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彪悍的萧谣

  萧谣走前曾经问过萧诏:萧诏,你会审问犯人吗?还是个倭寇。
  萧诏扔了手里的鞭子,用火钳拨弄了下烧红的木炭,清秀的面庞带出笑容:小丫头,还担心他。作为萧丞相唯一的嫡子,他又岂是泛泛之辈?
  但是萧诏不想同萧谣说,那些龌龊黑暗的事情,他一个人知道就好。
  萧诏又扔了块木炭进去,再轻轻地放了块薄薄的肉片,不多时那肉就滋滋作响并缓缓地飘出了肉香。
  躺着不动的倭寇被香味惊动。他眼珠子动了动,不由先吞咽了下口水。倭寇有些委屈,他才来这盂城驿,什么也没探,什么也没做,这哪里知道就躲个灌木丛放放水,就招来了这么一场横祸。
  现在想来,方才扔牛骨头的那个姑娘大约是个妖怪吧!
  要不怎么就认出了他?那妖女不仅指出他是个倭寇,就连他在京城里的老相好小桃红都给说了出来。
  倭寇喉头略动了动,心思急转,莫非是小桃红那贱-人告密?大梁有句古话叫:“戏子无情,表-子无意。”他原本还不相信。如今看来,还是古人实诚!
  要说起来,倭寇也算是有来历的、家传的探子了。东倭地动频频,更没有大梁这样的地广人众物产丰饶。又频频收了东倭的使者,让他们学习。这学着学着,就越学越眼红。
  如今东倭对大梁自然不敢大打出手,也就只敢背地倒腾。在临海的州县伏击活动。那些倭寇都是能打劫就打劫。
  还有他这样的探子,在大梁潜伏下来多年。
  毕竟,若能攻下大梁,那就再好不过!
  其实他们这些探子是早就做好了被人发现时赴死的准备。
  但是,他这一天来得也太突然些。什么都还不曾准备好呢!
  还有许多的情报,不曾送出去!
  想起未送的情报。倭寇不免在心里骂了一句自家祖宗。那个该死的小桃红,实指望她送出去的。如今人已叛变,真是功亏一篑?
  “还不说?”
  萧诏拿了火钳夹着肉晃了晃,却见那倭寇居然皱着鼻子嗅了嗅!
  萧诏:
  他是想用这肉威慑下倭寇。告诉他,若他不听话,这肉就是他的下场。
  怎知遇到的是个馋倭寇?
  其实这若是旁的倭寇,许就看懂了萧诏此举的威胁之意。
  可萧诏却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倭寇那可是在西北地实打实长出来的倭二代。他的父亲更是替他打好了基础,经营得很好。好到他都忘了,被人抓住,那是要受尽酷刑的!
  死,
  并不只是眼睛一睁一闭。
  其实,
  还是有很多种滋味,可供侵犯大梁的倭寇选择的!
  萧诏扔了手里的火钳,决定上大刑。
  “公子,要不要奴才来?”
  清秀的小厮忙上前替主子分忧。萧诏摇了摇头,这大黑夜的,他家小厮手下没个轻重打得人鬼哭狼嚎的再吵着萧谣就不好了。
  还不知道情况的倭寇居然又咽了下口水。他这些日子水土不服拉肚子。遵了医嘱清汤寡水了三四日。这才好一点,没想到今晚跑肚子钻灌木丛就遇到了煞神!
  命苦啊,命苦!
  萧诏眼看那倭寇一张脸皱成了橘子皮,这才觉得心里舒泰些。
  他先将肉扔在了那倭寇的身上,不等说出:“若你不招,一会儿烤的就是你的肉时。”却见那倭寇居然抓了肉片,狼吞虎咽地嚼了起来。
  倭寇想明白了。他们大梁人说:死前吃顿饱的好上路。反正他是不能活了,那就吃点肉吧!
  萧诏:
  躲在暗处偷看的萧谣见状不由叹了口气。她就说吧,萧诏长得一副清秀公子样,哪里能做这种粗活?
  算了,还是我来吧!
  萧谣推开了门,在萧诏惊讶的目光下,顺手就操起了烧红的火钳,左手还有根手臂粗的铁棍,
  然后
  然后萧谣慢慢闭上了眼睛,又慢慢地拿了红彤彤滚烫烫的火钳捅向了倭寇。
  这是萧谣第二次伤人,但是她仍旧没有经验,仍旧还是忐忑。
  忐忑到手抖得不行,忐忑到火钳在那倭寇的脸上差之毫厘就要遇到时,却又停下。
  憋气的倭寇在火钳拿开时终于开始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他一头一脸的汗珠子在火把下分外的圆润分外的密集。
  倭寇才想,这大梁女子实在是太过彪悍。下一瞬,那火钳又凑了过来,呼呼冒着热气,就近在咫尺。仿佛略用些力气,就能烧熟了半张脸,戳瞎了一只眼。
  幸好,拿开了。
  哎呀,又来了!
  萧谣就这么反复的一而再、再而三着,到底是将倭寇那颗赴死的心折腾得七七八八。
  等萧谣将火钳又送到倭寇面上,正准备这回要一击即中时,瘫软在地的倭寇,举着手虚弱地说了一句:“我招!”
  “啊!”
  捂住仿佛已经烫熟的脸,倭寇疼得直撞墙。
  卡桑、哦都桑,娘亲、爹爹
  这里有妖女,息子坚持不住了!
  大梁人不是自诩有容乃大么?不是都恢廓大度吗?
  为什么他都这样了,还要如此对待他!
  萧诏有些无奈地接过萧谣手里的火钳,眼中满满都是关切。
  眼见小丫头的手抖得不行,萧诏心疼地瞪向了萧
  嗯,萧谣他舍不得瞪!
  萧诏狠狠地瞪了眼鬼哭狼嚎的倭寇,作为一个探子、一个倭寇难道不该一言不发咬了嘴里的毒囊了断,或是大吼一声撞墙暴毙?
  居然被他家阿谣这么个稚嫩的试探就吓得当场招了?
  这该不会是一个假倭寇吧!
  “好了,下头的事情我来做吧。”
  萧诏要撵萧谣走。
  萧谣看了眼瘫倒在地的倭寇,有些茫然,又有些高兴。
  前世那些挥刀砍向大梁百姓的倭寇;那些海边渔民用来吓唬小儿止啼的倭寇,居然也会这么怂!
  “阿谣,没事,这不怪你!莫怕!”
  萧诏有些慌。这孩子该不会才知道害怕吧!
  “没事的,萧大哥!”
  见萧诏嘴角微勾,萧诏这才松了口气。
  “谣谣莫怕,他死有余辜!”
  “谣谣,你知道我第一次杀人时几岁吗?”
  “是八岁!”
  回转的瞬间,萧谣的耳边居然飘荡起了多日不曾想起的萧傻傻的声音。
  记得那日在磁山,他也是这样劝慰萧谣的!
  可能是要去京城的缘故吧!
  萧谣摇了摇头,并不觉得到了京城会和萧诏能有什么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