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选择题
“郑主簿,师傅给你带话,让你赶紧去找藩台大人,提醒他老人家火速报捷。
咱们这一路人马应该是拔了头筹啊!至于斩获多少,师傅也关照过了,就说尚在统计之中。师傅带领骑兵兄弟追击建奴去了,斩获总会有的,只不过多少不同罢了。”
郑孝文一听立刻明白,答应一声,急急忙忙上马往西门跑去。
他心里甭提都兴奋了,如果真的是自己父亲带领的这一路人马率先夺城,那么岂不是连孙督师都被压了一头?
获得破城首功的“红旗军”该得到何等封赏,他这个八品虚衔的主簿是不是应该更进一步?
没多久郑孝文就遇到了入城的大队人马,他只是个小小八品官,因为郑国昌身边的官吏都认识这位公子爷,所以他连通报都用不着,直接见到了父亲。
郑国昌虽然心情沉重,但是兴致勃勃,见到了儿子连忙问道:“黄汉现在何处,是否已经在追击敌军?”
此时是公务,郑孝文规规矩矩用官场称谓和礼节,他躬身施礼道:“回禀大人,黄将军已经展开追击,他安排下官禀告大人,报捷要趁早,斩获不久就能够统计出来。”
“哦!不是黄汉提醒,老夫倒是差一点忘了这件大事。”
上一次跟督师孙承宗多多少少有些闹得不愉快,郑国昌心里其实一直较着劲。
永平府地界信使往来不绝,郑国昌知道滦州攻防战已经打了两三天没有最新消息传来,主力人马应该是还没有能够夺城。
而他这一路偏师旦夕之间就夺下了永平大城,虽然斩获差强人意,但是复土之功也是天大功劳啊!
此时不赶紧给兵部去公文、给圣天子上奏疏报捷更待何时?
一刻过后,永平府城冲出一队骑兵急匆匆往京城方向去了,他们会一路换马疾驰,速度不亚于六百里加急,估计夜里郑国昌亲笔书写的“永平大捷”奏疏就会出现在崇祯的龙书案。
郑藩台得到了复土大功更加不想跟督师过于交集,他准备各行其道,有意没有派出信使去滦州明军大营使通报永平府城已经拿下的事实,反正他已经行文去了兵部。
在统计战利品的高有谋眼看着郑孝文上马风驰电掣般往西而去,身边居然只有一个小厮跟着。
他瞧着自己武力值爆棚的八个家丁如同门神般站在自己身后气得直跺脚:“你们跟着我干什么?你们是骑兵啊!为何不趁此良机出城去追杀建奴?”
家丁头子高忠义道:“公子,老爷嘱咐过我等,公子在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我们的任务是保护公子,不是真的来当兵混军功。”
“糊涂,人家郑主簿的家丁怎么就没跟着?郑家四个家丁跟着骑兵出战多次,已经得了好几级斩获。今天又跟着黄将军出城追击建奴去了。
你们难道就不想得到军功上位争取当上将军改换门庭?依我看来,日后的‘红旗军’前途不可限量,你等弓马娴熟装备精良,还都识字,早日融入‘红旗军’应该能够搏个前程似锦。”
高有谋说了一大堆话,可是八个家丁无动于衷,不甘寂寞的高有谋咬咬牙道:“本官出城去追黄汉大人,想必骑兵们厮杀过后也会有缴获和战损需要有人统计,核算军功是我这个主簿的本职工作。”
八个家丁见自家公子故意以身犯险也不阻挠,依旧齐刷刷地紧跟其后,九个人十八匹马往“红旗军”出城的方向寻了过去。
黄汉虽然没有在永平城内,但是他也没有去追击阿敏。
因为他面临两个选择题,其一自然是往迁安方向追击逃跑的阿敏,但是黄汉认为还有其二可选,那就是以逸待劳袭杀从滦州败逃的图尔格、纳穆泰等等后金军将领的败兵。
阿敏和一千余披甲人几百旗丁没有经历血战逃得轻松,估计保持一骑双马还有富余完全做得到,“红旗军”骑兵尾随追击大有可能在后面吃灰尘,徒劳无功。
而滦州攻防战按照历史进程今晚就会有结果,明军夺城顺理成章,建奴败逃理所当然。
跟历史唯一不同的就是永平府城提前两天丢了,从滦州逃出的后金军未必知道阿敏带着人马跑了,他们经过殊死战斗好不容易杀出明军包围圈疾驰百里赶来永平府城之时应该人困马乏。
此时养精蓄锐的八九百“红旗军”骑兵再扑上去一顿胖揍,干死一半后金军都应该有这个可能性。
因此黄汉带着人马不是出了永平府城北门,而是一秒钟都没有耽搁,直接穿城而过,跟阿敏败逃的人马去向相反。
“红旗军”急速杀出了南门运气好得爆棚,居然追上并且袭杀了三个往滦州方向狂奔的三个信使。
这三骑都是双马换乘,原先还在优哉游哉,发现了“红旗军”才玩儿命地往南奔逃,可惜被袁思明、桑羽等等几十个骑术一流的猛人追上斩落马下,并且从他们怀中搜出了阿敏仓促用印的文书。
文书内容比较简单,就是命令滦州守军接到命令即刻整队北归,集结地点迁安城。
这完全是因为“红旗军”中憨子、袁思明、桑羽等等几十人拥有爆发力良好的阿拉伯战马的缘故,也是因为“红旗军”战士行动足够迅速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最重要,这三个信使已然知道滦州被明军围攻,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不敢火速赶去战场,想着磨蹭掉一些时间,争取天色黑下来之时再玩全力冲刺。
这个意外收获更加坚定了黄汉伏击滦州败逃后金军的信心,为了屏蔽战场,黄汉命令并且肃清官道附近三十里内的所有活人。
当然不会全部一杀了之,发现汉人老百姓暂时限制他们活动,发现建奴和旗丁直接斩杀。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使得自己的埋伏让滦州方向来的后金军无从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