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将军自古百战成
酒刚下肚,王路之的手机响了,对方是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副政委刘伟臣。“局长,不好了!大连大孤山油库爆炸起火!”
火情不能在饭桌上细问,王路之快步走出房间。就在走这十几步的时间内,王路之脑海里浮现出大孤山是国家储备油基地,储备大量原油和高危液体化学原料。这个地方爆炸起火,“灾难”这两个字都担不住,其后果无法估量。
到走廊,王路之询问详细情况。刘伟臣说目前还说不清。刘伟臣主动请战说自己担任过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支队长,盘锦有油田,他对扑救石油火有经验。王路之派刘伟臣立刻前往大连火灾现场,并让他通知主管灭火的副总队长李金华、参谋长李红旗马上到达火场。通知总队政委王东海、主管后勤的副总队长肇长拥立即到总队指挥中心坐镇指挥。
接着,王路之与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丛树印通电话,挂不通。他又挂到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命令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领导回电话。不出几分钟,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金刚回电话,报告“火势凶猛,火场面积非常大,现在分不清起火点是油罐还是管道”。王路之问:“爆炸没?”金刚回答:“没爆炸。”王路之当即做出两条指令:一是立即想方设法关闭管道阀门,二是千方百计确保官兵安全。
通话刚结束。丛树印打来电话,他用嘶哑的嗓音喊道:“油罐爆裂,需要增援!水!泡沫!战斗人员!”
王路之挂上电话往屋走,步履沉重,他知道马上就要奔赴一个酷烈的战场。不光要救火,还要保护自己手下的官兵安全。
回到桌上,辽宁省公安厅厅长李文喜正接电话,脸色严峻。李文喜关闭电话,说:“油罐大火,马上走!”
往外走,李文喜对王路之说:“路之,这一回不是小事,你要往最坏处着想。”
他们驱车前往大连火场。
在路上,李文喜厅长对扑救大火做出全面部署。一、调动全省消防力量前往大连扑救火灾。大火如果在各市力量到达之前得到控制,就当成一场拉练;二、要求大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调动全市载水车辆,包括洒水车、园林车满足灭火需要;三、向省政府报告火情,请求沈阳军区空军部队向火场运输泡沫液;四、请求公安部调集辽宁邻近省份泡沫液供给大连。
李文喜和王路之坐车往大连方向疾驰。李文喜不断催促车快点再快点,司机觉得车都飘了起来,稍遇情况无法控制,极度危险。但他只能按领导的要求飙车,这时候,人都置生死于度外了。到大连后,司机浑身被汗打透,虚脱了。
在路上,王路之一边了解火场情况,一边向坐镇总队指挥中心的总队政委王东海下达命令:调集各市消防支队增援大连。用了好几块电池。调集的消防部队从离大连最近的营口,一直到距离最远的朝阳,都在集结兵力赶往大连。王路之一边调兵遣将一边计算车辆与泡沫量。消防战斗车从第一次出动的118台增加到220台,车载泡沫液达到260吨。
他们的车临近三十里铺时——这是沈大高速公路的出口,离大连只有50公里——已经见到营口市公安消防支队的战斗车呼啸前进。
丛树印来电:“王总,火太大,我们快顶不住了。”
王路之下令:“你们必须顶住,火势不能再蔓延,火情不能再扩大,我和厅长在车上,马上到达,全省的增援力量会陆续到达。”
王路之心里清楚,丛树印和他手下的1000多名官兵已经苦战了4个小时,体能、水和泡沫都要耗尽了。他与坐镇后方的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政委王东海通话,命令路上所有参战车辆全速前进。
“全速前进”这个命令对消防车辆是不能随便下的。消防车满载5吨、10吨、20吨的水,速度不能超过全速的百分之六七十,否则刹不住车,水流动的巨大惯性会造成车毁人亡。对此,王路之心里明明白白。他肩上挑着一副担子,前头是弹尽粮绝的大连官兵,如无增援,他们从火场逃出来都困难:后头是路面上200多台消防车,1000多官兵在飞驰。身为消防官兵只能这样,一旦有了火情,时时有危险,处处是刀山,只能咬着牙奔赴火海刀山。
那一夜,有人看到沈大高速公路上全线警灯闪烁。封路了,路上全是消防车,极为壮观。
晚上10点左右,李文喜、王路之到达火场。王路之从1992年开始从事灭火战斗的扑救指挥工作,见过3万多平方米的起火现场,见过近百具烧焦的尸体,但没见过这么大的火。大孤山半岛方圆25平方公里,起火面积达到6万多方平米,成为一座火城。在此起彼伏的爆炸中,高空有喷射的火流,地面是遍地奔涌如钢水一般的流淌火。而火的中央是一座座黝黑的巨型油罐,说不准下一分钟爆炸的是哪一个罐。现已查明,爆炸起火的是103号罐。王路之事后感叹,假如现场再爆炸或爆裂一个油罐,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防官兵调集于此也无济于事。103号罐爆裂起火之后,没引爆引燃其他油罐及高危化学品罐,是辽宁省公安消防部队2380名官兵,加上社会力量一共4200多人殊死搏斗的结果,他们用极限之外的超能应战。
李文喜对王路之下令:“你到达一线担任总指挥,负全责,关键问题不必受外界干扰,官兵执行你下的命令。”
王路之向李厅长汇报了自己的作战部署:“第一条,扑灭这场火首先要关闭闸门,切断油料流动,做到釜底抽薪。第二条,对大火先控制,后歼灭,在最恰当的时机发动总攻,准备打持久战。”
李文喜沉思少顷,说:“路之,国家请各地专家乘飞机到大连做智囊团。你要往最坏处打算,注意参战官兵的安全。”
锦州距离大连500多公里,王路之在3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不断打电话调兵遣将,同时在心里计算车辆、战斗员和泡沫量。在做这些事的同时,他在大脑里推演着灭火方案。这个方案由模糊到清晰,形成一场博弈。第一个量值是爆裂起火的油罐的储油量为10万吨,变为流淌火。第二个量值是已燃油罐与未燃油罐的空间距离,与高危化学品罐群的距离,以及未燃罐被烤爆的理论承受时间。第三个量值是在现场堵截油火的大连1000多名官兵的承受时间,他们的水与泡沫的消耗极限。第四个量值是全省驰援部队的到达时间,兵员泡沫液的作战能力。这四个量值在王路之脑子里急速推演。还有一个因素让他想也不敢想,不敢想也得想——此刻再有油罐爆燃怎么办?高危化学品罐爆炸怎么办?官兵性命怎么办?谁也不敢保证103号罐泄漏出的冲天烈焰烤不爆其他油罐。
人常说当官容易,此刻王路之所担任的这个总队长职务实在是万分艰难。不是他怕死,听到大连油库起火那一刻他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难就难在决策。稍有不周,就会导致岛毁人亡,使大连市不复存在。对王路之此刻担任的历史性角色而言,个人不怕死是最低要求。王路之带领2380名消防官兵参战,除了要保国家财产,还要保官兵生命。2000多名战士都是八〇后,多是独生子,他们的安危是天大的责任。防止油罐连环爆炸殃及大连百姓也是天大的责仟。这是对王路之最高的、也是必须完成的要求。平路之成了把从山上滚落的巨石死死打住的人,不仅要打住,还要把巨石推回山上。高智的人或者叫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把握住作战进退急缓,攻守开合的契机。比如说,全省增援部队到达火场,2000多人、300多辆车一并发起总攻,很可能输得很惨。泡沫和水打光之后,2000多人只能坐以待毙,而流淌火以及逼近高危化学品罐的火仍在四处肆虐。这是一个非常容易犯的错误,犯的时候很英勇,很豪气,很士镜,但后果不敢想象。因此,王路之深知李又喜那句话的分量:“到达一线你担仟总指挥,不要受外界干扰。”外界是谁,可能是比王路之官大的众多领导。事实证明王路之在路上酝酿的万案,在火场确定的整体原则经受住了6万平方米火场的考验,经受住了油罐火的考验,也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这个万案现在说出来平平常常,当时却是字字千钧。这就是16个字:关阀断料,先控后灭,死守重点,筑坝垒沿。
平路之换上灭火战斗服(他车上备有三套战斗服),步行向火场走去。远远地,已感到烈焰的温度,像针扎在脸上。脚下都是水,黑油和白泡沫夹杂在一起,淹过战斗靴的鞋面。王路之看到火光背景下战士的剪影,他们操控泡沫炮、泡沫枪和水枪死死堵截流淌火,为几十米高的油罐冷却降温。
走到103号罐前,平路之看见管道裂口的火浪在巨大压力下向上喷燃,如巨无霸的火炬。显然阀门还没关上,否则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火柱。这个油罐高22米,罐顶有一个直径80米带一米密封圈的浮顶船。干路之了解这种油罐的结构,浮顶船有液压装置,可以下降。浮顶船随着油量减少而下降,自然隔绝了空气,使火焰无法燃烧。眼下,浮顶船降不下去,一定是因为罐体爆炸后,结构变形,浮顶船卡住了。在阀门没关上的情况下,油在内部燃烧,汹涌而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面积的流淌火呢?王路之看到,大量的水和泡沫打向油罐。这些水对淌出的原油起到了助推作用。原油当中成分复杂,有航空煤油、液化气、沥青,也有水,消防车打出的水和泡沫加大了流淌原油的体积,使流淌火越来越大。但停止打水是不可能的,罐体必须冷却。因此,打水冷却与堵截流淌火成了一对矛盾。
王路之下令,调集翻斗车装载砂石,在地面垒坝,堵住流淌火的去路。
全省消防部队增援力量陆续来到,王路之根据初步研判的火场情况,划分4个战区:一、103号罐。二、37号、42号罐。三、南海罐区。四、码头海面。这4个战区由省消防总队副总队长李金华、副政委刘伟臣、参谋长李红旗、后勤部部长邹秀成分头负责。“负责”的含义是冲到第一线,与战士们一起灭火作战,与阵地共存亡。他们都是总队领导班子成员,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如今是手拎着性命往火海里冲的敢死队长。在这次灭火战斗中,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党委班子分工协作,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李金华协助王路之全面指挥,刘伟臣负责二甲苯区域灭火指挥,李红旗在码头海面组织战斗,邹秀成负责103号罐冷却及后勤保障。他们和王路之一起,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全省14个公安消防支队的多数支队长都战斗在前线。如果遭遇连环大爆炸,身在前线的6位师职干部,20多位团职干部将化为一座最为悲壮的纪念碑,师团干部将和2000多名官兵一道名列世界消防英烈史册,垂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悲剧。
战区划分完毕,明确各自职责。王路之问:“现在火场哪里最危险?”
丛树印答:“37号、42号罐,邻近高危化学品罐区,马上就要烤爆了。”
王路之平静地说:“走,上37号、42号罐区。”
灭火战斗结束后,许多现场官兵说总队长王路之镇定自若,头脑清晰,有将军风度。他们不知道,王路之在前线排兵布阵的同时,不断接到各级首长的电话,问话全是:“怎么样?能行吗?”
王路之的回答一律是“请领导放心,没大问题”。王路之心里明白,这个时候说困难,说绝望,说痛苦都没用,他身在阵地,已豁出去了。人豁出去反而卸掉了生死包袱,感到轻松了,可以专注于工作。
快到37号罐时,他看到营口市公安消防支队已经到达,正在布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