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牛人辈出

  “哎呀,柳家女婿成了爵爷了!”一个村民说道。
  “太厉害了,比咱们县令大人还厉害了吧。”
  “是啊,这下子柳员外家可就抖起来了。”
  “想当初,他还看不上人家薛仁贵呢。”
  “就是,就是。”
  ……
  听说薛仁贵不仅已经成了和县令大人平级的大官,还成了爵爷,那可是比县令大人还要厉害了。
  羡慕嫉妒恨,村民们一个个的眼睛都直了。
  消息不胫而走,县令等官员名流,不断地前来拜访薛仁贵。
  薛仁贵在老家只停留了三天,就急着要回去了。
  王氏劝他再待几天,薛仁贵说道:“不行,我必须赶紧回去,王爷也许要用人呢。”
  薛仁贵是大丈夫,知恩图报那是本分,他急着回去替王爷效力。于是,他带着柳金花等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
  周青跟着薛仁贵一起前往长安。薛仁贵只是答应他替他向王爷举荐,至于是否能够录用,他没有打包票,全看王爷的安排了。
  刘仁轨到兵部报到了之后,住进了齐王府,听王爷调用。他对王爷越了解,越是震惊,越是钦佩,越是喜欢。
  他不知道自己祖上积了什么德了,以至于祖坟冒青烟了。
  这位王爷才华逆天,待人随和真诚,护犊子,不贪功,有什么好处都想着身边的人。这样的主子,实在是他梦寐以求的人了。
  张宝贵等勋贵子弟就不说了,薛仁贵和王玄策的出身于他刘仁轨相仿,受到了重用,已经开始建功立业了。同样才华横溢的刘仁轨自然也是热血沸腾,就等着建功立业呢。
  刘仁轨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训练一支远洋水军,准备执行大航海计划。
  不久,他就拿着兵部的公文,前往扬州去执行任务了。
  唐朝的造船业很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远洋的第一件事就是造船。
  术业有专攻,要想造船就要有造船的专家。李佑查阅了资料,又发现了一个贞观年间造船的顶级高手,他叫唐逊。
  这个唐逊可不简单,历史上曾经担任扬州道造船大使。他能够自制造船图纸,有组织管理造船业的经验。
  ?尤其是自制造船图纸这一点,就十分了不起。欧洲直到一千年后的1633年,才有人能够自制造船图纸。
  此时的唐逊只是工部将作监左校署的一名监作,就是个绘图员,从九品下的小官。
  唐逊今年22岁,是个标准的白面书生,身子骨有点弱,此人不善言谈,是个老实稳重的青年。
  这天上午,唐逊像往常一样,第一个来到办公房,打扫卫生,然后和8名监作一起开始办公。
  这时,门外传来了左校署署令的声音,他殷勤地说道:“大人,唐逊就在这里办公。”
  门开了,左校署署令陪着一位七品武官走了进来,大家一看,见过,此人是齐王殿下的典军校尉白虎。
  左校署署令说道:“唐逊,过来见过典军大人。”
  唐逊急忙过来,向白虎行礼。
  白虎打量了一下唐逊,说道:“你就是唐逊,我家王爷看上你了,今后你就是齐王府的人了。跟我走吧。”
  齐王殿下那是什么人?一个字,牛叉!
  跟上齐王殿下的人,各个都飞黄腾达了。唐逊很幸福,在众人羡慕嫉妒恨的复杂目光的注视下,开启了他辉煌的新的人生。
  改变命运的不只是唐逊一个人。
  这天中午,东西两市门前贴出了告示,引起了商人们的轰动,布告上写着,齐王府招募造船监作,工作地点在扬州。
  无论何人,特别注明,这个无论何人,包括商人子弟,都可以参加考试,择优录用。
  这个监作,是工部官员的最低级别,而且工作地点在扬州,对于一般的勋贵和官员子弟吸引力不大,可是对与平民子弟和商人子弟来说,这就是成为官员的第一步。
  录取的监作只有24人,报名时间只有三天,结果一下子来了715人报名。
  这天上午,找研究院的大院里,第一场考试开始了。
  七百多人都坐在院子里,每人面前一张书桌。原本研究院准备办新学,准备了一些书桌,可是仍然不够,于是他们就向孔颖达求援,借来了一些书桌。这才满足了需求。
  萧乾和孔颖达被邀请来主持了考试。
  上午九点,考试正式开始。
  萧婉玉带着研究院的十几名女官开始给考生们发卷子,看到这些穿着高跟鞋,年轻貌美的女官们,考生们一想到今后会进入研究院,和这些女官们打交道,原本就沸腾的热血,直接就燃烧了起来。
  考试的内容只有三种,按照论语第一篇的内容,写一篇感想,要求在500字到700字之间。这是考察考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第二个题目是算学,考察考生的算学基础。
  第三个题目就有点怪了。
  这个题目是绘画,可是不要求考生们做出完整的作品,只要求考生画一个圆形,一个四方形,一条直线,两条平行线,还有就是一个鸡蛋。
  这是考察考生们学习机械制图的功底。
  考试结束了。
  最终录取了24名考生,其中官员子弟3人,平民子弟5人,其余的都是商人子弟。
  招收来的考生,被编成了一个造船学习班,由唐逊负责教学。
  为了尽快培养出一批造船工程师,李佑从科技图书馆上誊写了《机械制图》和造船有关的科技知识,让唐逊边学习边教学。
  古人作画,使用的也是毛笔,制图就不方便了。于是,李佑只好提前拿出了一件秘密武器。
  以前说过,李世民、李佑和高静明有过一个大计划,这个计划就是全面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实际上也是在打击门阀氏族的文化基础。
  上次通过提高商人地位,实现了第一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增加了大量的学校。为此,学生们还来了个学生运动。
  但是,这对于提高整个大唐的文化水平,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