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出游爬山
此次出兵,宇文述的责任最重,万一有些闪失,依照隋炀帝的性格肯定会牵连家族,此战中每发生的小事,都值得关注。
“表功。”宇文化及仔细思考着,他久居官场老谋深算,在这方面比他的父亲还要老练,琢磨片刻就猜出大体的情况。
“这场仗看来是要败啊,宇文家需提前谋划,争取保住根本。”
宇文化及本来是打算凭借这次战事让宇文家更进一步的,怎么会想会有落败的情况,三十万兵马都是纸人做的不成。
没有身临其境,根本不知道辽水的情况,只能根据每次送回来的战报进行判断,地广人稀,地形复杂,进程缓慢,粮食缺乏战报中已经有所提及。
但这些在这好大喜功的陛下的面前根本就不会考虑,他现在急需要战功来增加他帝王威望。
此时事情已经明了,必须要做好准备。
“来人。”
门口进来侍卫。
“备车,进宫面圣。”
皇宫中,隋炀帝心情极好,正在独自品酒赏歌舞,后宫的妃子能歌善舞的全都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更是挤破了脑地想要在陛下面前争得这个机会。
“陛下,宇文尚书求见。”太监小心翼翼的在杨广身边低声道。
“为战功的事情而来?”隋炀帝随口说道。
老太监哪里敢随便搭话,沉默不语。
隋炀帝一挥手,歌舞乐师齐齐退下。
“让他进来。”
“臣,宇文化及拜见陛下。”
“行了,又不是在朝堂上,没有别人随意些看,来陪孤喝酒。”杨广没有端架子,对宇文化及的态度可以用受宠若惊来形容。
宇文化及面带微笑,很给皇帝面子,马上就座位开始推杯换盏,事情还没有提就见皇帝面色红润,有了些醉意。
“帝王心术,真是难以揣测。”宇文化及知道别看眼前这位现在很好说话,可一旦涉及到利益的事情,这位皇帝比谁都要清楚。
“陛下,最近臣观星预测,邙山最高峰有奇景现世,天降紫气说明陛下江山稳固,形势大好。”宇文化及突然道。
“哦,真有此事,那孤是不是要亲自去看看?”
宇文化及他了解自己一直伺候的这位了,喜欢游山玩水,奢靡享乐的事情都能够打动他。
“臣以为,如今前方战事传来捷报,当与百官共同庆祝,到邙山最高峰赏奇景是极好的。”宇文化及道。
“好,此时就交给你来办,孤在皇宫中待了太久是该出去走走,去看看朕的大好河山。”
隋炀帝拍板,此事已成。
宇文化及达到了目的,继续跟隋炀帝喝酒赏乐,君臣其乐融融。
第二天陛下要出行的消息就在朝堂上宣布,得到通知的大臣们则退朝后就回去整理行装,准备公费旅游。
宇文化及则是抽空去了他弟弟的府上。
“兄长来,可要事情要说?”宇文士及问道。
“父亲传回的捷报你应该知道了,有什么看法。”宇文化及直接问道。
宇文士及虽然没有他官位亨通,但是智慧却不输与他,他能够看明白的事情也会被他的弟弟看明白。
“兄长,有事情直说好了。”宇文士及道。
宇文化及明明白,虽然是兄弟,但两人存在诧异,他这个弟弟其实并不看好隋炀帝,毕竟要以家族利益为重,此时不是计较的时候。
“恩,我就直说了,恐怕宇文家要有麻烦,到时候还请南阳公主出面保家族兴盛,弟,不会推辞吧。”宇文化及坦言说道。
南阳公主,隋炀帝的长女,正是宇文士及的妻子,凭借这层关系让宇文化及的势力越做越大,此时来说这个事情就是让宇文士及有个准备。
“兄长,放心关乎自家事情,第,定然会全力以赴。”
宇文化及知道自己弟弟是个明白人,从字里行间中就能判断,对方早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如此才华还这般低调,难能可贵。
宇文化及又坐车去了禁卫兵营与儿子宇文成都说话。
此次隋炀帝东游,安全必须要有保障,自己儿子领骁骑卫沿途保护,仔细交代一番后又去了兵部按照隋炀帝的指示,安排事情。
调兵遣将,安保工作就耽误了十几天的功夫,抽调的都是附近的将领,确保万无一失。
实际上邙山就在洛阳的北边,但是皇帝出行岂是儿戏,半个月后隋炀帝终于出宫带着大臣们去爬山。
此时的长安大兴城与洛阳的道路并不通畅,渭水更是多泥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漕运,很影响两地货运,宇文化及鼓动隋炀帝爬山可不是玩玩就算了的。
隋炀帝已经看到了两地交通的问题,也与宇文化及进行了简单的交流,但都没有往深了说,没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扫了皇帝的雅兴。
邙山最高峰,隋炀帝看着南北宽阔的场景心情愉悦。
此时宇文化及谏言道:“陛下,洛阳之地,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运,是块宝地。”
隋炀帝心情正好着呢,一听这话马上心中就有了比较,大兴城虽好可出于西北方向,而洛阳乃汉魏古都,看看南北开阔,东西平坦,绝佳之地,更适合定都。
“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运,孤喜欢。”
隋炀帝表明心意,要做迁都的事情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就行的,以前隋文帝也经常到洛阳行宫,那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
如今在高山眺望,感觉已然不同。
隋炀帝有自己的主见,四周环山从战略意义来讲是个绝佳的防守之地,又通漕运,伊水中流,青山绿水,景色秀美。
“宇文凯何在?”隋文帝问询道。
很快朝臣中有个人听到太监传话,马上快步的从后面小跑过来。
“臣在。”宇文凯气喘吁吁的道。
“宇文凯,你看此地如何?”
宇文凯刚才一直在后面,哪里敢跟皇帝争抢最佳观景的位置,但他是将作大匠,对结构事物都非常的在意,早就将周围情况看到差不多。
隋炀帝的问话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