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三章 敌人有了反应
在德里东南约四十公里处,亚穆纳河畔,是帝国最近三十余年事实上的首都,阿格纳。在这座城市的河对岸,是莫卧儿正在行举国之力修建的,未来在历史本位面会被称为星月教最完美建筑的泰姬陵。
这位皇帝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刺头儿,曾经起兵造过自己父亲的反。不过对于星月世界的君王来说,儿子有勇气造反,未必不是将来成为一代明君的潜质。所以沙贾汗的父亲贾汗吉尔在击败了他的篡逆之举后也没有杀掉他,只是让他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最后还是让他继承了皇位。
登位之后。曾经在底层待过,知晓民间疾苦的皇帝励精图治,国内民生极大改善,对外则有效的扩张了帝国的版图。在历史本位面,他甚至趁着波斯的阿巴斯大帝去世后,波斯陷入衰弱的机会,一举从波斯人手里抢到了阿富汗。
但,这位皇帝是个情种,在他的妻子穆塔兹·马哈尔去世后,伤心欲绝,一夜白头。其性格也发生了剧变:对政务的兴趣越来越淡,以前生活相比其他帝王而言完全称得上简朴的优点也消失不见。他更多的是把政务交给几个自己的儿子,而自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个人享乐和无休止的对亡妻的哀思上。
当然,不管他最近几年有多‘丧’,但这毕竟是一位大帝国的皇帝。在接到赛义德总督的急报,知晓了震旦人入侵的消息后,他还是迅速的从深宫里走了出来,召集自己的皇子和大臣们进行议事。
“没想到加齐(奥朗则布)那个臭小子说的居然是真的,东北方的震旦人居然真的入侵了,可是……”皇帝扬了扬手中的所谓报告:“赛义德那个废物,连对方有多少人都没搞清楚,这让我怎么决策?”
“父皇,虽然赛义德总督没有搞清楚敌人的规模。但敌人一直到出现在阿散索尔镇才被我们的人发现,那可以推断出,对方应该是从胡格利河附近登陆的。在这样的季节,在暴涨的河口登陆,大致推算一下,震旦人的规模不会很大。”
“哈哈,我聪慧的舒贾,你总是能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关键的信息。那么,能否具体一点,告诉我那些入侵的震旦人到底有多少呢?”
“这个……”舒贾,是沙贾汗的次子,能力和见识都是有的。但真要在情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就推断出对方的具体兵力,这确实强人所难了。
不过,这个尴尬很快就得到了缓解。因为这个时候,一份最新的紧急报告被送到了阿格纳。
“……混账!这个赛义德,真的是个废物啊!三万人,其中还有五千常备军,就这么打了一天就败了?现在还被人家围在巴特那城?真是丢人!”
“父皇,儿子请求率军去巴特那击败震旦人。”
“嗯。”沉吟了一会后,沙贾汗看了一眼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自己的长子舒科。然后转头对次子舒贾道:“可以,我的儿子,你需要多少军队?”
“按照赛义德总督的最新报告来看,粗略估计,敌人的兵力不会少于一万。或许后面还有更多的敌人源源不绝而来。所以,如您允准,请给予我五万军队。在这支军队里,按照以前维查耶纳伽尔王国军队的标准装备起来,应该不少于一万。”
在历史本位面的17世纪,莫卧儿帝国已经频繁和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少量的英国人打交道了。从这些欧洲人手里,也接触到了火绳枪、前膛炮等热武器。帝国的军队,也慢慢的由一支纯粹的冷兵器部队,变为了冷热兵器混杂的军队。
这种进程本来是非常缓慢的。但是前些年,达塔尔疾风暴雨般的攻击,让帝国军队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巨大损失。痛定思痛的帝国高层,在稳定住了战线后,也开始想办法获得诸如五连发步枪、重机枪、后膛炮等武器。
这些武器的来源,前期是靠战场缴获,中期是向波斯购买:为此,帝国放弃了在喀布尔与波斯的争夺。到了现在,奥朗则布去了安得拉邦,接管了当地的工厂后,已经恢复了那里的生产。帝国自己总算是有了一点产量。
当然,达塔尔本身的根基都不牢靠,这些工厂的产能是有限的。所以,短期内,莫卧儿帝国四十万常备军,绝大部分都没有完成换装。
作为一个将军,赛义德属于垃圾级别。但作为一个官僚,比哈尔邦的总督还是合格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赛义德在报告了极尽夸大了明军的装备优势,说对方人手一把可以连发的步枪,大炮的数量更是极多,炮弹打过来的时候覆盖了整个战场云云……
这份夸张的报告,在阿格纳产生了正面的作用。至少从皇帝沙贾汗以下,没有人轻视明军。
“舒贾,我的儿子,我先给你驻扎在阿格纳附近的五万禁卫军。这里面,有两万人是新列装了后膛枪、机关枪和后膛炮的部队。”
“感谢您的慷慨和信任,父皇。”
“舒科。”
“等待您的指令,父皇。”
“按照加齐的说法,震旦人是以消灭我们帝国为目标的大举入侵,虽然我至今仍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震旦的皇帝会做出这样狂妄的举动。但,震旦是一个在两百多年前击败了我们留在东亚的那支亲戚,又在最近吞并了日本和暹罗的强国。所以,舒科,你去俾路支和旁遮普,召集那里的军队。嗯,额度嘛,先动员五万人。”
“遵命,父皇。”
“另外给我的加齐发送急报,告诉他震旦人的入侵成真了。让他紧守安得拉的工厂,并且要尽快的,尽最大努力向阿格纳运送新式装备。”
作为一个突厥化蒙古裔在印度建立的帝国,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力量糅杂了蒙古、波斯、中亚诸族以及印度的特点。
在传统的帝国军队中,步兵是数量最多,也是地位最低的炮灰:从建国开始到帝国灭亡,莫卧儿帝国几乎没有重步兵——全是轻步兵。虽说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印度半岛的历朝历代都没有发展出强大的步兵让人非常不解。但必须要承认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火绳枪的普及后,莫卧儿帝国的步兵,其地位还是在缓慢的上升。
轻步兵之上,是炮兵:帝国以前是有能力独立锻造前膛炮的,而且威力不小。皇室为了保证这一国之重器不落入外人之手,把唯一的火炮工厂放在了德里和阿格纳之间。
一般的战斗,基本上是靠骑兵解决。莫卧儿帝国的骑兵是帝国军事力量最核心的部分。不管是源于蒙古的轻骑兵战术,以及来自波斯的重骑兵战术,莫卧儿帝国都能使用得很有水准。
最后的一个部分,则是属于印度半岛的特色:战象部队。大象这种生物其实并不适合用来作战,因为这家伙没有战马好训练。而且和战马比起来,它吃得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呢,大象在某种特定场合:比如受惊或者狂怒状态下的横冲直撞,在破阵能力上,比战马强多了。所以,战象部队在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力量中,数量不多,但始终是存在的。
总之,到了1632年的9月10日,帝国的二皇子舒贾,率领五万帝国军向着比哈尔邦出发了。这是一支由两万装备了近代武器的新军,和三万传统帝国军队杂糅起来的混合型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