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十大灭绝动物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老板想要复活的猛犸,也是这个计划里面的?”黄山问道。
  “这个到不是,因为猛犸象根本不在这个最有望复活的十大灭绝动物之中。”韩孔雀道。
  “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没有人想着俘获?如果真复活了,我肯定养一大群,以后就有最好的象牙卖了。”金妖大惊小怪的道。
  “为何没有猛犸象?不说老虎了,就连驴都有了,怎么没有猛犸象?”木灵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她也感觉奇怪。
  韩孔雀苦笑道:“其实这是炒作的问题。”
  科学家声称已破解了一些绝种动物的基因组,而其中做得最完美的恰恰正是猛犸象!
  冰封的猛犸遗骸基因保留完整,几乎全被破解,所以猛犸象不会吸引别人的眼球。
  除了猛犸象外,科学家于最近宣bù
  “复活”了一头塔斯马亚尼虎的一个基因组,把该基因植入一只老鼠,并检验了其效果。
  但是设想和成功的距离还很大,所谓的“十大”只是凑成一个吉祥整数,有些灭绝年代太久远的物种,很难保留下有用的基因,所以即使现代科学也回天无术。
  最有望复活的十大灭绝动物,是根据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来排序的,譬如尼安德特人排在首位,而从道德伦理上看,最不可能的就是尼安德特人,最可能的就是猛犸象。
  故yì
  不提最有可能的,而摆上最有轰动效应的“古人”,必然引发更多地关注,就像现在很多知dào
  这个计划的人,都算是已经被吸引了,这就是炒作的功夫。
  “怪不得没有那么多人关注猛犸象,原来这个没有名气,也不是那么难以复活。”黄山若有所思的道。
  韩孔雀听到这句话就笑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猛犸象不是应该早就被人复活了吗?所以,不要看猛犸象容易复活,再容易,里面也有技术难点,要不然早就被人复活了,哪还用等到现在?”
  “那老板刚才在想什么?我们毕竟得到了不少猛犸象的活体组织,就算现在得不到那头小的猛犸象化石,也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吧?”木灵问道。
  “不就是被人骗了百十万美元吗?这个损失不大啊!”黄山道。
  韩孔雀道:“我只是有点失望,毕竟一头一个月大的小型猛犸象还是很难得的,不过,我可没有上当受骗,知dào
  这次买到手的是什么东西吗?”
  “跟复活的十大灭绝动物有关?”木灵的眼睛一亮,刚才韩孔雀提到这个计划,那么说明韩孔雀买到手的动物尸体,应该是十大灭绝动物其中之一。
  任何生物的“制作”都离不开基因,基因的保存需yào
  非常小心,如果接触到阳光或细菌,就会被污染,使遗传信息“失效”。
  但如果某种动物在西伯利亚被冻死,或跌入黑暗干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几率就会大很多,借助现代科技可能使之“复活”。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罗列了10种最有可能复活的古老动物,基因学家研究了它们的DNA保存度以及代孕适合度,看看它们有多大可能“复活”。
  复活的十大灭绝动物,排列敌意的就是尼安德特人,这是冰河时期(从约12万年前开始到3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人种,身材短小、敦实、健硕。
  “尼安德特”一名源自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峡谷洞穴里,第一次发xiàn
  这种人类的遗骨。
  3万多年前,随着冰川遍布整个欧洲大陆,尼安德特人灭绝了。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有望在最近发布,德国科学家表示,真zhèng
  实现这一人种的复活还需yào
  两年时间。
  由于相近的DNA结果,尼安德特人最理想的“代孕妈妈”就是我们现代人。
  排第二的是剑齿虎,剑齿虎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前的更新世(地质年代),体形与现代虎差不多,但上犬齿比现代虎大得多,甚至比野猪的獠牙还大。
  但由于剑齿虎不善于快速奔跑,竞争不过那些灵活的食肉类动物,在猎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最终走向灭绝。
  在美国洛杉矶市区,拉布里亚农场的沥青坑,以发掘剑齿虎化石而闻名。
  在这里发xiàn
  的剑齿虎样本保存完好,但沥青使得提取DNA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提取出完整的DNA。
  一旦提取到了完整的DNA,非洲狮将成为剑齿虎理想的“代孕妈妈”。
  先前韩孔雀在美国发xiàn
  恐龙化石的时候,还购买了一头剑齿虎的化石,用来放在他的博物馆之中展出,如果不是沥青坑不容易挖掘,当时韩孔雀还想着去那里逛一圈,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剑齿虎化石,最终韩孔雀去寻找祖母绿了,也就没有寻找剑齿虎,不过这个也是他惦记的寻宝计划之一。
  第三种人类想要俘获的是距今200万年前,北美大陆北部生活着俗称“美洲短脸熊”。这是一种可怕的肉食动物。
  它们的主要猎物为丽牛和美洲野牛,因而也被称为“噬牛熊”。
  在巨大的短脸熊面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就“小巫见大巫”了,短脸熊站立时,比北极熊高1/3,重达1吨。
  短脸熊除了生满利齿的大嘴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四肢。
  它们平时散步时,背部距地面约1.5米,而当其直立时,则要超过3.4米。
  第四纪冰川对北美洲影响巨大,大量大型食草动物消亡,短脸熊随之数量减少。
  不巧的是,在这个时期,其他杂食熊类“入侵”北美大陆,在食物适应方面更占优势。
  短脸熊不仅面临着自然界的挑zhàn
  ,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还难以寻找交配对象,这3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短脸熊消亡。
  目前有短脸熊样本保存于冻土之中,但为短脸熊寻找“代孕妈妈”比较困难,惟一与短脸熊基因相近的南美洲眼镜熊,体积只有短脸熊的1/10,很难承担“代孕妈妈”的工作。
  第四种就是刚才提到的塔斯马尼亚虎了,原来韩孔雀得到过塔斯马尼亚龙虾,所以对于塔斯马尼亚虎也不陌生。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就曾生活着一种狡猾却又十分“害羞”的动物,那就是塔斯马尼亚虎。
  其实,塔斯马尼亚虎并不能完全称之为“虎”,它长着类似狼的脑袋和像狗的身子,是现代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又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袋狼。
  最后一头塔斯马亚尼虎1936年死亡,它的组织得到了良好保护。
  想要复活塔斯马亚尼虎并非难事,有着“塔斯马尼亚恶魔”之称的袋獾,将成为不错的“代孕妈妈”,怀孕期仅需数星期,新生的塔斯马亚尼虎可以接受牛奶哺育。
  第五种是雕齿兽,这是一种从化石中发xiàn
  的食草哺乳动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约2500万年前到1万年前)的南美洲,栖息地为现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乌拉圭到巴西一带,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
  雕齿兽堪称哺乳动物中的“铁甲武士”,成年雕齿兽身长约4米,背部距离地面达2.5米,像一部“甲壳虫”汽车那么大。
  它们身上的坚硬“盔甲”直径大于两米,由超过1000个1寸厚的骨板组成。
  雕齿兽还有一条超过1米长的管状尾巴,并有环形骨作为保护。
  但是目前没有保存zài
  冻土中的雕齿兽样本,只能盼望在黑暗干燥的洞穴中能够找到保存良好的样本。
  因为体积问题,雕齿兽很难找到“代孕妈妈”。
  第六种就是渡渡鸟,这是一种不会飞的鸟,仅产于非洲岛国毛里求斯。
  肥大的体型总是使它步履蹒跚,再加上一张大大的嘴巴,使它的样子显得有些丑陋。
  幸好岛上没有它们的天敌,它们安逸地在树林中建窝、孵蛋,繁殖后代。
  在毛里求斯岛定居的欧洲人和他们养的猪,很快发xiàn
  这种鸟吃起来很香,所以就有很多渡渡鸟被吃掉。
  截至1681年,再也没有人在那个岛上发xiàn
  活着的渡渡鸟了。
  为数不多的渡渡鸟在17世纪被带到了英国,但200多年来,没有人见过活的渡渡鸟。
  英国剑桥大学基因学家,2002年获准解剖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渡渡鸟样本,仅是渡渡鸟的一只脚。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xiàn
  更多的渡渡鸟样本。
  但是基因学家相信,未来一定可以找到更多渡渡鸟样本,而渡渡鸟最佳的“代孕妈妈”是鸽子。
  第七种是大地懒,几万年前,美洲还是大地懒的乐园,它们较其住在树上的表亲——树懒更引人注目,长近6米,重量可能达4吨(相当于一只非洲象的重量)。
  这些庞然大物经常以后腿直立行走,对其骨骼是个莫大的压力。
  在北美干燥的洞穴里,科学家发xiàn
  了它木乃伊化的皮肤与粪便,可能精确重建它的长相与行为。
  一些保存良好的样本还带有毛发,所以复活它们是可行的。
  但是大地懒体积庞大,使寻找“代孕妈妈”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与大地懒基因最相近的树懒,体积比它小太多。(。)
  ,更新快、无弹窗!