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天子召唤
“建奴、鞑子多不胜数,过一年半载我再找机会去砍,爵位算什么,早晚都会有,可是红颜怕老,我们怎么能蹉跎了岁月?”
“郎君,奴家不知如何说才能够表达心里的欢喜。”
“那就不要说,你我心心相印尽在不言中。”
这时听见一个夸张的咳嗽声,秦妡怡如同触电般立刻离开了黄汉的怀抱。
秦蓉红着脸笑道:“黃将军,老夫人请您去前厅说话。”
原来是秦良玉得知了一切也是满心欢喜,派秦蓉来请黄汉去客厅坐坐。
老夫人很关心黄汉是如何得到了天子赐婚并且替秦妡怡要到了恭人诰命。
黄汉规规矩矩把今天在朝堂上的君前对答详细复述了一遍,见黄汉如此重情重义居然真的不要爵位替秦妡怡讨要诰命,老夫人哪里有一丝要反对的理由?
眼看着到了中午,如释重负的老夫人吩咐摆酒,她要好好喝几杯庆贺一下准备一醉方休。
就在这时外面气喘吁吁跑来了几个太监,为首的正是成全,他一见到黄汉就埋怨道:“黃将军跑得真快啊!咱家紧赶慢赶也赶不上!快快,皇上有口谕,传您即刻觐见!”
黄汉讶异道:“眼看着要吃饭了,皇帝和大臣们恐怕早就应该散朝了,今天难得丈母娘留饭,要不本官吃过午饭下午去见皇上可不可以?”
听见准女婿居然说出如此悖逆之言,秦良玉立刻斥责道:“不可无礼,天子召唤哪能容你怠慢,还不火速前往!”
黄汉还有些不愿意挪窝,问成全道:“成公公,本官的事已经办完了,天子又急匆匆召见究竟是为什么呀?”
成全真的没见过天子传见还问东问西不肯动身的主,额头不由得冒汗了,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得道:“应该是大事,满朝文武都在等着呢,黃将军最好快些!”
没辙,黄汉只能不情不愿出了门,来到外院发现李中桦一行还在等着,这时又赶来了几个太监,天子又有口谕。
但不是给黄汉的,而是给院使马留良、李中梓、大理寺卿右评事李中立和李中桦等等一帮太医院的医生,内容也是即刻觐见。
接到皇帝口谕的官员哪有如黄汉般还考虑是不是先吃饭再去,马留良他们立刻上马往紫禁城赶。
李中桦知道天子召见的内情,见黄汉一脸茫然,连忙策马走近前小声嘀咕道:“师傅,昨天弟子和院使马大人,弟子的两个堂弟去拜见徐阁老,恐怕是徐阁老把您有预防天花秘技的事上达天听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刚刚回来又派太监来传,黄汉知道了原因反而轻松了,只要不是自己刚刚离开金銮殿,那帮御史、给事中就跳出来弹劾坏了娶秦妡怡的好事就行。
黄汉随口斥责道:“你们怎么如此大胆,万一为师是吹牛皮如何是好?欺君之罪难道是儿戏?”
李中桦毕竟年近半百,又是一代名医察言观色还是比较在行,他本来心里还有一些忐忑,见黄汉知道已经捅破了天还如此淡定反而放心了。
他乐呵呵道:“师傅成竹在胸肯定不会是吹牛皮,况且徐阁老人人敬仰,他心里要是没数根本不可能上奏天子。”
“你这个老徒弟脑子不错啊!分析起事情头头是道,是个可造之材,才在太医院当个正八品御医太屈才,为师怎么着也得给你运作一个七品巡按御史的差事才行。”
李中桦老脸一红,谦虚道:“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罢了,弟子哪有什么才华。”
黄汉调侃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李中桦是个江南秀才公出身,文化程度不言而喻,他道:“师傅貌似说的是个上联对不对,下联是什么?”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李中桦哈哈大笑,念了一遍,道:“这副对联听起来很有意思,但是根本不成对,连字数都不对。”
黄汉笑道:“此不成对的对联很快就会尽人皆知你信不信?有的时候有毛病才会有争议,有了争议才会形成焦点,才会广为流传。”
“师傅大才,弟子受教了。”
没多久马留良、李中梓、李中立、吴有性等等十几人就在评论这个对联,都在绞尽脑汁想让它成对,可惜如果对工整了,这个对联就没啥意思了。
黄汉的诗词、曲儿脍炙人口,今天随口一副对联又会是褒贬不一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李中立、吴有性等等这些读书人此时都对黄汉刮目相看。
再次来到金銮殿之时已经过了中午,满朝文武居然真的没散朝,也不知道里面有许多老头子站这么久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崇祯是个急性子,他深知能够有效预防天花的重要性,见黄汉进来了,等不及他行礼就急切道:“黄爱卿,徐师傅奏报,爱卿有能够预防天花的秘技,朕召爱卿前来就是核实此事?”
“陛下,此事关系国运,微臣不能草率,因此暂时不能回答陛下的疑问。”
皇帝满心期盼能够确认此事,见黄汉不予答复如同被浇了一头冷水般顿时失望透顶。
他脸沉了下来,问道:“爱卿也知如此大事关系国运,那你为何要信口雌黄,难道不怕朕治你欺君之罪吗?”
黄汉笑道:“微臣何时欺君了?即便预防天花之秘技乃是子虚乌有,也只能算微臣跟老徒弟李中桦开个玩笑而已,应该是谁把没有经过实践的秘技到处宣扬才是欺君。”
跟在后面的马留良、李中桦等等吓得汗水直滴,李中桦连忙跪爬几步道:“陛下,微臣没有大肆宣传,微臣只不过向马院使汇报,然后由马院使带着登门拜访徐阁老而已。”
此时不守规矩的黄汉已经三两步跑到徐光启身边,只见黄汉在徐光启耳边说些什么,徐光启听得不住点头,满脸笑容。
群臣和皇帝此时都在齐刷刷瞧徐光启,因为如果治欺君之罪恐怕应该是今天上奏此事的徐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