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最后一场雨5
“我是这么说的吗?”珑光好意思的挠挠头,“抱歉,我想我之前是说错了。上一次我的车的确是因为点不了火,所以才无法启动的,不过这次的情况有点不同,是因为车子卡在某一点上动不了,所以才会停在路中间。”
“可是我们刚刚不是已经把车子推了过去,那刚刚车子应该已经……”
珑光知道夏雨荷想要说什么,她打断她说:“不一样,我们刚刚推的只是把车子推到足够其他车子通过的位置上,方便让别的车子,包括你的车子经过,但卡的地方它还是被卡住的。”
口说无凭,可是事到如今,无论夏雨荷再说什么,珑光都已经来到这里,坐在她的对面,而她的助手刚刚也已经通过电话了,已经确定他将会驾驶着他的车子来到这边。
夏雨荷现在再质疑什么都已经没有用了,她能够做到的唯有相信她的说辞,相信珑光的车真的是因为卡在某一位置上动不了,才会向她发出求助,恰好来到这边。
夏雨荷不语,像是吃瘪了一样,她无聊的拿着一根竹签挑着蜡烛的烛芯,好让它更加的明亮。
珑光突然对这座小别墅感到好奇,“这里经常停电吗?”
否则为什么会恰好有蜡烛,而且夏雨荷去找蜡烛这件事也挺奇怪的,总给人一种她才是这个家的主人的感觉,什么东西都清楚的知道放在哪里。
夏雨荷还在挑着那根蜡烛,看样子暂时是不想再做别的事了。
“嗯,因为这边的电闸容易跳闸,只要有雷声响起,它很容易就会跳开,关闭电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去那边把电闸的开关打开,这里就会恢复供电了,不过,我们一般都会在把蜡烛点完之后再去开,总感觉这样会比较安全,毕竟触电可不是一件小事。”
“原来是这样。”珑光点头,“这样做确实会安全一点。”
在这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夏雨荷始终都保持着沉默,有一下没一下的挑着烛芯,像在玩一样,其实珑光知道她这是在想事情,而且还是不能告诉她的事。
珑光没有去打扰夏雨荷,她只是独自选择了一个位置窝着,等着欧阳豪杰的到来,还有让夏雨荷主动挑起话题。
趁着夏雨荷正在玩焟烛,珑光扭头看上了厨房,那一边,何嫂正在准备着什么,珑光可以看到那边已经被点燃起来的烛光,听到菜刀在板子上面切东西的声音。
从刚才开始,何嫂究竟在准备着什么,明明那个雇佣她的人已经死了。
这就好像饲养自己的主人已经不在了,那只猫还在外面欢快的蹦哒着,直到吃饭时间到了才回来。
听着那有一下没一下的切菜声,珑光突然发现这座小别墅灯熄灭了之后还是挺惨人的。
特别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座房子的主人是一位艺术家,特别喜欢收藏一些肖像画,其中有很多还是抽象派的,这些外行人不懂得欣赏的画像在蜡烛火光的映照之下,总让人感觉黑暗之中好像藏有很多个人,那些人正睁着一双眼睛看着他们。
一股毛骨悚然的触觉得正在慢慢爬上珑光的背,她不自在地搓了搓手臂。
“那个……”珑光看向还在想事情的夏雨荷,“夏小姐,待会可以开灯后,我可不可以借用一下这座房子里面的浴室,刚才身上沾了不少雨水,感觉身体黏黏的不太舒服,我想要去擦一擦。”
夏雨荷回过神来,由上至下的打量着珑光,看见她身上的衣服果然如她所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被雨水打湿,她笑着开口说:“不用待会,我现在就可以把电闸拉上,还有,你身上的衣服差不多都已经湿了,不如去浴室洗一个热水澡,衣服的话,我在这边留有了几件衣服,你洗完澡之后换上我的衣服就行了。”
几句话,夏雨荷已经帮珑光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不仅亲切地愿意把浴室借给她,还把她自己的衣服借给她更换。
珑光朝夏雨荷露出无比感激的笑容,“真的是麻烦你了。”
“一点都不麻烦,你先坐在这等会,我现在就去帮你把电匣打开。”
珑光微笑的看着夏雨荷从烛火前经过,看着她的影子已经隐藏在更深的黑暗中时,她才打开了手机上面的计时功能,开始计时。
“叮咚”
小别墅的门铃响了。
何嫂那正在切什么东西的声音没有停下来,夏雨荷也没有从电闸的地方回来,想着应该是欧阳豪杰已经找到这边,珑光从沙发上站起,刚想拿起手机,利用手机上面的屏幕投射下来的光去开门的时候,几道白色的光在客厅的天花板上闪过,整个客厅的电源恢复了,天花板上的吊灯重新亮了起来。
珑光留心的看了一眼计时器上面的时间,两分零一秒。
把手机拿在手上让它继续计时,珑光从沙发间挪开脚步,走到了玄关处,打开了大门。
门一开,便有无数颗小水珠从门外飞溅进来,欧阳豪杰打着扇站在门外,水珠从他的鬓发落在了他晒得黝黑的脖子上,连身上穿着的西装外套肩部的位置两边都已经湿得与中间的布料形成明显的色差。
欧阳豪杰的嘴角往下撇,整个唇形就宛如一个拱形桥,整个人看起来狼狈极了。
珑光皱眉,“快点进来吧!外面的雨太大了。”
实际上是珑光不想站在门口,任由那些小水珠从欧阳豪杰现在撑着的伞上分散的她的身上,虽然她待会就可以去换一件干衣服了。
“光队,我看我就别进去了,你也别进去了。”欧阳豪杰苦着一张脸说,“你的车我已经帮你开过来了,那边的人还在等着我们,我们怎么能因为暴雨而停滞不前。”
“怎么叫做停滞不前?”珑光抱起双手,居高临下的看着欧阳豪杰,“我在这边也有很重要的事在等着我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