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请旨出击
粮食太重要,保证颗粒归仓是这段时间的主题,军民、工人齐动手,整整忙了半个多月才告一段落。
现在“红旗军”可谓兵强马壮钱粮充足,黄汉开始琢磨着为过年的福利搞些牛羊,经过小一年时间在燕山山脉东侧拉网,鞑子已经让出了辽西走廊西一百里以内范围。
但是仅有这些黄汉认为远远不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是时候发动凌厉的攻势,要把辽西走廊宁远到山海关段西三百里的区域完全控制,这里不许存在鞑子,如果有只能是死鞑子或者是归顺黄汉,为“红旗军”放牧养牛羊马匹的异民族牧民。
鞑子都不是什么好鸟,察哈尔、土默特的台吉春天还出兵讹诈大明,秋天平辽将军决定推着炮车去跟他们好好聊一聊,教教这些野蛮人礼仪。
宁远总兵官黄沂州和薊镇总兵官平辽将军黄汉联合上奏疏送达天听。
内容大体是这样,高台堡被不知哪个部落的鞑子袭击,刚刚收获的麦子被夺走一千余石,屯垦的卫所军死伤五十余,人口被掠夺走三百余,大牲畜被抢走几十头。
鞑子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两位总兵官决定共同出兵大草原给予鞑子报复,夺回被掳走的人口和牲畜,准备出兵一万五千,现在已经是万军待发,恳请圣天子批准。
黄汉还阐明了这一万五千人马绝大多数是新兵,此次挑选战斗力弱于建奴的鞑子开战,就是为了让新兵得到历练,争取让他们人人见血。
天子看到了奏疏,思前想后认为黄沂州父子两位总兵官勇气可嘉,觉得先让新兵开赴大草原跟战斗力不强的鞑子开战达到以战练兵效果善莫大焉。
兵部收到了请战书,几位大员有些兴奋,边将主动请战的例子已经许久没有发生了,黄家父子居然发动一万五千人马规模的大战真是大快人心。
大朝会,朝议之时,皇帝公开问计群臣,顿时众说纷纭。
但是没有人认为黄汉、黄沂州两位总兵官擅自挑动边事,因为鞑子乃是大明宿敌,这几年屡屡入寇劫掠。
虎墩兔憨桀骜不驯,他就是历史上被建奴打得丢了老婆的林丹汗,后金主子红歹是和几个贝勒瓜分了林丹汗的诸多福晋,他的人马绝大多数成为了蒙八旗。
这小子名义上联合大明对抗建奴,实质上早就西迁避免跟后金军死磕,这些年不间断向已经自顾不暇的大明索要好处,经常默许麾下骑兵入寇劫掠。
因此黄汉捏造的高台堡被鞑子袭击损失不小的报告朝廷大臣深信不疑。
一般情况下,境内产生损失,文官武将都是能够隐瞒尽可能不上报,哪有满世界嚷嚷辖区被敌人袭击了损失不小的新鲜事。
以己度人,朝廷的文官武将心里都在猜测,黄沂州父子之所以急眼了,有可能实际损失是十倍、几十倍都大有可能。
没有人想到是黄汉不愿意让战士们懈怠,每年都要发动战争要让所有人都能够得到上战场的机会,也是为了去大草原抢唾手可得的牛羊给军民发福利过年。
有边关大将主动请求发动攻击是好事啊!兵备道高有谋的奏疏写得明明白白,此战准备充分一定能够稳操胜算。
辽东经略高第已经给了批复,他会不遗余力支持“红旗军”西征蒙古夺回被抢劫的人口,请兵部批准发动秋季攻势。
本来大明边军就会在秋天出关烧荒,顺带着驱赶鞑子往北迁徙,目的就是破坏靠近边墙的草原,免得边墙外草场长得太好导致鞑子不肯远离。
终于见到了主动请战而且不要求朝廷加派兵力和粮草的奏疏,皇帝感到高兴的同时又有些担心。
“红旗军”主力西去,宁锦防线会不会出现疏漏?他开口问计群臣,道:
“诸位爱卿,鞑虏袭击高台堡杀我军民着实可恶,黄沂州父子两位总兵官联手杀往草原以牙还牙一定会传为佳话!只是不知宁锦防线、金州防线是否稳固?”
老丈人郑国昌已经接到了黄汉的书信,他知道如今的女婿跟两年前的实力不可同日而语,打进鞑子的大草原破几个部落不费吹灰之力,只不过寻找到鞑子有些难度罢了。
女婿坦言宁远防线固若金汤,建奴根本不敢来,如果来了沿途没有遭遇关宁军攻击,高第立刻会上书天子弹劾祖大寿消极怠战,故意放建奴通过防区。
金州防线更加没有问题,况且那里失手仅仅是“红旗军”损失惨重,朝廷根本无动于衷,那里毕竟跟大明隔着大海,建奴又没有水师。
皇帝开口询问,特意被通知上朝的郑国昌立刻被诸多文官武将注视了。女婿家的事情老丈人应该比其他朝臣了解的清楚一些,大家都想听听郑国昌的看法。
“陛下,老臣敢做保,老臣认为‘红旗军’此次出动又会斩将夺旗建立功勋。”果然不负众望,郑国昌开口就表态女婿能打且能胜之。
他接着道:“建奴如若趁机攻打宁远无伤大雅,应该是恰好给了关宁军凭借工事攻击建奴获得大功的机会。至于金州防线,那里其实不是焦点,建奴夺了金州也没什么用处。”
是啊!打宁远必须经过锦州、松山、杏山、塔山等等一系列有大明耗费巨额辽饷豢养的关宁军驻防的堡垒,祖大寿敢不闻不问?
孙元化终于被皇帝留下了性命,首辅周延儒心里已经把黄汉当做可以争取的对象,此时出班当然会帮着郑国昌说话。
周延儒奏道:“黄家父子善于带兵,前年只是区区一员游击将军的黄汉只有两三千人马都能够杀入大草原,打得鞑子一溃千里。
现在实授总兵官的平辽将军和宁远总兵官联合出动一万五千人马,臣认为没有哪一股鞑子能挡兵锋。陛下大可放心下旨让黄汉父子发动进攻,至于攻击方向可以让主将临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