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过卷流云

  回宫的路上,我怔怔地望着窗外,暮色中的长安城,市井依然繁忙,路人行色匆匆,叫卖的小贩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一切都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此刻的宫里,只怕正有一场暴风雨在等着我们呢。
  在春熙宫外下了车,却没有听到什么异常的声音,安静得出乎了我的意料。
  我禁不住自言自语:“居然没人吵闹,我还以为他们会趁机找太后撒泼要回孩子呢。”
  皇上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被朕挡回去了。”
  “啊,你在我的府里钓鱼玩耍,什么时候挡的啊。”
  皇上笑着说:“这种事,难道还要朕亲自出面?自然是派人去调停了。”
  “派人去几位亲王家说明情况?问题是,那时候皇上根本不在宫里,不知dào
  宫里的火势是怎么起来的,孩子们有没有事,至于起火原因,更是一问三不知,怎么调停?”
  皇上依旧只是笑了笑:“原因不明才好说啊,是从多种可能中找出最有说服力,最能稳住他们的就行了。”
  因为崔总管已经带着人迎了上来,我也没具体问他到底是怎么摆平这件事的,反正事实就是,我们回到春熙宫的时候,几位王妃正搂着各自的孩子,坐在茗湘阁里陪太后闲话家常,至少从表面上是看出牢骚的,更没有出现预想中哭着喊着要带孩子回家的局面。
  看我和皇上进门,她们站起来要行觐见之礼,被皇上制止了。倒是太后,表现得有点夸张,扑上来抱住我,又把皇上打量了又打量。好像我们刚从生死线上捡回一条命似的。
  几位王妃也即时表达了关心。以及自家王爷的担忧。我听了半天才听出端倪,原来她们以为皇上会出宫,是因为宫里出现了刺客。太后为安全计,让皇上和我秘密出宫,再在宫里来个大搜查。直到揪出了那个放火的刺客,才通知我和皇上回来。
  在陪她们聊天地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刺客是从哪儿来了?我离开皇宫地时候。根本没人提到刺客地事。怎么两个时辰后回来。刺客也冒出来了。
  打她们走后。我迫不及待地问太后。太后说:“刺客已经被当场杀死了。”
  看来不是瞎编地。而真有刺客。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留活口?”
  太后给我地解释是:“当时母后也在现场。刺客被逼出藏身地屋子后。竟然想挟持哀家。若不是几个侍卫反应快。你母后现在还不知怎样呢。”
  太后说这话地时候。茗湘阁里站满了侍从。我无法辨明太后所言是真是假。不过。有了刺客。不是单纯地起火。这事情反而好交代了。
  于是我问:“刺客地身份查到了吗?”
  太后答:“还在查,他也是有备而来。身上没有任何证物,查起来很麻烦。刚成都王地王妃还建议。把尸体挂在城楼上,有认出刺客身份,赏银一千两。”
  虽然我很不愿意看见那种场面,死都死了还曝尸,但如果没有别的办法,也许真的只有这样。
  聊着聊着,不觉已到亥时,看太后脸上出现了倦意,我催着她说:“您该去休息了,忙了一天,又受了一场惊,今儿这一天可真刺激。”
  太后摇了摇头:“睡不着,人是累呀,但脑子不肯停,上了床也是白搭。”
  我能理解她的心情,又是火灾又是刺客,就连我都还没缓过劲儿来,也是觉得累,但睡意全无。
  虽然如此,到底很晚了,母女俩还是移步内寝,我搀着太后说:“母后,我想搬到流云宫去住,您看行吗?”
  太后回头看着我:“你不要母后了?”
  我忙说:“怎么会,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要,母后不能不要,儿臣之所以搬去流云宫,是为了避免再生此类事情。”
  “不行!”太后的态度十分坚决,“你去了,人家就不纵火了?反而多一个置身险地。”
  我努力说服她:“但这至少可以表明一种态度,太后对那些孩子是真zhèng
  关心,竭力保护的,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爱女去跟他们同住,共同承担风险。这样,即使再生类似的情况,他们也不会把矛头对准太后,比如,说太后对流云宫重视不够,保护不足,等等。”
  太后考lǜ
  了一会,提出折衷意见道:“要不这样,把那些孩子移到春熙宫来吧。”
  这次轮到我说“不行”了,理由很多,吵闹是最大的问题,太后需yào
  好好休息。而且太后地住所,常年人来人往,很多还是朝廷大臣,老是有孩子跑进跑去也不成体统。
  跟太后磨了三天后,我搬到流云宫,正式成了孩子王,每天处理孩子们的“纠纷”几件,看字帖若干,晚上也增加了一个任务,检查每个孩子的睡眠情况,然后才回自己屋里睡觉。
  孩子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我常常忙得去太后那儿的时间都没有,跟皇上见面的机会也少了,但由流云宫火灾引起的,皇室新贵们地不满情绪也消散了。就像我跟太后说地,不见得我在流云宫就能给那些孩子提供多少帮zhù
  ,关键是一种态度,家家的孩子都是父母地心头肉,放在宫里当人质已经很舍不得了,要是还没人关心,今天火灾明天刺客,皇上的“以毒攻毒”之策就会不攻自败,甚至出现最严重地后果——被他扶植的力量“反噬”。一旦成都王他们因为不满而跟琰亲王合谋,皇上的宝座将岌岌可危。
  就这样,我在流云宫住了下来。
  转眼十月来临,有一天我正在流云宫前的草地上跟孩子们做“摸瞎子”的游戏,摸到了皇上不说,他身边还站着一个久未露面的人:张钧彦。
  我有一瞬间的尴尬。因为这人跟我之间似乎有过一点纠葛。他母亲曾数次入宫探太后地口风,甚至有托人提亲之意。而在此之前,我跟他有过很亲密地时刻——在瓢泼大雨**骑,在一块雨布中紧贴着用彼此的体温取暖。
  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经lì
  ,他才动了求婚之念吧。
  婚事未允。但这人在危难之际救过我,这份恩情是不能抹杀的。
  我把蒙眼的丝帕给一个孩子扎上。让太监宫女们好好照拂,自己带着皇上和张钧彦进了我地流云宫的住所。
  张钧彦一边走一边赞叹:“宫里地修复速度就是快,从着火到现在还没半个月吧,就完全看不出火烧过的痕迹了。”
  皇上告sù
  他:“着火的地方是清韵殿,火势控zhì
  得快,雅音殿这边并没有烧到,所以你看不到痕迹。”
  我说:“清韵殿现在也看不出什么来了,只是怕孩子们心里有阴影,所以让他们住在这里。”
  流云宫在先帝时代是个歌舞宴乐的场所,先帝驾崩后。皇宫一年之内禁歌舞。然后皇上亲政,不是兵灾就是水灾,琰亲王又野心勃勃,皇上除了偶尔一次大宴群臣外,其余时间根本没那个闲情逸致欣赏歌舞,流云宫便闲置下来。这次把藩王家的小世子们接进宫后,便安顿在这座宫里了。能举办宴会的地方。厅大。外面的场子空,给孩子们做教室也好。玩耍也好,都比较适合。
  三人坐定奉茶。我开口问:“张大人是不是出了远门?一看就风尘仆仆的样子,而且人也……”
  “很黑是不是?”张钧彦摸着自己的脸,“安南那边太阳大,每天毒日头底下晒着,还能不黑。”
  皇上在一旁补充:“他们一天四季都是夏天。”
  我笑问:“既然都是夏天,那怎么分季?”
  张钧彦道:“他们只分旱季和雨季,只有靠近天朝的地方才有四季之分,越往南越热。”
  我望着他黑黝黝地脸:“难怪把玉面公子晒成了黑八哥。”
  皇上瞅了我一眼:“没关系,晒黑的,几个月就白回来了,到时候又是玉面公子了。”
  我暗自叹气,这人,又不知在吃哪门子的醋,张钧彦本来确实挺白的,称一声“玉面公子”,不过是一种恭维,说话的礼貌而已。难道人家当面夸我的天仙我就真以为自己是天仙了?
  不想他继xù
  犯酸,我正想转移话题,问张钧彦去安南做什么,却见他从腰里解下一个香囊,并一封书信一起交给了我。
  “依兰?”香囊的样式,还有出地香气,让我立kè
  就想到是谁地了。本来张钧彦进来的时候我就闻到了一股似曾相似地味道,但他是男人,我不好开口问他:“你佩的是什么香?”
  张钧彦拱手道:“依兰公主让微臣多多拜上公主,说她在中原时,承蒙公主照顾,特地托微臣把这个她亲手制作地香囊送给公主。还说她一定会在安南王面前多说好话,让两国永不敌对,永做友邦。”
  我看信的时候,张钧彦还提到,另有两箱礼物已经送到了春熙宫,一箱是依兰送的,一箱是他自己在安南挑的。
  我忙表示,送到春熙宫也是一样的,我在流云宫只是暂住。
  至于暂住到什么时候,就要看皇上跟琰亲王什么时候分出最后的胜负,琰亲王彻底倒台之后,其余的宗室亲王也就没必要留在京城了,他们归藩,小世子们交给他们带回去,我也就卸下了肩上的责任。
  信是依兰的亲笔,但写的是安南语,另有一份则是通译加工过的。我看了笑道:“依兰真细心,还让人翻译成中土语言。”
  张钧彦点头道:“热带国度的人,对你好的时候,真的掏心挖肝,就是有时候太热情了,让人吃不消。”
  这话说得蹊跷,我和皇上彼此对望了一眼,然后一起“审问”:“你不会差点被安南王留下来当安南驸马吧?”
  张钧彦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依兰公主有几十个妹妹,个个都很热情,甚至街上遇到的安南女子也追着跑。”
  “看来以后我国派遣使去安南一定不能挑年轻英俊的,小心去了就回不来,被人家拉郎配了。”
  又闲扯了一会后,张钧彦说起了此次跟安南王重新订立盟约的经过,以及路过镇南关时在镇南戍守使官邸和宇文泰交涉的始末。
  说到后来,皇上都有点索然无味了,我也纳闷张钧彦为什么要把这些显然已经跟皇上禀报过的内容再跟我复述一遍。
  就在我们都觉得无聊的时候,张钧彦说了一句话:“皇上,微臣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让琰亲王和宇文泰的姻盟无疾而终。”
  “什么好办法?快说!”我和皇上都来了兴趣。
  张钧彦反而吞吞吐吐起来,催促了两遍后才开口道:“皇上马上派人去镇南关把宇文将军的妹妹接来,先封为嫔妃,并向他许诺,只要他肯协助渤阳候灭掉琰亲王,就立他妹妹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