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三章没有答案
吃罢早饭,程鸿今日无事,所有的图纸已经和实地已经核对完毕,程鸿等这几天大潮过后,就开始开工了。
程鸿吃完以后,起身准备去街上,这时候蒙多起身拱手:“师长,学生有疑惑请教。”
程鸿又坐了回去,招了招手,让丫鬟泡了一杯茶,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说吧!”
蒙多拱手:“师长……”
这时候丫鬟又端了一碗茶上来,程鸿指了指座位,示意蒙多坐下说。
蒙多刚想推辞,程鸿压了压手,蒙多也知道程鸿的性格,就坐下了,然后接着说~
“师长,学生这几日看的都是史书,这书中有的说民富则为富不仁,民贫则出刁民,可是对于这民贫始于何?民富终于何?民恶源于何?根本没有一个确切的研究。
于国来说前秦一统天下民却不富,陈胜吴广虽史书上说为恶,可是对于他们领导的民夫来说,却是善。
而史书之中虽有王权更替,却无民之描述,多是一些饿死多少,乱匪多少的描述。
根本就没人看他们到底因何而恶,因何而富,因何而贫。
学生愚钝,还请师长指点!”
程鸿哈哈大笑:“你总算是问出来了,若是你连问都不敢问,我还要考虑一下,到底教不教你呢!现在问题先放一边,我先给你说说这几天的事情。
这几天我老是指使你做无用功,心中可有疑惑?”
蒙多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毕竟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人又聪明,蒙多不认为自己撒谎能不被程鸿发现。
程鸿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今天我给你上第一课~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首先你要学会的就是问,学有惑,则问师,师不解则问道,道不解则问书。
还有这几天我正指使你做无用功,就是看你是否能问,师长,不一定都是对的,除了问,你还要学会思考。
你来的时候我就发现了,你为人处世模仿痕迹太重,若是做一个富家翁绰绰有余,但是要想成为管理一方的大员确是灾难。
所以我才问出了这三个无解的问题,让你学会自己思考,你很聪明,为什么要模仿别人?”
“无解?”蒙多一脸懵逼,居然是无解的?那这几天自己找的不还是无用功吗?
程鸿摇了摇头:“要说无解,也不是全无解,这管子《牧民》一书写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民恶始于贫,民贫则使其富,富而教其礼仪,是为教化。
你说陈胜吴广是为恶民,却是反抗秦之暴政而恶,非自恶,王莽之流,只为一己私欲夺汉之江山是为大恶。
为臣之流,不管清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屁股要坐稳,要知道自己是坐在哪边的。
不要打着民众的旗号满足自己的私欲,一心让民众富起来,然后教化他们知礼,懂礼,这才是为官之道。”
蒙多知道这问题没答案心里是崩溃的,可是听程鸿这么一解释,才知道,师长这是用心良苦,言传身教,让自己记住。
蒙多点了点头:“那师长,怎么才能使民众富裕呢?”
程鸿说到:“因地制宜,首先你要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优势是什么,但是切记不可让民众偷奸耍滑,坑,蒙,拐,骗,偷,抢一类事情。
这风气若是行成,那治下将永无宁日,而且这东西若是发现,必须严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但是这严惩都是以人为本,罚可罚,惩可惩,但要留一线人情。
比如一人偷了钱包,虽说是错事,可是却为了医治自己病重的老母,若此人入狱,老母由谁赡养?
这罚是要罚的,打也是要打的,可是身为官员,治下之民身陷囹吾自己却不知,所以这也有错在。
众邻见困而不救是为不义,县令带头借此人铜板一枚,众人若有心,也可借一枚铜板于此人,万万不可赠与。
若是赠与则助长民众不劳而获,一人一钱,百人百钱,便可帮他度过难关,若如此安排,众人皆服。”
蒙多拱手:“学生受教!”
“知道我这几天为什么让你做无用功吗?”
“学生愚钝!”
程鸿笑着点了点蒙多“就说你是个机灵鬼,知道你也不敢说,有什么不敢说的?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我若是有错你为什么还信?敬不是愚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当以超过师长为目标,而不是不敢超过师傅。”
蒙多点了点头,这下绝对印象深刻了,师长的话也不一定要全信。
忽然蒙多有些疑惑,迟疑的问到:“师长,我听说炎黄子孙自传承以来分很多的学派,孔圣人,荀子是儒家,但是师长刚刚提到的管子是法家。
师长本身领兵之人,又是兵家,那师长,我到底算师从何门呢?”
程鸿把茶杯放下:“无门,人不称圣,何来门?念几句《论语》就是儒家了?
好好的学问没做好,倒是把门区分的清楚,孔子问道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你说他是何门?
所以说你现在最主要的是关注怎么学到本领,而不是区分派别,若是有人问起就说~知之甚少,不敢称何门,以免辱没门庭。”
蒙多脸一红,心想:也是,学问还没做好谈什么何门何派?
程鸿敲了敲桌子,丫鬟过来续茶,程鸿说到:“二丫把我房内那个卷轴拿出来。”
二丫白了程鸿一眼,过回去拿卷轴了。
一会儿二丫拿着一个卷轴过来了,程鸿把卷轴递给蒙多,蒙多起身,双手接过卷轴。
程鸿示意他展开,蒙多展开,程鸿那独特的字体立刻呈现在了眼前,蒙多暗叫一声~好字!
虽说这段时间看的都是程鸿写的,可是这用心写和平常抄写可是大不一样。
平常程鸿所书,为了辨认用的全是楷书,方方正正如刀削斧凿一般,虽说程鸿的楷书是临摹颜体字,可是这楷书源于汉末,是由隶书演化而来。
所以程鸿写的再好也只是让人眼前一亮。
可是给蒙多写这篇就不一样了,给蒙多写的这一篇用的是瘦金体。
众所周知这宋徽宗虽然皇帝当的不怎么样,可是一手的好字那可真叫一绝!
都说瘦金体不好写,程鸿当初就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练起来的,吃了多少苦就不说了,说多了全是眼泪。
蒙多打开卷轴以后,这一个个字映入眼帘,这字如同剑戟一般锋芒毕露,若说程鸿的楷书是刀削斧凿,那这瘦金体就如同满弓利箭,出鞘弯刀,有一种越纸而出的感觉。
即使是蒙多这种刚学不长时间的也看出这字不一般,欣赏了一阵,开始看内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吾之徒,益西·蒙多,欲学治世之学,赠其《师说》与之共勉。
下面是程鸿的私印。
一篇《师说》字字珠玑,读起来犹如长河入海,浩瀚磅礴,一气呵成。
(师说是韩愈写给李蟠的,李蟠当时十七岁,李蟠出生于贞观元年,这篇《师说》还没有问世,程鸿又一次打了一个提前量,做了一个文抄公。)
把这篇《师说》刚写出来的时候,武二丫和李丽质可是好一顿看,若不是最后那句话,估计这俩丫头都会把这篇文章藏起来。
无疑,这篇文章是绝对的好文章,不说流传万古,但是流传千古还是有可能的。
后面提到的蒙多,也和文章一样流传千古。
蒙多暂时还不知道这篇文章代表着什么,可是等他知道的时候一定会感激万分。
当然,这篇文章之后,两个人的荣辱也系在了一起,若是以后蒙多成为人才,两个人绝对会同时被提起,以及这篇《师说》。
当然,若是蒙多泯于众人,也少不得以后会有人怀疑怀疑程鸿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