,还起电瓶车上下班,确实有点掉价啊!
  是该买一辆车了!
  不过,他住的小区到锦绣旗袍店,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开车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了。
  还费油!
  再加上他平日里都窝在店里,下班就窝在家里,也没地可去。
  即便车买来了,估计要被搁在地下车库了,当展览品了。
  所以,买车一事,暂时又被他搁浅。
  嘀!
  他将电瓶车停在了店门口,日常和左邻右舍的商户打了声招呼后。
  开门,营业。
  不知道今日会有多少顾客上门呢?
  当然是多多益善了!
  将店铺打扫一遍的他,期待着顾客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