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浮桥

  按路程计算,他们在南京和上海的交界处附近,已经走了100多公里,剩下也该有100公里左右。
  这里原来也许是无锡市,或者是常州市,可惜现在都看不到了,或者他们没遇到这2座大城市的废墟。附近应该还有条名叫长江的大河,林惊很怀疑是他们走偏了一些,还是长江被移动过位置,也许他们面前这条死寂的冰河,就是原来的长江。
  假如不能去南京,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寻找曾经的大城市。南京前往上海的路上,沿途本该遇到3座较大的城市,常州、无锡、苏州,他们如果能找到这些城市的废墟遗迹,也许能活一段时间。
  当然,这是在遗迹还存zài
  的前提下。
  毕竟融合了两个平行世界的地球,生物都生长得太快,这好几天过去,植被能把所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完全覆盖。就算能找到遗迹,靠着浩劫留下的废墟,他们也许能找到零星的食水,但这不代表能活太久。
  只有人类聚集的南京那个基地,他们才有能活更久的希望。
  所以如果还能去南京,没人会想半途而废。
  林惊提出的想法,连张斌都不得不承认,可以试一试。在所有人都不愿放qì
  的时候,在没人能提出更好的办法的时候,林惊的想法很快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本来所有人的怕麻烦,想着附近的树都挺高,在岸边砍倒一棵,长度应该够人们过河了。
  但这好想法实施起来,才知dào
  有多困难。
  足够长度的树,岸边能找到很多,但他们缺乏好的锯木工具。有人有把锯木刀,可这些树的直径在6、7米以上,锯木刀只有40厘米长,只能切开树表层,想要锯到倾倒的深度是不可能的。
  所以人们只能放qì
  了这个看上去很美好的想法,老老实实锯断树枝,用藤蔓绑起来做简易浮桥。
  当人们怀着共同的愿望,做事情会变得很顺利也足够快。
  男人们轮流砍树枝,女人们麻利编绑,浮桥搭建的进度没有丝毫停滞,不到半小时,已经搭出近30米长,整体完工也许要不了2小时,这速度真是快得难以想象。
  这也是因为人们对浮桥的要求太低,不需yào
  做多好,只需yào
  长度够到对岸,撑得到所有人走过去就够了。
  在他们忙碌搭桥的时候,林惊、张斌和老李头,正在测试过河的可行性。
  老李头帮着统计和计算数据,张斌在用石子测试河宽,林惊通常在关注时间变化。
  经过3个人的努力,老李头大堆计算公式的推算,得出不少结论。河宽已经在102米到110米左右,对岸用子弹打穿的树木洞孔,第二次活时间段还在。
  所谓活时间段,是对比死时间段的说法,比较通俗易懂。死时间段就是对岸漫长的死寂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活时间段就是能看到对岸生物的活跃时间,大约1分半钟。
  据老李头的统计,死、活时间段正在变化,死时间段在缩短,活时间段在延长,只是这种变化细微到以毫秒计算。
  活时间段的真实性还需yào
  测试,张斌拼命投掷石子,可惜哪怕全面进化过的他和林惊,也很难把石子抛掷超过100米到达对岸。
  所以第一次活时间段里,张斌瞄准对岸一根树干射了一枪,然后3人焦急等候了11分钟。当第二次活时间段到来,看见对岸那树干上的枪洞还在,连张斌都掩饰不住兴奋的目光了。…,
  “能行!”林惊重重喘息,来平静现在激动的心情,“但还需yào
  试试,这看不见的隔断层,是不是切割型的。当然这可以用浮桥直接试验,如果不是最好,如果是……那么我想,我们需yào
  增加浮桥的长度了。”
  老李头还在计算,似乎想用科学来解释这些古怪的现象,可林惊和张斌显然不太关心这些。他们不关心这些怪现象出现的原因、原理,只想要利用这些古怪现象的规律,抓住能安全通过的关键点就行。
  1小时52分后,12月27日早9点52分,浮桥大体完成,第一次测试。
  在众人期盼的注视下,趁着活时间段,浮桥被男人们合力推下河,迅速冲向对岸。
  通过刚才不断测试,林惊他们已经能比较精准的把握住隔断层的位置,浮桥最前端超过隔断层10多米远就停下了。
  接下来,是漫长如煎熬的等待。
  1分半钟的活时间段很快结束了,然后是长达10分钟的死时间段,浮桥前段诡异的消失了。
  没人大声说话,焦躁又迫切的情绪在人群里蔓延,只有小声议论和试图调剂气氛的笑话段子。可惜这些笑话段子不论荤冷,都没能产生太好的效果,最多换来应景的陪笑,都笑得苍白勉强。
  时间一秒一秒缓慢流逝,当第二次活时间段快到来的时候,没人再说话,人们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浮桥前段,那是他们的希望所在。
  “出现了!”
  “还在,还在!”
  当看到浮桥前端突兀浮现,眼尖嘴快的最先喊出来,不少人激动得抱在一起欢呼。
  林惊和老李头相视,都释然地笑了。
  张斌也露出笑脸,但似乎觉得这笑会破坏他的威严,立kè
  冷下脸来大喊道:“还在闹什么?快把浮桥推到对岸去!”
  水花爆散,浮桥前端撞到对岸花丛里。
  因为浮桥太窄,每次只能通过1人,所以趁着死时间段的到来,所有人准bèi
  排队站到桥上等候。
  “先等等!”张斌一声吼,让所有人停下,目光扫视人群,最后在林惊脸上停顿了几秒,“这地方也不安全,最关键是前后。我走最前面探路,还需yào
  个人押后,谁来?”
  看到张斌的目光,林惊知dào
  他是希望自己押后,这次他没忙着下决定,认真想了想。
  他也有和张斌相同的顾虑,在末世里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对岸究竟是什么情况,单凭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过去以后也要有应付突发危险的准bèi。
  团队里全面进化过的,目前来看有他、张斌和英姐3人。他伤势还没好,实力不足以应对更多危险,英姐要照顾如楠,也只有张斌最合适做探路的人。他自己率先提出来,是有了最先承担危险的准bèi
  ,算是个有担当的人。
  虽然说他们在河这边已经停留了一段时间,没有遇到太多危险,但末世里什么都不能一概而论,存zài
  太多无法掌控的变数。
  就像他们过河时如果出现凶险,在桥上的人只有前进或后退两种选择,无法自如躲避危险,抵御危险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这很危险。
  所以前后两个方向,必须保证安全,张斌保证前面,也真的需yào
  一个有实力的人押后,保证后方的安全。
  从这一点看,张斌的决定很合理,林惊似乎是最适合押后的人选。但林惊还在犹豫,他在思考这背后……张斌是否还藏着什么险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